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正气和 风神凝远--《孔子庙堂碑》

“孔庙虞书贞观刻,千两黄金那购得?”

​​ 黄庭坚诗云:“孔庙虞书贞观刻,千两黄金那购得?”

千金难买,《孔子庙堂碑》

《孔子庙堂碑》,有数种,以唐朝虞世南所书最有名,所以单称《孔子庙堂碑》或《夫子庙堂碑》,多指此碑。《孔子庙堂碑》的原碑立于唐贞观七年(633年),原石早毁。碑高280厘米,宽110厘米,楷书35行,每行64字。碑额篆书阴文“孔子庙堂之碑”六字。碑文记载唐高祖五年,封孔子二十三世后裔孔德伦为褒圣侯及修缮孔庙之事。是虞世南六十九岁时所书。既然以虞世南所写最为有名,那我们先来了解下虞世南。

心正气和 风神凝远--《孔子庙堂碑》

《孔子庙堂碑》

虞世南,何许人也?

虞世南(558--638年),字伯施,会稽余姚人,隋时任秘书郎,唐时官至秘书监、封永兴公。虽容貌怯懦、弱不胜衣,但性情刚烈,直言敢谏,深得李世民敬重,被称为“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五德。书法师承智永,得“二王”法度,其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为初唐四大家。

心正气和 风神凝远--《孔子庙堂碑》

孔子

虞世南画像

《孔子庙堂碑》笔法圆劲秀润,平实端庄,沉稳有力笔势舒展。用笔含蓄朴素,气息宁静浑穆,平和中正,富有庙堂之气,是初唐碑刻中的杰作,也是历代金石学家和书法家公认的虞书妙品。接下来我们一起欣赏《孔子庙堂碑》:

心正气和 风神凝远--《孔子庙堂碑》

虞世南 《孔子庙堂碑》

虞世南 《孔子庙堂碑》

唐代张怀瓘在《书断》中也说道,虞书温润含蓄,端庄肃穆,并且将虞世南与欧阳询作比较:“欧之于虞,可谓智均力敌,亦犹韩卢之追东郭邠(bīn)也。论其成体,则虞所不逮。欧若猛将深入,时或不利;虞若行人妙选,罕有失辞。虞则内含刚柔,欧则外露筋骨,君子藏器,以虞为优。”他认为欧书确比虞书“成体”,然从儒家传统道德的审美观念来看,虞书更符合“中和”的士大夫气。在当时,欧阳询比虞成名早,书法已风靡初唐;虞世南比欧小一岁,因受唐太宗殊荣,所书《孔子庙堂碑》获特赐王羲之黄银印一颗,名声顿起,遂与欧阳询齐名天下,甚至过之。二人同学“二王”,同在弘文馆教书,也有相互影响之处。在他们书法中也有所体现(看下图):

心正气和 风神凝远--《孔子庙堂碑》

虞世南《孔子庙堂碑》节字

虞世南《孔子庙堂碑》节字

心正气和 风神凝远--《孔子庙堂碑》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节字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节字

《孔子庙堂碑》中许多字结构与欧书相似,但字形更宽绰飘逸,有魏晋风度。

心正气和 风神凝远--《孔子庙堂碑》

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 虞世南《孔子庙堂碑》

心正气和 风神凝远--《孔子庙堂碑》

虞世南《孔子庙堂碑》节字

《孔子庙堂碑》中形体呈外鼓形,字内空间疏朗、轻松,用笔温润雅致,转折以圆转为主,笔画变化简洁,对比微妙含蓄。如图中的“固”“而”等等。

如果说《玉版十三行》隽秀挺拔,魏碑苍劲雄壮,那《孔子庙堂碑》可以说是温文尔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