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西老大是锦州,沿海城市风光无限,民族传承基因优良

公元前664年的某一天,辽西故道突然出现了一支军队,他们身穿盔甲,手持长戈,在山谷中的丛林乱草中急速穿行。这是春秋战国时期五霸之首——齐国的军队,他们是奉齐桓公的命令,为解燕国之围而来攻打山戎的。

山戎何许人也?山戎是当时东胡族系中最为强悍的一支游牧民族,山戎部族狄王的首府在屠何城,也写成“徒河”,其故址约在锦州的西北郊,位于锦州市太和区沙河堡一带。这就是锦州的雏形。

锦州这块土地上,不仅住着东胡的山戎人,还有北方草原上走来的乌桓人、鲜卑人、奚族人,突厥人、契丹人、女真人、蒙古人、满洲人等游牧民族,他们都想从这里把长城打破一个缺口,从而走向黄河流域,甚至走向全国。

锦州就是一块把握住历史进程的土地。

辽西老大是锦州,沿海城市风光无限,民族传承基因优良

民国时期,东北军阀张作霖向北京进军,关键一仗就是1924年9月在辽西走廊西部的九门口那场异常惨烈的战斗,这场战役使张作霖胜利走出了辽西,走进了北京。

最有说服力的是1948年的辽沈战役,东北野战军打下锦州,东北境内几十万敌军就全线瓦解,解放全国的基础就奠定了。

锦州就是这么重要,区位优势很明显。1949年,辽西省成立,锦州为辽西省的省会,一度成为区域性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这就是全国人民看好锦州发展的动力之处,这是辽宁区域内最位置感的城市,因为它是环渤海经济区重要的沿海开放城市,也是地处辽宁的辽西走廊东部处,其城市的综合发展也是显得很独特而又有实力的。

话又说回来,锦州地域上的山戎、匈奴、鲜卑、契丹……,别说在锦州,就是在全国在五十六个民族中都找不到他们的名字,难道他们蒸发了不成?

锦州现在有满族人80多万人,约占全市人口四分之一。其实这些都是当时民族融合的后代。

辽西老大是锦州,沿海城市风光无限,民族传承基因优良

北魏孝文帝元宏当皇帝时期,极力推行汉化改革,迁都洛阳,禁胡服胡语,改姓氏,定族性,主张胡汉通婚血亲相连。

孝文帝带头改拓跋氏为元氏。官制礼乐全部汉化。彻底改变一个民族的习俗,孝文帝是中国历史上的唯一。鲜卑族渐渐消失了,也使汉民族被彻底改造了,锦州的汉族人长得多高大粗犷,甚至连生活习惯也改变了,讲义气爱喝酒等等。

如果你见到一个皮肤白腻的人,千万不要见怪,因为当年锦州的鲜卑人因为皮肤白皙而被称为白鲜卑,这是有历史渊源的。

辽西老大是锦州,沿海城市风光无限,民族传承基因优良

东汉灵帝熹平七年(公元178年),辽西郡太守赵苞的母亲和妻儿在来辽西的途中,遇到了入侵的鲜卑大军,被劫持为人质。

两军阵前,鲜卑军推出赵苞母亲妻儿,要挟赵苞投降。赵苞见被缚亲人心如刀绞。老母却大义凛然,喊话说:“不要顾虑我的死活,你对国家尽忠要紧啊!”赵苞含泪率骑兵奋勇出击,大破鲜卑军,而老母妻儿都被杀害。

赵苞在埋葬老母妻儿后,对部下说:“我虽然顾全了国家大义,却牺牲了老母妻儿,这便是不孝,我还有什么脸面立于世上。”说罢竟然悲痛得呕血而死。有一出京剧《血战辽西》,就是歌颂这位英雄的。

这就是发生在锦州历史中的故事,也是义气锦州的典型反映。

锦州口音自带幽默,男人高大威猛,女性也多身材高挑,饮食上坚持什么都可以烧烤来吃,这也是多民族融合留下的习惯。

锦州在辽宁排名不低,但是在全国的存在感不强,其城市的分级水平属于一个四线城市,这是让不少本地人都感到很无奈的地方。

毕竟,区位那么好,基因也那么优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