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電機“大型清潔高效發電裝備智能製造數字化車間建設項目”通過國家驗收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數字科技代表了未來新的生產力和新的發展方向,正在成為我國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創新推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成為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途徑。歷經近四年攻堅克難,3月25日,東方電氣集團東方電機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方電機”)“大型清潔高效發電裝備智能製造數字化車間建設項目”全面完成並通過國家工信部專家組驗收,成為行業智能製造數字化車間建設的示範引領工程。

建成後,東方電機數字化車間生產效率提高48%,運營成本降低31.9%,產品研製週期縮短30.7%,產品不良品率降低20%,能源利用率提高57.3%。每年可為企業帶來約1.5億元的直接經濟效益。

數字化車間項目驗收現場會

工信部專家組查看驗收數字化車間

驗收組專家、西南交通大學機械工程院副院長丁國富教授認為,該大型清潔高效發電設備智能製造新模式,針對線圈、衝片生產的工藝難點,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數字化解決方案,實現了可應用可複製的示範效果。

東方電機智能製造新模式大量採用國產核心關鍵裝備,打造出國內首條自主研發的轉子線圈銑孔自動流水線、國內首個定子線圈模塊化柔性生產車間、國內首個定子衝片全自動綠色製造車間,建成國內首個多通道定子線圈一體化數字檢測平臺。截至目前,共形成發明專利21項、實用新型專利14項、軟件著作權4項、企業標準5項。

國內首條自主研發的轉子線圈銑孔自動流水線

國內首個定子線圈模塊化柔性生產車間

國內首個定子衝片全自動綠色製造車間

東方電機的一線生產操作者和管理人員對數字化車間帶來的對生產模式改變有著最直觀的感受。衝剪分廠定子組副組長肖鵬感受頗深,他說:“自動生產線避免了很多無效工作,節約生產時間和空間佔用,更重要的是的衝片現在不經過人手,避免了汗漬導致鏽蝕,衝片質量更有保障,生產效率也提高了不少。原來定子生產線需要11個操作者,現在自動線只需要兩三個人,而且生產現場的整潔度明顯改觀。”

線圈分廠生產安全組副組長廖汝才則對“信息化”感觸更深,他告訴記者,現在一個終端可以把生產計劃信息、物料準備信息、技術規範要求等等全部裝進去,指導生產線上作業人員完成各生產訂單。廖汝才介紹說,自動生產線打破了過去水火電分開的資源組織架構,達到大小定子線圈產品混線生產、水火互補、柔性製造的目的。原來13個生產班組已經優化到7個。“作為電機心臟的血管,質量是最關鍵的,”廖汝才說,“數字化質量檢測能夠實現智能判定從而有效防止誤操作,讓線圈質量得到顯著提升。”

傳統模式與新模式對比

技術工人通過生產管理系統(MOM)操作生產

鐵芯和線圈被譽為發電機的“心臟”。屬於企業核心產能的衝片和線圈製造,在發電設備行業一直主要依賴手工作業加部分機械化方式,具有工序繁多、勞動強度大、質量管控風險高等特點,是典型的離散型生產製造模式。這樣的模式已難以適應客戶個性化需求所催生的高品質、短週期、低成本需要,改變迫在眉睫。

中國製造2025以智能製造為主攻方向,電力裝備是十大重點領域之一。東方電機以“中國製造2025”為指引,緊密銜接四川省“5+1”產業發展戰略,選擇了以數字化、智能化的手段實現產品質量、成本和生產效率的提升的方式,適應新發展的需求。2016年,為做好數字化車間建設頂層設計,東方電機成立了智能製造項目執行聯合體,並邀請兩院院士及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專家親臨現場指導,編撰了智能製造發展規劃(線圈和衝片專項),繪就數字化建設發展藍圖。經過反覆討論設計,提出 “1個平臺+3個數字化車間+N個智能製造單元”的建設思路。

東方電機智能製造新模式項目總投入超過2.2億元,建設範圍涵蓋線圈分廠、衝剪分廠、發電機分廠等多個生產區域。東方電機數字化車間建設聯合體,通過開發技術標準化、工藝流程優化、裝備智能化升級、物流自動化和信息集成等關鍵行動克服智能關鍵技術掌控不足、可借鑑案例不多、生產任務繁重的多重困難。制訂詳細的“邊實施邊生產”的方案,有效化解了因執行“華龍一號”、白鶴灘、調相機等國家重點生產任務和數字化建設項目的資源衝突。歷時近四年,最終建成一個協同製造平臺,定子線圈、轉子線圈及定子衝片三個數字化車間,打造數字化試驗、典型件柔性製造、機器人集成應用等多個智能製造單元,項目綜合應用指標全面超過國家考核要求。

在全國同行業中,東方電機率先選定大型清潔高效發電設備的共性核心零件——定子衝片、轉子線圈、定子線圈作為智能製造新模式的突破點,成為國內行業數字化建設排頭兵。

東方電機自覺承擔示範帶頭責任,先後通過舉辦行業交流會,開展與客戶交流活動等等方式,邀請來自同行的專業人士觀摩數字化車間建設的方法和實踐成果,目前已接待來自國家電力公司、國內各大電力集團的重點客戶近20家、300餘人次,展示數字化車間在縮短產品研製週期、提升產品質量的顯著效果

一位考察了東方電機數字化車間的業內專家指出:“東方電機數字化車間在國內行業首家大量採用國產核心關鍵裝備,其建設的自動化、數字化、智能化水平達到國內領先,國際先進的技術水平。自主知識產權的通信技術保障了工控信息安全,這對同行業企業數字化車間建設具有很好的示範作用。”

目前,東方電機正在醞釀製訂數字化工廠建設2020—2025規劃。按照工業機器人專項規劃,推進先進技術的單元化應用、推進核心技術突破,打造AI、5G及區塊鏈應用場景。向核心部套裝配、大件加工等領域拓展。同時開展智能工廠的駕駛艙 (數字中心)研究,挖掘製造過程數據、產品質量數據、產品運行數據,逐步實現產品設計、工藝開發、健康運維的統一管理和展示,實現虛擬完美模型與精益產品製造深度融合的個性化研製體系。

東方電機大型清潔高效發電裝備智能製造數字化車間建設項目的成功建設,是中國裝備智能製造建設的一個縮影,相信在中國製造2025的指引下,中國重大核心裝備製造建設的智能製造“未來工廠”將如雨後春筍般蓬勃發展。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email protected],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