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网课是充分利用互联网和优质教育资源?

发现点滴美好


近日,国家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强”三个课堂“应用指导意见》,要求到2022年,全面实现”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在广大中小学校的常态化按需应用。

一、“三个课堂”名词解释

专递课堂:针对农村薄弱学校和缺少师资力量,开不好国家规定课程,利用互联网形式推送和教学进度相适应的优质教育资源。

名师课堂:利用名师网络资源,以优秀教师为榜样,带动部分教师教学专业能力不强,水平不高的问题。

名校网络课堂:将教学质量高,学校名声大的学校作为共享资源,利用网络课程的形式进行学习,提高和缩小学校教育质量之间的差距。

相信大家看到这“三个课堂”后,首先会想到,这是在目前特殊情况下,教育方式上催生的产物,在疫情期间,国家呼吁“停课不停学”,于是学生在家上网课,老师变身当”主播“,家长做好监督工作,这可能是实现停课不停学最好的办法,也是顺应特殊时期和科技发展的重大转变。

二、课堂推广建设

1、以“中心学校带教学点”“一校带多点,一校带多校”。

2、纳入教师工作量并和绩效考核、评优评先、职称晋升挂钩。

3、与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公益机构等多方共建专业运维体系。

第一条和第三条一是学校和学校之间的联校网教,一是与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构建新形态教学方式,第二条是把教师在“三个课堂“中承担的教学和教研任务与实际个人发展相关联,看似给老师增添了新的任务,实则是激励教师更好地发挥自己的特长,将自己的所学知识通过网络的形式展现给更多的学生。

三、具体建设要求

1、对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全员培训

主要是针对在网络授课实操过程中出现的“”翻车问题,进行统一全面的培训,提升教师对“三个课堂“的实际应用能力。

2、加大对硬件和软件欠缺的薄弱学校支持力度

目前农村、边远、贫困地区,硬件设备和软件教学力量都有很大的不足,各地区除了要加大力度建设信息化教学,还要根据各自情况因地适宜选择合适的技术方案,为学校补齐薄弱短板,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学资源。

3、构建”三个课堂“应用检测和效果评估指标体系

信息化教学模式虽然是转型升级的一个重大突破,在教学方式方法上无疑是一个很大的提升,但是在建设的过程中,给学生带来的实际效果才是其能够长远运行下去的一个重要因素,从建设到实际运用到反馈评价,形成闭环,针对存在的问题,随时解决,切实做好提升教学质量和提高学习效果的目标。

时代在变化,科技在进步,各个行业都在摇旗呐喊转型升级的时候,教育行业也迎来了一个重大转变—”三个课堂“,个人觉得好处还是很多的。

一、节约教学时间,节省老师体力

二、一个教师同时至少能给2个班级上课

三、解决学生课后还要补习问题,只需要回家看视频,温习今日所学,甚至可以预习明日课程,把不懂的留到明天请老师解答,带着问题学习不更好吗?

四、减少家庭重复性教育支出

五、海量优质资源,对学生学习,对老师教学都有益处

总之,不管怎么说,这样的转变是势在必行的,我们只有跟着时代走,才不会被抛弃,为了祖国的未来,为了学生的未来,多创新,多尝试,最终实现学有所成,学有所用的目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