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中医经典书籍真的一定要背吗?

老麻员外


有人说一定要不背

但是我又没有实践过,所以我觉得不一定

我看过那篇一定要背的文章。

根据结论,要求是搞懂真正的原文。

为此,我又看了看原文,确实和文章中说的一样,译文有不准确的地方。

阴阳式微,想翻译一本这样通篇都是阴阳无处不在,甚至第二层次,第三层次的阴阳何其难也!

于是文中意思就是不要看译文,而是直接看原文。

背后就是个悟

然后跟着老中医一起看临床经验等。

慢慢看小病,几年以后全部悟通之后,就感觉是作者教你一样。

等于是说必须原文,不然不管是谁,都译文不准确。

我抓住这个核心,就是译文其实是个参考,不是作者本身,不可能译文全部正确。

那就大概懂了之后,继续攻克原文,把错误的译文之处指出来。

其实,一般人根本指不出来。

不过,我看了原文,和译文,有些能指出来译文的错误,有些是文言文搞不懂,也就指不出来了!

其实,译文有错误之处,就一个原因,不懂阴阳复杂之深层次理解。

阴阳即是最简单的,也同时是最复杂的。

这一点,和宇宙一样的。

宇宙即是最简单的,也同时是最复杂的。

译文错误之处,凡是遇到了复杂的深层次问题,都会译文错误。

现在,我是绝对明白中医学院为什么有了中医行医的资格证,却没有治病的本事,反而大多数成了中医黑。

一个优秀的中医,融会贯通的中医,二十年时间不够。

现在的人学中医这么难,道理很简单!我们现在的思维,和古代人具有的传统文化思维,完全不一样。

阴阳对应宇宙。

宇宙什么样,阴阳做为模拟来说,就是什么样。

对应学,模拟学,试问,学中医的,和不学中医的,有几个这样的思维。

想达到这样的认知,中医里面完全没有几个,都是宝贝疙瘩一样老中医。

传承难啊!

现代人的思维就是一杯水,去学中医,结果里面的水根本倒不出去,倒出去的话,要把我们从小学习的知识和常识全部否定!

然后倒进去新的水。

何其难也!

我看新闻,说是把中医从小加入课本,那么能够在中医上面有所成就的,还是寥寥无几!

这和相信不相信中医,完全是两码事。

而是东方思维和西方思维的激烈碰撞和融会贯通。

是道的问题,东方之道和西方之道,完全两码事。驴唇和马嘴的问题,不是从小学和信不信的问题。

老中医很少讲这样的一个问题,现代科学不可能解释一个更高层次的科学。

中医无法解释,只能用实践证明。

03年和这次疫情,给了中医证明的机会。

有了结果证明又如何?还是不能解释。

尤其是一人一方,那要辩证到那种程度?那要高超到那种程度?

学中医要想快,那就是脑海中没有现在的思想,而只有古代的思想。而且还必须是正确的古代思想。

越远古越好。

黄帝之前的远古,中医最发达。

现在的远古到黄帝时期,只比现在发达!

未来中医极有可能不如现在发达。

没错!逐代递减。

可是,西方思维的科学却是逐代加强的!

大家都知道中医吃老本的情况,无法创新,所以,我对中医真正的发展,信心不强。


杨青霖


我不是学医的,但认识一些老中医。听他们讲,真正的中医,知识和实践都极为丰富。正可谓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还深知病患的病理及痛苦。除此之外,还经常周游列国,寻病问道,上山采药,尝药调药。因此,大多数名中医都高寿。


为未来准备


如果你开了天眼,可以看到经络,看到人生病是哪里堵了。小病用砭石擂一下解决了,大病用中药,直接看到药的气,与经络气相匹配,扶正抑邪,药到病除。你可以写书让别人背,你自己不用背,因为你全知道,还背个啥?


chenfeiqvan


学中医对所有药草必须背熟名称,药性及主治功能。人体穴位,每个穴位所通经络,针灸的起作用,不背怎能行。有些理论熟记它的要义即可,学要会学,抓住重点。慢慢融会贯通,活到老学到老,永无止境。


相逢是缘8888666


这个必须背的滚瓜烂熟,否则不可言中医


追梦仲景


重要的章节最好背熟,以利今后反复咀嚼及应用。重要信息量掌握了,才会得心应手,举一反三,思如泉湧。


慎思篤行123


这还需要问吗?中医的书籍肯定是要背的,这是基础的基础。


潇洒在心第一人


一定要背,背的越熟,体会越深,最好是没事的时候写,对着自己的病人医案去体会。


手机用户61018029830


经典医学,是著作者的大数据结晶,是临床一线的临床报告,是经得起医学考验的宝贵财富,是指导临床的有力佐证,是指引后学者的规范教材。所以建议学医者精读细读。


名依1


你傻了吧,那自己买一本书来看一下成了名医。[大笑][大笑][大笑][大笑][大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