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武器系列之四:氫彈

武俠小說中,很難恰如其分表達武林高手之間的能力差異,因為作者也不知道隨著情節發展,後面還會出來什麼樣的高手,所以,溢美之詞早早就用光了。

核武器系列之四:氫彈

獎勵和懲罰都要恰如其分,不要愛一個人,就把他捧到天上去,恨一個人,就讓他下地獄。否則,更大的貢獻和錯誤將無法獎勵和懲罰,別人並非沒有貢獻,過度的獎勵會使他人覺的不公平,影響工作的積極性。過度的懲罰會讓其他員工戰戰兢兢,工作的目的就從創造價值變成了不犯錯。

核武器領域,原子彈一登場就震驚世界,在當時來看,溢美之詞再過分也不過分。等到氫彈出場的時候,大家才發現原子彈只能在邊上蹲著,給氫彈提鞋。

這樣說有點傷害原子彈的感情,那就換種說法,如果說氫彈是一個爆仗,原子彈就是那根短短的引線。

原子彈和氫彈具有巨大的輻射效應,輻射物長期無法講解,實戰中應用的可能性不大,低輻射高殺傷的中子彈應運而生。中子彈可以殺死指定區域內的生物,但對建築物沒有任何衝擊,而且輻射幾天就可以降到正常水平。

中子彈實現了針對性打擊,只要命不劫財,根據目標的特性實行針對性打擊,恐龍就是因此滅絕。

氫彈又稱為熱核武器,主要利用氫的同位素(氘、氚)的核聚變反應所釋放的能量來進行破壞。

氫彈與原子彈的威力差異非常大,常規原子彈的當量只有幾萬噸TNT炸藥,理論上可以做到80萬,威力最大的原子彈是美國常春藤行動(核武器試驗行動)中試爆的KING,當量為50萬噸。

而氫彈的當量可以輕易的突破千萬噸TNT,蘇聯於1961年10月在新地島試爆的沙皇炸彈是迄今為止威力最大的炸彈。它的設計當量為1.7億噸TNT炸藥,不過蘇聯當局擔心試爆後的核子落塵對環境的嚴重影響,將其減為6000萬噸。儘管削減了一大半威力,沙皇的威力仍然是小男孩的3864倍、胖子的2300倍。

氫彈目前的設計結構有兩種,泰勒結構和于敏結構,都處於絕密狀態。

泰勒是美國的氫彈之父,是曼哈頓計劃的核心人物,後來研發出氫彈。美國的氫彈技術資料被間諜帶到了蘇聯,蘇聯很快就造出了氫彈。冷戰美蘇爭霸期間,美國向英國輸出了氫彈技術,中國獨立研發出氫彈後,五大常任理事國中只有法國還沒有研製出來,非常著急。法國的技術來源有三種說法,蘇聯、英國或者中國,英國的可能性最大,那幾年兩國走的非常近。

于敏是中國的氫彈之父,他從未出過國,幾乎從一張白紙開始,依靠自己的勤奮,舉一反三進行理論探索,最終研發成功。于敏結構的氫彈與泰勒模式完全不同,爆炸威力並沒有大的差異,但是于敏結構的氫彈後期維護費用明顯低於泰勒結構,可謂物美價廉。

2019年9月17日,于敏、申紀蘭(女)、孫家棟、李延年、張富清、袁隆平、黃旭華、屠呦呦(女)被授予共和國勳章。

中國目前現役的核武器中當量最大的為東風5洲際彈道導彈所載的單彈頭,當量為400萬噸。1976年11月曾經在羅布泊試爆,是中國歷史上當量最大的核試驗。

東風5也是中國威懾美國的主要戰略武器,分別與1999年、2009年和2019年國慶閱兵式上作為戰略核武器受閱。從1981年出生,至今已經服役近40年,其射程為13000公里,覆蓋整個歐美大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