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程溝通效率低?用3個方法快速提升溝通效率

疫情期間,朋友小安的公司決定遠程辦公。但開始沒兩天,小安陸續跟我吐槽:

發微信向其他部門同事要素材,有時候上午發了信息,對方到下午才回復。催了幾次,好不容易要到了,給的卻不是她需要的素材。

小安負責的一個項目,一直沒有多大進展。每次問各子項工作的責任人,都說在做,但就是沒交出結果。他懷疑,這些人是不是在工作。

……

遠程辦公時總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困難,除了小安遇到的這些問題,還有很多類似問題困擾著每一個遠程辦公的人。

遠程辦公橫向溝通時的常見現象

遠程辦公情景下,我們進行橫向溝通時,經常容易出現這些問題:

在線消息對方回覆不及時;

工作推進進程不透明;

雙方對工作信息理解偏差;

無法及時達成共識;

工作效果出現偏差……

出現以上情況,你是不是也會下意識抱怨對方沒有及時準確地響應自己的需求?這很正常,因為我們都容易陷入自利偏誤。

自利偏誤是《清醒思考的藝術》書中的一個思維偏誤,意思是把成功歸於自己,失敗歸於外因。遠程辦公時橫向溝通不暢,也常常是因為我們犯了自利偏誤,從而踏入了誤區。

遠程溝通效率低?用3個方法快速提升溝通效率


橫向溝通中存在的3大誤區

1.做了≠做到——我們的行為達成了結果嗎?

威爾德定理:人際溝通始於聆聽,終於回答。

英國管理學家L·威爾德提出的這個定理,認為有效的溝通始於傾聽。而在互聯網下,有效的溝通始於看到。

線上溝通的弊端之一,是不能保證雙方同時處於溝通情景。在小安的例子中,他確實發了信息,但發了並不等於發到。對方不一定馬上看到,看到了也不一定馬上回答。

做了只是行為,做到才是結果。小安覺得對方沒能及時回覆自己,就是因為自己認為已經發了信息,就一直坐等,沒有主動聯繫。而要促成有效的溝通,小安要解決的是如何讓對方及時看到並回答。

2.共事≠共識——我們與對方的理解一致嗎?

盲點象限:別人看得很清楚,可是你自己卻看不到。

樊登分享過“盲點象限”的概念,類似於開車時候的盲區。在線溝通時我們很容易出現認知盲點。我們認為自己的表述沒問題,但別人卻可能理解偏誤,或認為我們沒表達清楚。因為每個人的文字表述水平和理解能力不一樣。要達成共識,需要利用對方反饋看到我們自身的侷限。

從這個角度看,我們遠程與對方溝通的時候,如果對方說“好的”,或者什麼都沒說,反而是容易出錯的時候。如果對方線上敲了很多字,我們最好也能與對方確認理解的信息是否正確。

小安好不容易拿到的素材不是自己想要的。就是因為他沒有主動地與對方就需求素材的內容達成共識。

3.管事≠管人——我們是抱怨事還是抱怨人?

在小安的故事中,他抱怨子項目負責人工作沒進展時懷疑這些人是不是在工作。很顯然,他在抱怨人,而不是事情本身。

遠程辦公的場景下,我們應該聚焦管事,不要管人。因為人,你想管也管不了。

他在家邊追劇邊工作你沒法知道,他沒到下班點就去做飯你也沒法知道,甚至他一天有沒有工作你也沒法知道……

所以,遠程辦公的情境下,我們無需抱怨別人有沒有在工作,我們只要盯著我們需要達到的目標就好。

小安並不需要去猜測別人是不是在工作,而是要想自己該怎麼做,才能推動這個項目。自己要怎麼做,才能得到想要的結果。

要避開自利偏誤,避開溝通誤區,我認為:抱怨無濟於事,一切要靠自己。那麼,如何靠自己解決問題,走出誤區呢?

遠程溝通效率低?用3個方法快速提升溝通效率


解決橫向溝通不暢的3個方法

1.接納現狀,積極溝通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一書中的第一個習慣就是“積極主動”。書中提到“積極主動即採取主動的態度,為自己過去、現在及未來的行為負責,並依據原則及價值觀,而非依據情緒或外在環境來下決定。所以,我們要做到積極主動,首先接納現狀。具體如何做呢?

(1)接納事實,停止抱怨

接納事實,是在遠程辦公環境下,開啟有效溝通的第一步。現場辦公時喊一嗓子就能解決的問題,在遠程辦公中即使用電話溝通也可能無法得到對方的快速回應。這就是遠程辦公存在的弊端。

真正接納“遠程辦公本來就不如現場辦公方便”這一事實,抱怨在很大程度上會減少。

(2)換位思考,理解彼此

這裡說到理解彼此,包含了理解對方和理解自己兩個層面。

一是要換位思考,理解對方。比如在疫情期間的遠程辦公,對方除了工作,還要照顧孩子,照顧家庭,並不像現場辦公時,完全處於員工這個唯一的角色。所以,即使是在工作時間,也不要抱有對方必須實時處於工作狀態的執念。

二是要換角度思考自己。當自己有負面情緒的時候,冷靜觀察自己,為什麼會產生這些情緒。當你能換個角度去面對自己的時候,你會發現負面情緒很快消失,你也能找到情緒背後的真正原因,自然地去想怎麼辦。

(3)主動溝通,積極響應

在線溝通中,對方不回覆信息,就及時打電話與對方確認。如果並不是那麼著急的工作,主動告知對方在什麼時限前完成即可。也給對方充裕的時間準備。

別人需要我們配合的工作,我們也要及時響應。不要用高標準要求別人,低標準評價自己。

遠程溝通效率低?用3個方法快速提升溝通效率


2.主動確認,達成共識

有一次,上司跟我在微信上說方案修改的要點。結果我看漏了幾個字,導致改後的方案南轅北轍。上司很生氣,我也很委屈。後來我再去回翻信息,發現是我看漏了字,會錯了意。如果當時我及時與他確認,就不會出現後面的錯誤。

那麼如何做到及時確認並達成共識呢?

(1)主動確認別人交辦的工作信息

對於別人交辦的工作,要從別人的信息中提取工作結果的要求標準、完成時限、工作目標等信息。如果別人發的信息中有信息缺失,我們要主動與之確認。

雖然有可能是對方沒講清楚,但只要我們多問一句,溝通充分,就能達成共識。

否則,很容易出現我們交付的工作不完整或者不達標的情況,需要耗費自己和對方更多的時間去修改完善。

主動確認,是利他,也是利己。

(2)主動給出自己主導工作的需求清單

我們在請求對方協同工作的過程中,也要把我們的交付要求明確地列出。不要等對方問你,你再說,這樣很容易影響工作效率。而你不說,對方也不問,往往就是錯誤的開始。

對於交辦下屬的工作,更是要把標準說清楚。特別是時限要求和交付標準。我們可以在安排的時候給他們一份檢查清單,要求他們在規定時間內按清單標準提交工作結果。這樣可以大大減少返工內容。

(3)主動選擇高效率的溝通工具

需要協同填寫的表格,我們可以採用釘釘、石墨文檔這樣的在線編輯軟件,省去團隊信息彙總的時間。

需要及時傳送的非保密文件,我們可以選擇微信、釘釘這樣移動互聯網下就能使用,便於快速查閱的工具。這樣的場景就不適合發OA,特別是有些企業的OA必須用內網登錄。

對於比較重要或複雜的工作,最好用電話溝通。一般要敲超過3行字以上才能解釋清楚的工作,我都會與對方電話溝通。一是節省時間,二是能準確理解對方需求。

遠程溝通效率低?用3個方法快速提升溝通效率


3.聚焦管事,勇於創新

格力的董事長董明珠曾說:“不得罪人,不會當個好部長。但不是對你的同事,也不是對你的職業,是和不良行為的針鋒相對。”對事不對人,是董明珠從營業員到董事長一路走來的重要原則之一。

坎特法則說:“管理從尊重開始。”不論線上辦公還是線下辦公,我們都需要尊重團隊中的每個人。在這個前提下,盯住工作結果,自然會倒逼人去工作。

那麼,從管事不管人的角度出發,可以怎麼做呢?

(1)營造透明的共進氛圍

有一個管理定律叫“金魚缸法則”。魚缸是透明的,不論從哪個角度觀察,裡面的情況都一清二楚。

小安對待項目的進展掌握只限於打電話問最終目標是否完成。顯然沒有讓進展過程透明化。

在遠程工作中,我們就可以運用“金魚缸法則”,每天固定時間開碰頭會,大家彙報工作進度。每個人做到哪個階段,離目標還有多少距離,有沒有遇到什麼困難……這些都是在項目進程中管理者需要掌握的問題。

讓工作流程透明化,不僅可以增加團隊成員的自我約束力,也會增加組織的凝聚力。

(2)給予有效具體的反饋

心理學家曾做過一個關於反饋效應的實驗,實驗對兩組條件一樣的小學生進行算術測試,給予反饋的一組比沒有反饋的一組成績提升快很多。這個反饋效應同樣適用於職場。

在職場上,你的沉默會讓他人很不安。要想順利高效地推進工作,不是簡單的催催催,而是要靠溝通、反饋這兩者反覆循環。

有效的反饋,一是要給予別人具體的建議。不是簡單點贊或否定,而是要反饋給別人“為什麼做得好”,“哪裡沒做好”,“如何改進”。

二是要向上級主動彙報工作進展和建議。例如:工作進展到什麼階段了?出現了什麼問題?你解決了嗎?如何解決的?如果還沒有解決,你的解決建議是什麼?需要得到領導的哪些支持?主動向領導彙報,領導不但能快速幫我們解決問題,還會對我們高度認可。

盯著事看,聚焦解決問題,不斷創新方法,提升工作效率,你會發現,工作中的很多問題,都不是事!

遠程溝通效率低?用3個方法快速提升溝通效率


寫在最後

馬雲曾說:“情商是怎麼得到的?是苦難、折磨、挫折中得到的。碰到倒黴事情,一定是檢查自己問題的人成功。”

與其抱怨,不如思變。在任何場景,把抱怨他人的想法,變成反思自己的問題,積極溝通,主動思考,付諸行動,才是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之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