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寧願去超市買菜,也不願買路邊老人的便宜菜,為什麼?

新大風歌


作為一個農村出來的人,前幾年的時候,我還是比較願意買路邊老人的菜的。

一是因為自己出身農民,瞭解農民的辛苦;二是因為看到路邊老人,就會想起自己的奶奶,因為從小父母外出打工,我也是跟著爺爺奶奶長大的;三是覺得老人的菜,一般都是自家種的,比較新鮮,而且老年人都比較樸實厚道。

下班的路上,只要看到了多少都會買點,有時候還習慣性的包圓,畢竟他們的菜也沒有很大的量。


可是,後來遇到一個老人,改變了我的想法,這個老奶奶是我們小區的,經常見面也就熟悉了,瞭解了她的家庭狀況不是多好,所以經常買她的菜。可是慢慢的養成了一種習慣,就是隻要你路過她得攤子,無論你需要不需要買菜,老奶奶都會喊你過去看看。剛開始不好意思拒絕,就隨便買點。有時候路過忙著有其它事情,她也大喊你停下,漸漸的感覺這成了一種負擔。

有時候確實不想買,她會勸導你買點,如果你不買,想趕緊走過去,別看她年紀那麼大了,眼睛卻特好,嗓門特大的喊你,讓滿大街的人都回頭看你。

後來自己結婚了,過日子也知道精打細算了,開始注意到菜價了,發現同樣的菜,老奶奶那裡要貴好多。有時候我就會問一句,多少錢一斤啊,可是老奶奶從來不說菜價,只是說一句:“還能給你貴了麼!”然後就象徵性的稱一下,有時候不稱直接用手抓,最後一報價,感覺跟預計的價錢超出很多。

後來就漸漸地少去老奶奶那邊,她見到我們還會抱怨一下。現在,老奶奶自己租了一個門面,起早貪黑的去批發菜,生意越做越大,她現在已經不算路邊老人了吧?

當然我說這些沒有針對老奶奶的意思,而是自己的經歷分享。現在看到路邊的菜,如果是新鮮的,還是會買的。只不過喜歡超市裡面給弄乾淨,雖然很多人都說那種菜不好,也都是各取所需吧,買菜這件事,怎麼挑選都各有一套方法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