巖井俊二《情書》視聽方案之視角\敘事方式(五)

視角



探影局 | 巖井俊二《情書》視聽方案之視角\\敘事方式(五)

探影局 | 巖井俊二《情書》視聽方案之視角\\敘事方式(五)

《情書》的開場以第三人稱角度描述了渡邊博子參加已逝戀人的兩週年的祭奠儀式以後的一系列活動,從博子向樹徵集關於高中時代同名同姓的男生的相關事情開始,也就是影片中前部,視角從第三人稱憑藉書信為載體,以唸白的方式用內容為回憶做引、配音,轉為兩個人的第一人稱敘述方式,而樹關於高中時代的回憶也順勢展開。這種改換視角的方式令人耳目一新卻不覺突兀。

(1)第三人稱:以旁觀者的視角客觀講述博子、樹的生活軌跡,上帝角度全面而客觀,能夠觸及兩人生活上所接觸的各色人或事。

(2)第一人稱+第三人稱:以樹的主觀視角闡述那段差不多快要被遺忘的青春往事,在博子穿針引線的提示中,樹的回憶展開的越發詳實、細緻、靜謐而美好,讓觀眾身臨其境的從語言中捕捉,從鏡頭裡挖掘其中深意。在這之中又穿插第三人稱的視角下的部分隱藏線索並最終以第三人稱的視角完成博子和樹情感上的蛻變。(博子放下對已逝戀人的執念,樹從肺炎中挺了過去並留在充滿美好回憶的老房子裡,放下對父親去世的執念)

而在影片結尾,穿插著對於死亡、愛情的深刻理解,少年時期那段隱秘的愛戀也終於露出全貌,那封遲來多年的情書只是一幅小像,但那一瞬間,昔日種種湧上心頭:逆光的少年、87張只有“藤井樹”標記的借書卡、執著的奔跑、肆意的揮拳、夕陽下的惡作劇、轉學前的那本書……那些難言的、隱秘的、朦朧的情愫,霎時間通過這張小像傾瀉而出,捂住嘴的樹才明白自己原來終究沒參透那些美好。


探影局 | 巖井俊二《情書》視聽方案之視角\\敘事方式(五)


敘事方式



現實+回憶—— 倒敘+插敘 —— 故事單線轉雙線: 《情書》中採用的倒敘、插敘手法獨闢蹊徑,以沉重的葬禮以及博子美麗的誤會開始,抽絲剝繭般描繪出那場青澀的美好,而其中又穿插著博子同秋葉在一起的掙扎和對藤井樹(男)的執念,以及樹對於父親的去世不能釋懷,連帶著對醫院產生恐懼,而後是兩人分別的自我救贖並最終引出曾有過的輕盈、溫暖又明媚的喜歡。

影片中的故事線錯綜複雜,由一開始的單線演變為博子和樹的雙線並行,其中用到了大量的平行剪輯手法,同步追隨著兩個女生在情感上的蛻變歷程。這一連串的敘事多而不雜,被導演有條不紊、邏輯縝密的安排在整部電影的時間線上,可謂精彩紛呈。

(如果以正序的方式闡述故事的始末,也就是從高中兩人的互動,到長大後博子在未婚夫去世後兩年無意間寄出一封信聯繫上了樹並告訴她當年的真相,然後圖書館的女生們把書卡給樹,這一段隱秘的愛戀被揭開,雖然依舊是一個美好的愛情故事,但卻失去了懸案告破的精彩,沒有倒敘產生的對比、衝擊力強,會成為一部相對平庸的愛情電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