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喊“以客戶為中心”,就有點“OUT”了:王和“十論”金融服務趨勢

金融服務越來越成為金融機構的重要發力點。對此,知名保險學者、人保財險原副總裁王和有著自己的行業觀察和見解。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整理如下:

一:金融科技規劃“豐滿”落實“骨幹”

金融科技化是大勢所趨,行業不乏“戰略”和“工程”,但總是規劃很“豐滿”,落實和效果很“骨感”。從根上看,金融的本質屬於認知科學,認知科學屬於計算科學,因此,數字化是基本環境,數據、算法和算力是基礎和前提。數字金融帶來的最大改變是賦予消費者更大的知情權和選擇權,因此,最重要是明白技術的迭代,可能是“改天換地”,將過去“天經地義”的道理砸得粉碎,洞察、理解並掌握科技發展趨勢是“性命攸關”的能力。在金融數字化和科技化的過程中,內外融合和前後一體是大趨勢,分佈式和邊緣計算將成為基礎技術,改變人們對位置、形態和交互的認知,催生“自金融”模式。把握根本,才能把握未來,因此,“中臺”還需放眼量,更重要的是不“隨波逐流”和“人云亦云”,在“形散神聚”的邏輯和理念下,理解並賦予“中臺”以更獨立的認知和更敏捷的能力。最重要的是理解:科技化對金融而言,不僅是提升運營和服務能力,更是各自“脫胎換骨”和“涅槃重生”的法門。

二:客戶“隨時隨地”處於中心

現在如果還再喊“以客戶為中心”,或多或少有點“OUT”了,至少是有點“LOW”,因為,在科技賦能背景下,不是你“以”,或是“不以”,而是客戶已然中心,而且是“隨時隨地”地處於中心。同時,金融客戶的“傳統粘性”被科技弱化,客戶越來越“挑剔”,不好“伺候”,“帶錢轉網”是分分鐘的事,金融機構能夠做的是“識時務者為俊傑”,因此,KYC顯得尤為重要,特別需要一種基於“設身處境”的觀察,“感同身受”的體會,“細緻入微”的關愛。但在這個過程中,關鍵和前提回答好“為了誰”,如果僅僅是為了“我”,無論是發展戰略,還是業績指標,或是企業價值,那麼,就可能陷入“術”的侷限,最終只能是“事與願違”。只有真正覺悟“成人達己”的智慧,與消費者“同舟共濟”並“榮辱與共”,為實體經濟提供價值,為社會創造福祉,才能夠與客戶一起到達“彼岸”,所有的科技和模式創新均應當圍繞這個“大道”展開。

三:企業最重要的市場化是人才市場化

“市場化”無疑是新十年的關鍵詞和主旋律,將從“說說而已”到“真刀真槍”,從“畏手畏腳”到“大刀闊斧”,從“討價還價”到“兵臨城下”,因為,對外開放意義下的市場,不再是關起門來“過家家”,而是進入原始森林的“荒野生存”,靠的是“適者生存”的真本事。市場競爭也將從“血淋淋”的淺層次進化到綜合實力的“見首不見尾”。理解市場,認識邏輯,把握根本,提升能力是關鍵,因此,需要動真格,不僅需要一流的武器和情報,更需要高明的戰略與戰術,還有就是基於洞察和覺悟的定力,但最重要的還是頂尖的人,而且是能打戰,打勝戰的人。因此,企業最重要的“市場化”是人的“市場化”,任人唯賢,唯才是舉,不能僅僅成為口號,人力資源的優勝劣汰和獎優罰劣將成為企業重要的基礎機制。

四:牌照資源不再稀缺

“牌照資源”不再稀缺,坐享紅利的日子基本上過到了頭,那麼,未來的日子靠什麼,靠的是真正意義上的價值創造以及相應的能力。面向未來,時代賦予“價值創造”能力和人才以全新的內涵,全球視野、縱觀全局、科技賦能和善於創新將成為重要內涵。“得人才者得天下”不再是一句口號,要讓投資者和“一把手”意識到:即使是從“一己私利”出發,也要任人唯賢。人才培養與能力提升,固然有“獵頭”和“挖角”等“短平快”的辦法,而“自己培養人”和“培養自己的人”或許是更務實和踏實的路子。但最根本的解法是優化環境,廣納賢才,激活個體,形成合力,要解決的不僅是吸引和留住人的環境,更重要的是人才成長和能力評價的文化,確保人才和企業的基業長青。

五:網點不再是優勢還可能是包袱

“網點”不再是優勢,甚至可能成為“包袱”的觀點已不“新鮮”了,但接下來的問題是什麼是優勢,如何打造面向未來的優勢。許多道理都明白,但最大的道理是“知易行難”,最怕的是“囫圇吞棗”地“東施效顰”。比如,“開放銀行”無疑是一個網點轉型的路,但怎麼做,特別是因地制宜地做,並非易事,如不小心,就可能掉到“溝”裡,“開放銀行”就成了報告裡的“時尚用語”。面向未來,無論是業務的交易,還是客戶的交互,都不是單一渠道可以解決的,因人而異,因事而異,因時而異是基本思路,渠道和渠道能力的“混編”是基本思路,而決定的因素是“客戶偏好”和“客戶體驗”,要知道:最大的API是服務客戶的心。此外,“網點”也非絕對的“包袱”,社區經濟將賦予基層網點以全新的內涵、價值與契機,基於“量體裁衣”的“進社區”商業模式再造,或許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六:消費金融要獲得消費者信任

消費金融能否成為未來金融發展的一個重要領域,不僅取決於產品和服務,更取決於消費者的信任。但從目前的情況看,我國的消費金融有點“傷痕累累”,老百姓還沒有享受到消費金融的“好”,就已經被“套路”、“跑路”和“暴雷”搞得“遍體鱗傷”,如“驚弓之鳥”,仍處於“心驚肉跳”和“往事不堪回首”的後怕中,處於一種“自我療傷”狀態。“前景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用給當下的消費金融尤其貼切,不是沒有需求,需求巨大,但問題的關鍵是怎麼讓“需求”真正成為需求。在消費金融的發展過程中,許多風險是“急功近利”下“虛假需求”的結果,因此,風控的關鍵是樹立正確的發展與經營理念。此外,發展消費金融,信用體系固然重要,但現在的問題是:主要矛盾不是消費者的信用,而是消費金融服務者的信用。未來的金融消費更多是存在於場景,讓消費者在“不知不覺”中接受服務,在“心安理得”中體驗,這不僅是從經營技術的角度,更是從客戶感受的角度。

七:培育保險消費環境不容易

人口結構變化、中產崛起和老齡化趨勢,無疑是保險,乃至金融發展的大背景,解決了“溫飽”後的人們,面臨著健康醫療的需求,更有養老保障的需求。這個需求放到“14億人口”的概念下,就是一個個“天文數字”,讓人亢奮不已,躍躍欲試。要知道,保險市場雖然很大,但保險的特徵決定了培育保險消費環境不容易,且這個環境具有很強的脆弱性,經不起折騰,因此,行業發展的重要前提是達成一個“集體共識”:善待與保護來之不易的市場環境,特別是消費者的信任和信心,少一點“急功近利”,少一點“任性”,多一點“天長地久”,多一點“敬畏”。還有要關注客戶的真實需求,而不是“自以為是”和“一廂情願”產品和服務。經營管理,尤其是在市場營銷和客戶關係管理過程中,少一點“虛頭巴腦”,少一點“小九九”,多一點以誠相待,多一點實實在在,因為,誰都不傻,更因為,出來混遲早要還的。

八:新一代保險代理人

保險代理人制度為中國保險業,尤其是壽險業的發展,可謂是立下汗馬功勞,尤其是數百萬計的一線保險營銷員功不可沒。但隨著社會進步和行業轉型,尤其是在互聯網保險和人工智能的“夾擊”下,面臨何去何從的拷問,面對著“騰籠換鳥”的壓力。轉型,有兩點需要高度關注,一是消費結構的分化,必將導致服務的差異化,因此,理解需求和專業能力顯得尤為重要。二是保險營銷員面臨個體和群體的“蛻變”,個體的“蛻變”是集體“蛻變”的基礎,是分別“舊鳥”和“新鳥”的標準。蛻變,意味著不僅要賦予“動之以情”以更深的人文內涵,更要具備“曉之以理”的專業和科技能力。期待著“身懷絕技”的新一代,他們不僅深諳人際關係的本質,更覺悟“成人達己”的智慧,不僅重新定義保險營銷員,更重新定義保險行業。

九:價值和長期投資是根本之道

資管的江湖,風起雲湧和跌宕起伏是基本態勢,“盟主之爭”勢在必然,並迎來新一輪的“華山論劍”,“刀光劍影”,乃至“血雨腥風”在所難免。昔日的俠客靠的是“衣缽傳承”、“獨家秘笈”和“劍走偏鋒”,而未來行走江湖的最大挑戰是重新理解“江湖”,並練就看透“波詭雲譎”的本事和“經世濟民”的本領。“資管”將被重新定義,所以,與其圍繞傳統的概念和市場廝殺血拼,不如各自在“內涵”與“外延”上做文章,特別是投資端,無疑是“命門”,關鍵是少一點“投機取巧”,回到“價值投資”和“長期投資”的根本之道,踏踏實實地與實體經濟一起創造並分享價值才是王道。

十:中小機構另闢蹊徑還是抱團取暖

資管新規的“苦心”是:不再“自娛自樂”,認祖歸宗,做回本行。但過慣了“好日子”後,“改弦更張”比想象的要難的多。市場的成熟與改革進入深水區是“相輔相成”的,金融,特別是保險“CR10”的“動真格”,使其市場地位的優勢凸顯,“強者恆強”讓中小金融機構的飽受擠壓,日子越來越不好過。都知道“科技轉型”的重要,但那不是“小戶人家”玩得起的。日子雖然不好過,但還得過,問題是怎麼過。立足本地,結合自身稟賦,開發並聚焦細分市場固然是個好辦法,但基本屬於“說的容易做的難”,因為,如果它是“藍海”,也是“地球人”都知道的“藍海”。因此,擺脫老地盤和老套路的思維定式,另闢蹊徑,走出去,拿張新地圖,找塊新地盤,結交新朋友,開拓新領域,或許是條路。還有“抱團取暖”,也許是條路,但“穿著衣服”抱,往往是很難做到真正相互“取暖”,因此,兼併收購可能是更徹底的選擇。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