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家一让学习就不认真、耍脾气!老师:不要“以暴制暴”!

因为疫情影响,学校迟迟未能开学,各地开展“停课不停学”,孩子单独在家里通过电子设备上网课。在这个特殊时期,家长和孩子有了很长的相处时间,而代沟和矛盾也在进一步“激化”。有的家长反映,孩子在学校很乖很听话,到家里却像是变了一个人似的,凡事只要有一点不顺心就会很暴躁,哭闹打滚。这段时间在家里学习,这种情况更严重,一让学习就扔东西、哭闹,再不开学,“神兽”没疯,“我就要疯啦!”面对孩子暴躁情绪,家长应该如何应对呢?小编给大家提供几点小的建议:

一般来说,这种情况多发生在学龄期。家长在发现孩子出现这种情况时,一定要及时帮助孩子学着调节、控制自己的情绪。如果任其发展,长大后后果不堪设想,严重的会出现随便摔东西、不懂感恩、顶撞父母,不合群等等问题,性格一旦成型再想去改就不好改了。

孩子在家一让学习就不认真、耍脾气!老师:不要“以暴制暴”!

在这种情况下,家长最好不要“以暴制暴”。

针对孩子暴躁、易怒的情况,家长需要分析孩子出现这种表现背后的心理因素,是自己的某些想法没有得到满足?还是被强制要求去完成某项任务?孩子是否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发泄自己的情绪。此时,家长千万不要看到孩子“发火”,自己更暴躁地去压制孩子,可以先试着孩子与进行探讨,告诉孩子爸爸妈妈很爱你,看到你发脾气的时候,爸爸妈妈也会很难受,通过询问,慢慢地引导孩子说出暴躁表现的原因。

当孩子和父母建立起沟通后,孩子暴躁的情况一定会有所缓解。此时,家长要肯定孩子的想法,给出合理的建议。比如:当知道孩子是因为不想写作业而发怒、明确原因后,家长可以告诉孩子,妈妈知道你现在不想写字,妈妈也很理解你,但是如果你不完成应该完成的作业,怎么和老师交代呢?老师一直和我夸你,说你在学校可乖了,老师那么喜欢你,你可不能让老师失望呀!”

孩子在家一让学习就不认真、耍脾气!老师:不要“以暴制暴”!

当孩子陷入沉思时,家长可以试着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法。先让孩子平复一下自己的情绪(比如采取深呼吸、五分钟游戏等方式),让自己的内心平静下来。试着引导孩子,“好,宝贝,妈妈尊重你的意见,我们来做五分钟的游戏(方式可以自选),五分钟以后再来学习)必须给孩子规定好时间。等你认真完成小任务以后,妈妈再陪你一起做一会游戏(孩子喜欢的事情)。我相信你认真的学习态度,一定会让老师更喜欢你的。”这样,首先阐述爸爸妈妈对孩子的爱,从孩子的角度出发,让他了解到不去完成的任务后果以及完成任务的奖励,进一步来引导孩子。

孩子在家一让学习就不认真、耍脾气!老师:不要“以暴制暴”!

同时,家长朋友们一定要注意:孩子不顾场合的乱发脾气,家长一定不能当众指责,在公开场合骂孩子会对孩子的自尊心造成伤害。等到孩子情绪平复后,再去和孩子讲道理,一定不能孩子烦躁家长更烦躁,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如果家长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很容易对孩子产生错误的示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