孩子變叛逆?父母要了解“霍桑效應”,做一個傾聽者


導語

青春期叛逆是個普遍現象,很多父母只是把孩子叛逆當做一個無可奈何的年齡特點,其實,叛逆的背後並不是“不服管”,而是沒有被“看見”。

孩子變叛逆?父母要了解“霍桑效應”,做一個傾聽者

案例分析

昨天下午,我在超市碰見鄰居王叔,打了招呼後,我們邊走邊聊。

“毛毛最近怎麼樣?已經上初中了吧?”王叔有個十幾歲的兒子,平時出門經常能看見毛毛上下學。

“甭提了,這孩子已經管不住了!還是小時候好。”提到正值青春期的兒子,王叔眉頭緊鎖。

毛毛上初中了,王叔覺得要嚴格要求,不能像以前一樣放養,可看著每天放學回來都先玩幾個小時電腦的毛毛,氣不打一處來。

一次,看見孩子進門就開電腦,王叔發火了:“給你買電腦是為了學習,你天天玩遊戲像什麼樣子?以後電腦不能用了!”

“你發什麼脾氣,自己還不是一回來就玩手機,之前也沒見你管過呀!”毛毛也不甘示弱地懟了回去。兩人就此大吵起來,直到現在家庭氣氛還處於冰點。

孩子變叛逆?父母要了解“霍桑效應”,做一個傾聽者

孩子叛逆的背後,父母真的懂嗎?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一份針對2萬名初中生及其家長的調查問卷顯示,父母與子女之間“什麼都聊”的家庭僅佔36.33%,很少聊天的家庭則高達14.53%。

親子之間溝通話題呈現比較單一,多以學習為主,交流方式多為一問一答式,且相比母親,父親教育呈現缺位的狀態,選擇與父親傾訴的學生僅佔3.44%。

父母都重視子女的教育,但很大一部分家長關注點在於孩子的學習成績,並沒有看到孩子內心真實需求,給予足夠的心理支持。

青春期孩子有兩個特點,一方面他們缺乏閱歷,思想還不成熟,另一方面又嚮往獨立,無論是心理狀態還是行為舉止都與小時候有很大變化。

孩子變叛逆?父母要了解“霍桑效應”,做一個傾聽者

在這個階段,家長沒有給孩子真正的關注與理解,就導致雙方缺少良性互動,久而久之,就變成家長不知道聽,孩子不願意說的狀態了。

想要給孩子合理的引導,家長要學會做一個傾聽者,“霍桑效應”應該能家長們一些啟示。

瞭解下“霍桑效應”

1924年,哈佛大學一個心理研究小組進駐一家名為霍桑工廠的電器公司,研究內容是找出生產效率與外部條件之間的關係。

心理學家隨機選擇了車間內六名工人作為觀察對象,在多次實驗中,不斷改變包括收入、飲食、休息時長等外部因素,結果卻發現,生產效率都未有明顯改變。

直到工廠請來了專家,用兩年的時間,先後找兩萬多名工人談話,傾聽他們的想法,工人有了宣洩情緒和表達意見的機會,霍桑工廠的整體工作效率大為提高。

孩子變叛逆?父母要了解“霍桑效應”,做一個傾聽者

這就是“霍桑效應”,表明人們的積極性不僅受到外部因素的影響,更有來自主觀上的激勵,主觀因素的影響力甚至大於外部條件。

當工人意識到自己被關注以後,就有了工作動力。對孩子來說也同樣如此,如果家長多關心孩子的內心感受,耐心傾聽他們的想法,像朋友一樣溝通交流,相信孩子也會敞開心扉,更願意聽從父母的建議,親子關係也會改善,

怎麼善用“霍桑效應”

1、學會傾聽

很多家長容易犯這樣一個錯誤:孩子正說著話,就直接打斷他,按照成年人的經驗批評和發表意見。

但家長真的聽懂他說的話了嗎?真的明白他此刻的感受嗎?

只重視自己所要表達的不是真正的傾聽,傾聽藝術蘊含著尊重與理解,父母要學會做子女的聽眾,在一些時刻適當沉默一下,把孩子的話聽進去,這才是良性溝通的必要條件。

孩子變叛逆?父母要了解“霍桑效應”,做一個傾聽者

2、重視孩子的感受

當孩子說“我心情不好”“我很難受”時,很多父母會不以為意,一笑置之,一個小孩子有什麼可愁的呢?

然而,成年人有失意,孩子也會有,如果家長心情不好,旁人說“別想了,你沒有什麼可失望的”,聽起來很不舒服把。

總是忽視孩子的感受,時間久了,孩子就會覺得與家長無話可說了。所以,當孩子向家長訴說煩惱時,一定要向孩子表達這樣的態度:我在聽,我很重視你的感受。

孩子變叛逆?父母要了解“霍桑效應”,做一個傾聽者

3、學會向孩子表達愛

很多父母羞於表達愛,覺得父母愛子女是大家都明白的道理,難道還需要反反覆覆地說嗎?

“霍桑效應”告訴我們,被重視、被關愛是一種催人向上的力量,對身心都處於發展期的孩子更是這樣。

向孩子表達愛就是持續地給他這種神奇的力量,一個懂得表達愛的家長,孩子也必然會懂得尊重、寬容、信任,又怎麼會叛逆呢?

孩子變叛逆?父母要了解“霍桑效應”,做一個傾聽者

​總結

在孩子漸漸長大的過程中,不僅是身體的成長,心理也在不斷變化,家長要給予他足夠的關注,真正看見孩子的內心。善用“霍桑效應”,做一個合格的傾聽者,相信孩子會帶著父母的愛成長為一個優秀的人。


育兒問題非兒戲,讓孩子少走彎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