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疫”線·我的直播故事】張佩:和“神獸”鬥智鬥勇

都稱現在的學生是“神獸”,我看一點也不為過,在學習上高估了他們的智商,在生活上小覷了他們的能力。

【教育“疫”線·我的直播故事】張佩:和“神獸”鬥智鬥勇

因為疫情,網絡直播課已開展一月有餘。起初,沒有教材,我們只好把電子課本一張張截圖再製作成幻燈片給學生放映,課下佈置學生抄課文;沒有教參,我們只有在收藏的無數個文件中尋找相關的備課資料。3月初,我終於拿到了新教材!像一個孩子歡呼雀躍,我承認已有十七年教齡的我從來沒有這麼歡欣鼓舞過,也從來沒有這麼滿心期待過。雖然我和我女兒同用一本課本,但我的心裡也踏實了不少,相必同學們的心情和我是一樣的,好比在和平年代又真實地再現了“珍貴的教科書”場景……

我連忙找來女兒各種顏色的熒光筆,根據教學用書把前面講過的重點逐一批註,又把省廳名校課堂裡面的課認真觀看了一遍,邊聽邊批註作為補充,生怕遺漏哪個重要環節。我又把批註一頁一頁拍成照片,製成幻燈片,當做模板,讓學生效仿,總認為這樣更直觀一些。兩天下來,第一單元終於完工了,我的腰也成硬的了。這一切都是為了讓學生能夠在家裡也能收到良好的學習效果,不讓任何一個學生掉隊。

每天在釘釘群上好直播課之後,我們不僅要落實聽課情況,還要落實作業提交情況。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鼓勵學生儘快完成作業,我除了會對未按時提交作業的學生髮送提醒信息,還會在批改時評選出一部分優秀作業在班級進行展評。這時,我們班的小楠同學就發現了其中的“商機”——她提交的作業和小萱的作業一模一樣!恰恰小萱的作業在前幾分鐘剛被我評為優秀作業。小萱因為前段時間被隔離在外地老家,沒有領書,把練習冊的答案寫在本上,而小楠明明是有練習冊的,也寫在本上,而且字體一模一樣!一個學期教下來,每個學生的字體我都瞭如指掌,她竟然還糊弄我!不過為了保證萬無一失,我又將兩人的作業進行對比,經過再三比對,我已經“證據確鑿”了,敢百分百斷定她是在盜用別人的圖片頂替作業!她可是個好學生呀!怎麼會這樣呢?

我這才想起來在下午她媽媽給我發過一條短信:手機的攝像頭壞了,孩子爸爸也不在家,近期作業不能拍照,不過她已經檢查過了,孩子作業完成了。見家長有困難,我就信以為真,就說我相信孩子,但如果作業不提交後臺還是有記錄的,勸她儘量想辦法克服困難,畢竟近期使用攝像功能的頻率還是挺高的。

【教育“疫”線·我的直播故事】張佩:和“神獸”鬥智鬥勇

看看錶,提交作業的時間離那條短信的時間才間隔一個小時,難道她的手機這麼快就修好了?我決定撥通電話一問究竟,打過去,滴一聲後被掛斷,又打,再次被掛斷……反覆了五六次依然沒打通。我不死心,又在釘釘群裡找出了她爸爸的聯繫方式,很快電話接通了。

“您好!是小楠家長嗎?”

“是的,是的。”對方一口標準的普通話,聲音乾淨而利落。

“我是小楠的語文老師張老師,有件事情麻煩跟您確認一下。”

“好的,請講。”

“你現在在家嗎?”

“不在,不過我馬上就回去了。”

“孩子用誰的手機上網課提交作業?”

“孩子媽媽的。”

“手機的攝像頭壞了嗎?”

“好著的呀!”

“孩子的語文練習冊不是領回去了嗎?”

“是啊!”

幾番詢問之後,我的心中馬上有了答案。真是一計不成,又生一計。我給孩子爸爸講了她冒充她媽媽語氣給我說手機攝像頭壞掉一事和盜取別人圖片提交作業一事,他說她馬上回到家詢問後給我回話。我再三叮囑孩子爸爸一定要保護好孩子的自尊心,給孩子改正的機會,同時又肯定了她以前的種種出色表現,勸誡他對待孩子偶爾的一次犯錯既不能縱容,也不能簡單粗暴,他連忙表示感謝匆匆掛斷了電話。我想事情已經水落石出,但是我的內心是忐忑的,孩子的心中肯定已經翻江倒海,而我只有繼續等待。

過了兩個小時之後,我收到了她重新提交的作業,這一次明顯是專屬她的雋秀筆跡。晚上9:00,我收到了這樣一條信息:“老師,我以後不會那樣子了。”我立刻回覆道:“知錯就改還是老師心目中的好學生。”那一刻,我感受到一個小女孩在內心深處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後真誠的道歉,感受到一個靈魂在懺悔,我原諒了她。在接下來的幾天裡,她的作業總是第一個提交,而且乾淨整齊,正確率高,多次被評為優秀作業,我想她以後一定會做一個誠實的孩子,絕對不會再撒謊,也絕對會認真對待學習,做一個品學兼優的好學生

【教育“疫”線·我的直播故事】張佩:和“神獸”鬥智鬥勇


【教育“疫”線·我的直播故事】張佩:和“神獸”鬥智鬥勇

疫情時間停課不停學,家長想盡一切辦法為孩子能夠正常上網課提供便利條件,而年少、自律性差的孩子在少了一份監管和約束之後難免會偷機鑽孔,而此時,只有我們為師者多用一份心,和家長建立起溝通的橋樑,才能將那些“小詭計”消滅在萌芽狀態。每天和一群“神獸”鬥智鬥勇, 可氣又可笑,忙碌而充實,我想:教育,不光是教書,更重要是育人,面對這群聰明伶俐、活潑可愛的孩子,若能引導他們把聰明才智用在正地方,我想他們一定可以成才!

提高網課效率,保證聽課質量,落實聽課效果,不辜負家長對我們的信任和社會對我們的重託。我們只有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才無愧於“教師”這個光榮的稱號,相信每個人也都在用自己獨特的方式默默付出......

【張佩,澠池縣尚德小學語文教師,曾多次參加縣、市級教學觀摩與賽課活動,榮獲市級“優秀教師”、“先進德育工作者”等榮譽稱號。“關心學生,潛心教學”是她作為一名教師的思想和行為準則。她堅信愛是打開學生心靈的鑰匙。沒有愛就沒有教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