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察助力復工復產⑮】走訪企業聽“心聲” 海口檢察“一對一”服務來助力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成效,近日“復工復產”成為人們耳熟能詳的關鍵詞。各地大小企業陸續“復甦”,全面進入“復工復產”模式,加快物資的正常供應,恢復社會生產生活。雖迫在眉睫,但也不能操之過急,從嚴防控仍不能絲毫鬆懈,這就要求我們既要做到科學復工復產,又要防範疫情“迴流反彈”。


面對全國範圍內集中性的復工復產,檢察機關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如何有針對性地抓好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兩項工作,對檢察機關來說同樣是一場“硬戰”。為此,營商自貿港微信公眾號,延續了“檢察助力復工復產”專欄,將視角對準重點企業項目復工復產,繼續推出系列報道。這一次我們邀請了人大代表和媒體朋友,一起跟隨海口檢察機關實地走訪海南重點企業項目,深入瞭解企業復工復產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立足檢察職能,依法服務和保障疫情防控期間企業復工復產,為企業分憂,護企業平安,為企業復工復產營造良好的法治營商環境,提供檢察幫助。

【檢察助力復工復產⑮】走訪企業聽“心聲” 海口檢察“一對一”服務來助力

有序推進企業復工復產,是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重要保障!然而,疫情期間特別是民營企業及部分中小企業生存發展仍然面臨一系列嚴峻考驗與困難。

那麼問題來了!

檢察機關作為國家的法律監督機關

既不能給予企業資金上的支持

又不能給予相關企業稅收減免政策

那麼檢察機關該如何

服務保障企業復工復產呢?


那就讓我們帶上疑問跟隨人大代表閆路愷、法制日報海南站記者翟小功、海口市人民檢察院檢察官劉廣同,來到海口市菜籃子蔬菜種植基地,深入海口市菜籃子蔬菜種植基地現場,實地瞭解海口市檢察院為企業復工復產都做了哪些工作吧!

【檢察助力復工復產⑮】走訪企業聽“心聲” 海口檢察“一對一”服務來助力

為進一步強化疫情防控工作,加速推動企業復工復產。3月23日上午,海口市人民檢察院邀請人大代表閆路愷、法制日報海南站記者翟小功走訪調研海口市菜籃子產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實地檢查指導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各項工作,進一步密切檢企之間的聯繫溝通,將檢察職能與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深度融合,“一對一”為重點企業提供優質高效的法律服務,全力保障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和自貿港建設大局。


【檢察助力復工復產⑮】走訪企業聽“心聲” 海口檢察“一對一”服務來助力

【檢察助力復工復產⑮】走訪企業聽“心聲” 海口檢察“一對一”服務來助力


當天,閆路愷、翟小功與劉廣同一行先後走訪了農科七水洋與大荒洋基地等蔬菜種植基地現場,認真聽取該集團有關疫情防控、復工復產等方面的具體舉措和進展情況彙報,並就該集團用工需求、物資儲備、返工人員管理等多方面,與集團負責人進行深入交流,給予現場指導。

【檢察助力復工復產⑮】走訪企業聽“心聲” 海口檢察“一對一”服務來助力

在瞭解相關情況後,劉廣同檢察官表示,檢察院積極為企業復工復產提供司法保障,對企業在復工過程中遇到的法律問題提供諮詢,並強調海口市檢察院將充分發揮檢察職能,進一步加強與企業的溝通聯繫,幫助企業協調解決存在的困難問題,全力為企業復工復產保駕護航。

【檢察助力復工復產⑮】走訪企業聽“心聲” 海口檢察“一對一”服務來助力

走訪結束後,閆路愷對海口市檢察院助力企業復工復產工作給予高度評價,他認為,海口檢察機關通過出臺工作意見、開展法治宣傳、提供法律諮詢等方式,為企業提供檢察服務,助力復工復產,扛起檢察擔當,特別是檢察機關把重點落在口罩、“菜籃子”等與老百姓生活相關企業,這在疫情防控期間保供穩價有至關重要的作用。海口檢察機關用監督的方式,給老百姓帶來安心和放心。


據瞭解,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海口市檢察院認真落實中央關於疫情防控工作的決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及省檢察院的工作要求,充分履行檢察職能,扛起省會城市檢察擔當,堅持開展疫情防控與檢察工作兩不誤,持續服務優化營商環境,為海口市重大項目和企業復工復產提供檢察助力。


01 強化工作措施

提供檢察保障

疫情防控期間,海口市檢察院從嚴打擊破壞營商環境的各類刑事犯罪,在辦案過程中,制定了以“審慎處理、高效辦結、注重保護”為原則涉企案件的辦案機制。加強對企業及企業經營人員合法權益的保障,重點審查查封、扣押、凍結企業涉案財產的案件,在保障案件辦理的前提下,儘可能減少對企業生產經營的影響。


目前全市共辦理各類涉疫情案件20件26人,龍華區院受理全省首例涉疫口罩網絡詐騙案,僅用時一天完成審查起訴;從嚴打擊銷售偽劣產品、走私、涉稅、金融詐騙等犯罪19件49人,辦理建省以來最大的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食品案——岑某某等特大團夥銷售走私凍肉案,涉案金額五千餘萬。


02 出臺工作意見

服務民企發展

結合疫情防控需要和檢察工作實際,制定出臺了《關於疫情防控期間依法保障和服務民營企業的工作意見》(下稱《意見》),積極為企業復工復產、疫情防控提供檢察支持。《意見》從強化涉企涉疫情案件辦理、加強產權保護、暢通檢企溝通、加強民事、行政檢察監督、加強部門協作等十一個方面,通過多角度發揮檢察職能,保障疫情防控,服務民營企業復工復產。《意見》出臺後,各區院均結合工作實際出臺相應的細化舉措,積極保障和服務經濟發展,秀英區院還成立了以檢察長任組長的服務營商環境領導小組,將服務優化營商環境融入日常工作,將責任落實到每一位檢察官。


03 編制宣傳手冊

提示法律風險

針對企業復工復產過程中可能面臨的相關法律風險,從擅自復工、不依規復工、復工期間防疫責任、復工復產經營行為等方面梳理法律風險,附上企業涉疫情相關行政及刑事案例,整理彙編成法律宣傳手冊,印發3000餘冊贈送給市重點國企、市工商聯,同時在走訪企業、園區時發放,引導企業依法依規復工復產。發放實體宣傳冊的同時,將宣傳手冊製作成微文通過“營商自貿港”微信公眾號推送給各復工企業,為防疫期間優化營商環境提供檢察保障。


04 開展專項行動

助力疫情防控

印發《關於加強對破壞營商環境涉疫情案件立案監督的工作方案》,要求全市檢察機關加強破壞營商環境涉疫情案件立案監督工作。除了常規受理,通過電話聯絡或走訪公安機關、市場監督管理局等職能部門,主動了解涉疫情行政處罰、刑事立案相關情況,積極拓寬線索渠道。根據方案要求,海口市院與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積極溝通,對新聞報道中發現的線索進行跟蹤;龍華區院聯合市場監督管理局龍華分局開展疫情相關案卷審查座談會,查閱案卷22件,發現可能涉嫌犯罪線索2條;瓊山區院由副檢察長帶隊前往公安查看執法臺賬、案件資料等,積極拓寬立案監督線索來源。


05 傾聽企業發展訴求

助力企業防疫復產

走進復工復產一線,按照“幫忙不添亂,下沉不增負”要求,依託派駐檢察室和檢察工作站,全市檢察機關深入海口文明東越江通道工程、海建集團、康芝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海口“菜籃子”集團等重大項目和企業,督促落實疫情防控工作,跟蹤瞭解復工復產進度,瞭解企業經營狀況,傾聽企業在復工復產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困難,向企業介紹了檢察機關服務保障企業發展相關政策,並向企業推薦市院服務營商環境的“營商自貿港”微信公眾號,幫助企業防範復工相關法律風險。提供針對性司法服務40次,向企業捐贈口罩290個、手套1070雙、消毒防疫物資175份。


06 立足檢察工作站

服務保障重點項目、園區

充分發揮好檢察工作站的平臺作用,全市檢察機關依託4個鄉鎮檢察室、11個派駐重大項目檢察工作站、5個派駐重點園區檢察工作站、5個派駐工商聯檢察工作站、5個派駐重點國企檢察室,走訪重大項目和企業72次,配合開展企業復工排查登記、普法宣傳等工作。通過派駐工商聯、重點園區、國企等檢察工作站值班工作,傾聽企業遇到的涉法涉訴問題和困難,為企業提供法律諮詢服務,並接收企業提交的相關涉法涉訴材料,及時流轉和答覆。


支持復工復產

貢獻檢察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