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克篇:坦克广泛使用和生产

坦克篇:坦克广泛使用和生产

坦克的成熟应用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交战双方生产了约 30 万辆坦克和自行火炮。大战初期,法西斯德国首先集中 使用大量坦克,实施闪击战。大战中、后期,在苏德战场上曾多次出现有数千辆坦克参加的大会战;在 北非战场、诺曼底战役以及远东战役中,也有大量坦克参战。与坦克作战,已成为坦克的首要任务。

坦克篇:坦克广泛使用和生产

坦克与坦克、坦克与反坦克武器的激烈对抗,促进了中型、重型坦克技术的迅速发展,坦克的结构 形式趋于成熟,火力、机动、防护三大性能全面提高。这一时期的坦克主要有:苏 T-34 中型、IS-2 重型 坦克,德 PzKpfwⅤ“黑豹”式中型坦克、PzKpfwⅥ“虎”式重型坦克,美 M4 中型坦克,英 “邱吉尔”步兵 坦克、“克伦威尔”巡洋坦克,日本 97 式中型坦克等。这些坦克普遍采用安装一门火炮的单个旋转炮塔。

坦克篇:坦克广泛使用和生产

中型、重型坦克的火炮口径分别为 57~85 和 88~122 毫米,炮弹初速 781~935 米/秒,主要弹种是 尖头或钝头穿甲弹、榴弹,并出现了次口径穿甲弹和空心装药破甲弹,射距 500 米的大穿甲厚度约 150 毫米;装有与火炮并列的机枪,并多装有高射机枪和前机枪;

坦克篇:坦克广泛使用和生产

普遍安装了昼用光学观察瞄准仪器和坦克 电台、坦克车内通话器,有的坦克采用了火炮高低向稳定器;发动机多为 257~515 千瓦的汽油机,苏联 采用了坦克专用高速柴油机;开始采用双功率流传动装置和扭杆式独立悬挂装置;

坦克篇:坦克广泛使用和生产

为提高车体和炮塔的抗弹能力,改进了外形,增大了装甲倾角(装甲板与垂直面夹角),炮塔和车体分别采取装甲钢整体铸造和轧制装甲钢板焊接结构,车首上装甲厚度多为 45~100 毫米,有的达 152 毫米,炮塔的厚部位达 185 毫米;车内有手提式灭火器,车外装有抛射式烟幕装置或烟幕筒。坦克战斗全重 27~55 吨(德国后期 的 PzKpfwⅥ“虎”Ⅱ式重型坦克达 69.4 吨),单位功率 6.4~15 千瓦/吨,大速度 25~64 千米/时,大 行程 100~300 千米。

坦克篇:坦克广泛使用和生产

轻型坦克仅在战争的初期有所发展,主要作为应急装备和在特种战斗条件下使用。 战争后半期,苏、德双方都利用坦克底盘生产了大量的自行火炮(可视为无旋转炮塔的坦克),与相同底盘的坦克比较,火炮威力大、外形低矮、结构较简单,适于大量生产。但因其方向射界小、火力机动性较差、突击作战能力弱,仅用于伴随坦克作战,以火力支援坦克行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坦克 经受了各种复杂条件下的战斗考验,成为地面作战的主要突击兵器。

坦克篇:坦克广泛使用和生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