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病28年,糖友總結出控糖祕訣,記錄藥物、飲食、運動不能少

糖友檔案

本期糖友:羅叔,76歲

糖齡:28年

基本情況:早晚注射胰島素,有高血壓及腦血管病變。

———————————————

糖友秘笈

1.恆定給藥。

2.每餐的飲食不要有很大的增減。

3.合理適量的運動是穩定和調節血糖高低的重要措施。

4.使用其他藥物必須瞭解所用藥物對血糖的影響,一邊調整降糖藥的用量。

5.糖尿病人對用藥、飲食、運動要全面考慮,彼此協調進行,不可顧此失彼。


患病28年,糖友總結出控糖秘訣,記錄藥物、飲食、運動不能少


血糖監測應事無鉅細,高低成因需要詳細分析

羅叔患糖尿病已有28年,自從患糖尿病以來,一直非常重視,並且一直在做血糖監測記錄工作。他的記錄表包含了日期、詳細的檢測時間、血糖數值、血糖狀況、飲食運動情況的記錄以及出現異常的分析。

每次複診的時候,羅叔總會帶著他的這份鉅細無遺的血糖記錄,讓醫生能夠對他的血糖波動原因能夠一目瞭然。

即使血糖波動較大,需要調整用藥方案,醫生也據此作出最精準的調控,從而避免併發症惡化等情況的出現。


患病28年,糖友總結出控糖秘訣,記錄藥物、飲食、運動不能少

上述表格是羅叔做白內障手術前後的血糖情況(節選),由於需要做白內障手術,他的運動量出現較大變化。

雖然胰島素用量恆定,但使用了其他藥物,所以羅叔增加了測血糖的頻率,分別測了每天四個時間點的血糖,即三餐前和晚餐後。

同時,羅叔也分析了出現問題的時間點以及原因,如14日的中餐前血糖14毫摩爾每升,偏高,主要原因是因手術當天沒有運動以及激素類藥物影響,分析非常到位。

專家點評

南方醫科大學中西醫結合醫院內分泌科主任 韓亞娟

這位糖友做的記錄表非常完善,表格非常清晰,分析也非常到位。但是仍有一些地方需要改善。

仔細觀察該患者的血糖情況,可以發現,其空腹血糖(早餐前)5.3毫摩爾每升,其實是偏低的,這意味著前一天晚上的胰島素用量偏大。

另外,晚餐前血糖6.3毫摩爾每升,也是偏低的,這意味著早晨注射的胰島素用量也偏大。

對於一般糖友來說,空腹小於7毫摩爾每升,餐後小於10毫摩爾每升為達標。但對於老年糖友來說,標準需要適當放寬,通常空腹小於8毫摩爾每升,餐後小於11毫摩爾每升為達標,而且應遵循寧高勿低的原則。

因為一次低血糖就可能導致生命危險,而只有長期高血糖,才會導致臟器損害。

但這位糖友的血糖狀況除特別標註的高血糖的情況,其他血糖整體偏低。建議患者找專科醫生協商,重新制定更為合適的血糖目標,調整胰島素用量。

此外,患者監測了四個時間點的血糖,建議加測睡前血糖,睡前血糖可以幫助間接判斷夜間是否出現低血糖情況,如睡前血糖低於7毫摩爾每升,則需要加餐。

根據這位糖友的整體情況,最好能夠測下凌晨2~3點的血糖,觀察是否存在低血糖情況,如有條件,可使用動態血糖儀監測。



通訊員/吳佳儀

圖/來源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