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廟國子監全國的國學聖地,弘揚國學活動,傳承國學文化。


北京孔廟和國子監博物館始建於元代,合於“左廟右學”的古制,分別作為皇帝祭祀孔子的場所和中央最高學府。兩組建築群都採取沿中軸線而建、左右對稱的中國傳統建築方式,組成了一套完整、宏偉、壯麗的古代建築群。

孔廟國子監全國的國學聖地,弘揚國學活動,傳承國學文化。


北京孔廟始建於元大德六年(1302),大德十年建成(1306)。歷代多次重修,為元、明、清三代祭孔建築,又名"先師廟"。廟坐北朝南,大門稱先師門,仍保持元代風格。

孔廟國子監全國的國學聖地,弘揚國學活動,傳承國學文化。


北京孔廟主體建築都覆以黃色琉璃瓦,是封建社會的最高建築規制。整座孔廟建築佈局科學,規模宏大,凸顯皇家氣派。北京孔廟與其他地方的不同,因為它有碑林,元、明、清三代的讀書人,凡中了舉人的就在此立一塊石碑,“一舉成名天下聞”。

孔廟國子監全國的國學聖地,弘揚國學活動,傳承國學文化。


先師門(又稱欞星門)是孔廟的大門,面闊三間,進深七檁,單簷歇山頂,基本上保留了元代的建築風格,先師門兩側連接廟宇的外圍牆,猶如一座城門。進入先師門,迎面看到的便是大成門。大成門創建於元代,清代重修,面闊五間,進深九檁,單簷廡殿頂。整座建築坐落在高大的磚石臺基上,中間的御路石上高浮雕海水龍紋圖樣,五龍戲珠,栩栩如生。大成門前廊兩側擺放著10枚石鼓,每枚石鼓的鼓面上都篆刻一首上古遊獵詩。這是清乾隆時仿公元前8世紀周宣王時代的石鼓遺物刻制的。

孔廟國子監全國的國學聖地,弘揚國學活動,傳承國學文化。


第一進院落是皇帝祭孔前籌備各項事宜的場所,其東側設有宰牲亭、井亭、神廚,用於祭孔三牲的宰殺、清洗和烹製。兩側有神庫、致齋所用於祭孔禮器的存放和供品的備制。第二進院落是孔廟的中心院落,每逢祭孔大典,這裡便鐘鼓齊鳴,樂舞昇平,儀仗威嚴。大成殿是第二進院落的主體建築,也是整座孔廟的中心建築,是孔廟內最神聖的殿堂。殿內金磚鋪地,內頂施團龍井口天花,其規制是中國封建社會的最高建築等級,堪與故宮太和殿媲美。殿中供奉孔子“大成至聖文宣王”木牌位,神位兩邊設有配享的“四配十二哲”牌位。神位前置祭案,上設尊、爵、卣、籩、豆等祭器均為清乾隆時的御製真品。

孔廟國子監全國的國學聖地,弘揚國學活動,傳承國學文化。


第三進院落最具特色,由崇聖門、崇聖殿和東西配殿組成獨立完整的院落,崇聖殿又稱五代祠,面闊五間,進深七檁,殿前建有寬大的月臺,月臺三面建有垂帶踏步各十級。殿內供奉孔子五代先人的牌位及配享的顏回、孔伋、曾參、孟軻四位先哲之父的牌位。東西配殿坐落在磚石臺基上,面闊三間,進深五檁,單簷懸山頂,內奉程頤、程顥兄弟、張載、蔡沈、周敦頤、朱熹6位先儒之父。

孔廟國子監全國的國學聖地,弘揚國學活動,傳承國學文化。


北京國子監坐落在北京東城區安定門內國子監街(原名成賢街)15號,與孔廟相鄰。國子監整體建築坐北朝南,中軸線上分佈著集賢門(大門)、太學門(二門)、琉璃牌坊、辟雍、彝倫堂、敬一亭。東西兩側有四廳六堂,構成傳統的對稱格局,是我國現存唯一一所古代中央公辦大學建築。

孔廟國子監全國的國學聖地,弘揚國學活動,傳承國學文化。


集賢門是國子監的大門,門內院子東西設有井亭,東側的持敬門與孔廟相通。 進入國子監的第二門—太學門,就是國子監的第二進院落,裡面有琉璃牌坊, 辟雍和彝倫堂。

孔廟國子監全國的國學聖地,弘揚國學活動,傳承國學文化。


走過太學門,就是國子監二門內大型琉璃坊牌坊,它是北京唯一一座專門為教育而設立的牌坊。正反兩面橫額均為皇帝御題,是中國古代崇文重教的象徵。

國子監辟雍是國子監的中心建築,建於中軸線中心一座圓形水池中央的四方高臺上,是一座方型重簷攢尖頂殿宇。四面開門,設臺階六級。辟雍周圍環繞著長廊,四面架設精緻的小橋橫跨水池使殿宇與院落相通,這種建築形制象徵著天圓地方。

孔廟國子監全國的國學聖地,弘揚國學活動,傳承國學文化。


彝倫堂位於辟雍大殿以北,元代名為崇文閣,明代永樂年間予以重建並改名為彝倫堂,早年曾是皇帝講學之處,興建辟雍之後,則改為監內的藏書處。

孔廟國子監全國的國學聖地,弘揚國學活動,傳承國學文化。


敬一亭位於在彝倫堂之後,是國子監的第三進院落。建於明嘉靖七年,設有祭酒廂房和司業廂房和七座御製聖諭碑,是國子監祭酒辦公的場所。

孔廟國子監全國的國學聖地,弘揚國學活動,傳承國學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