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有期货是如何运作这个“非典型”扶贫项目的?请看它的 “秘密武器”!

将传统意义上的期货保险这一金融工具与扶贫产业结合,这是现代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与旗下大有期货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有期货”)正在做的事情,基于此,大有期货和它的生猪饲料“保险+期货”项目正变得炙手可热。

作为湖南省期货业协会会长单位,大有期货正把“保险+期货”这种模式与传统的农牧业结合起来,打造成一份“非典型”的扶贫标杆。

这是因为,大有期货运作实施的首单生猪饲料成本“保险+期货”项目在大商所养殖类31个价格险项目评估中排名前列,获得交易所好评。同时,大有期货还入选上期所2020年天然橡胶“保险+期货”精准扶贫试点支持名单。

标杆价值还不止于此,2017年以来,大有期货已经累计运作实施13个“保险+期货”项目,累积赔付金额近525万元,惠及合作社及农户16303户。

那么,大有期货是如何运作这一“非典型”扶贫项目的?它能给农户带来怎样的保障?它又是如何践行它的产业初心的?

痛点:绕不开的价格波动

风口上的猪,用来形容2019年来的生猪市场再合适不过。

从2019年3月特别是6月以来,我国猪肉价格持续攀升,一度到达40元每斤的高度,个别城市甚至达到了49元。国内生猪价格持续上涨,国外则沉浸在与中国的猪肉贸易狂欢中,2019年我国新增16个国家肉产品准入,扩大了21个国家已准入肉产品的品种范围。一年进口外国肉类600万吨。日本、美国、欧盟、巴西、俄罗斯等都表示“赚翻了”。

可这场狂欢随着新冠肺炎的疫情暴发而终结。海外疫情愈演愈烈,在贸易全球化的今天,即使中国已完全控制住疫情,中国的猪肉供应、畜禽生产等仍开始受到强烈影响。在中国市场严重缺猪的当下,这将进一步推高国内猪价。

猪价持续上涨,生猪生意持续走俏,养殖户大量增加母猪存栏量,这本是一个市场刺激生产的正常反应链条,然而今年的养殖户却有点望“猪”兴叹。原因只有一个,疫情的暴发正使得猪饲料的价格波动巨大。

相比我国8000多万吨的肉类总产量(2018年数据),即使进口肉受阻,也改变不了多少我国猪肉供应形势,可如果豆粕、维生素等饲料原料供应短缺,才真是压垮养殖户的一座大山。

据了解,我国是一个典型的大豆进口国,大豆进口依存度高达80%。进口大豆的采购成本和到港节奏直接决定国内大豆市场的供应总量和产成品价格。但目前巴西、美国、阿根廷和加拿大等主要油籽出口国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对大豆进口和价格上涨影响尚不明晰。

但据农博网数据显示,国内大豆压榨量正持续下降,上周全国各地油厂大豆压榨总量为147万吨,本周可能降到140万吨。据业内人士推算,如果到5月之前海外的疫情尚不能得到有效控制,从6月份开始国内油厂将开始面临豆源紧缺的困境。

然而,据目前情况来看,疫情在今年夏天前结束的可能性尚不明朗,那么国内豆源紧缺似乎成了板上钉钉。

祸不单行,受疫情影响,全球的金融市场震荡,带来期货市场的连锁反应,加之豆源紧缺的势头直接带来的是豆粕期货市场闻风而动,在连续下跌后强势反弹。豆粕现货报价跟随盘面上涨30-80元/吨,局部上涨幅度较大在80-120元/吨。

大有期货是如何运作这个“非典型”扶贫项目的?请看它的 “秘密武器”!

豆粕涨势。


豆粕不断上涨,猪饲料水涨船高,养殖户望“猪”兴叹,抗风险能力大大减弱。由于生猪养殖链条长,风险管控需求较强,在生猪期货未上市阶段,饲料成本受贸易战影响,波动较大,对于养殖企业及养殖户而言,饲料成本的风险控制显得尤为关键。

大有期货是如何运作这个“非典型”扶贫项目的?请看它的 “秘密武器”!

数据来源:卓创资讯检测及推算,饲料成本压力呈小幅上涨趋势。


如果是成集约化大规模的养猪场对抗猪饲料成本价格的波动尚有对策,但如果这一切发生在“单打独斗”的养殖户或者小规模的农村合作社,这意味着什么?很可能就是一年来的收入大幅缩水,甚至于血本无归。

大有期货的生猪饲料成本“期货+保险“项目正是基于这一风险而存在,通过运作期货,以保险的形式给予农户相应保障。而这一逻辑也被大有期货广泛运用到其他农牧产品中。


破局:如何用期货服务生猪产业

作为我国传统的生猪养殖大省,湖南省每年生猪出栏量约6000万头,而上下波动的生猪价格、饲养成本、养殖利润却影响了生猪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期货作为价格风险规避的有利工具,如何利用期货服务好湖南生猪产业,是大有期货立足湖南的重要举措。

2019年8月1日,大有期货联合中国人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开展的湖南省首例生猪饲料成本保险项目完成出单。该项目获得2019大商所“农民收入保障计划”分散试点备案资格,为湖南省新化县4万头生猪提供饲料保险,保障饲料数量12000吨(其中玉米数量7680吨,豆粕数量2880吨),提供风险保障金额约为2332万元。

据公开报道,该试点项目覆盖的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为国家级贫困县,生猪养殖业作为新化县支柱产业之一。项目的实施为养殖户规避养殖成本上涨风险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解决方案,极大的提高了养殖企业的风险抵御能力。

大有期货是如何运作这个“非典型”扶贫项目的?请看它的 “秘密武器”!

新化县生猪饲料期货价格赔付现场。

除了生猪饲料成本的“期货+保险”产品,大有期货还盯准了整个的生猪产业链。

“之前公司计划与保险公司共同设计生猪产业链综合避险产品,2019年12月还在湖南证监局的带领下,与湖南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湖南省期货业协会一行去拜访了大连商品交易所,争取相关政策支持。现在因新冠肺炎疫情的突然爆发而影响了计划的推进与实施。”大有期货有限公司总经理韩文辉透露。

下一阶段,大有期货准备继续精耕细作生猪产业,将择机举办全国性的生猪产业风险管理论坛,并在玉米豆粕贸易、短期资金融通、价格收入保障、养殖利润锁定等方面研究和探索新的业务模式,助力解决湖南生猪产业现存的部分痛点。

“我们也在在积极申请扩大湖南生猪饲料成本项目覆盖范围,让更多的农户感受期货力量。”韩文辉说。

标杆:深耕扶贫,不忘初心

而此前,在其他农牧产品扶贫领域,大有期货也交出过不错的成绩单。

2018年大有期货曾联合中华联合财产保险公司在湖南省郴州市开展了一个鸡蛋价格保险试点项目。该项目参保主体为郴州某养殖合作社,参保规模约160万羽蛋鸡生产的鸡蛋6000吨,保费合计75万元(其中养殖合作社自筹36万元,占比48%)。项目采取逐月赔付的形式,一共分四期运行,每期一个月。项目最终向养殖合作社赔付总额94.30万元,赔付比例高达261.94%,有效弥补了养殖合作社及其农户因鸡蛋价格下跌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为此,该项目还被大连商品交易所列为2018年“农民收入保障计划”。

而正常情况下一家农户养鸡收益16万,而此次参保的农村合作市共计有15家农户,这意味着虽然受制于大行情的下跌,但保住了这些农户的40%收益,稳定了养殖的连续性、稳定性。

在扶贫领域,大有期货锚定国家脱贫攻坚的战略目标,顺应交易所的政策,积极与保险公司、地方政府联合,充分利用场外期权、“保险+期货”等专业项目开展了一系列的金融扶贫工作,重点向贫困地区延伸。

芷江鸭产业是芷江县精准扶贫的重点工程,为促进芷江鸭产业发展,帮助养殖户规避养殖成本波动,锁定养殖收益。在芷江县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2017年大有期货为芷江鸭业企业、养殖户设计了专业定制的“保险+期货”保险方案,并多渠道协助融资、设立扶贫专项资金等方面进行深入合作,促进双方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带动群众脱贫致富。

据不完全统计,自2017年以来,大有期货已经累计运作实施12个“保险+期货”项目,覆盖湖南、云南、山东、内蒙古、新疆五个省(自治区)的11个县市,涵盖棉花、鸡蛋、白糖、橡胶等与农户密切相关的农产品,惠及合作社及农户16303户。截至2019年,大有期货"保险+期货"项目累计为参保客户提供大约5亿元商品价值的价格保险。

“未来,大有期货将不忘初心,持续深入推进期货扶贫,以服务‘三农’为主线,以价格保险为抓手,发挥期货力量,展现国企担当,为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作出新的贡献。”韩文辉说。

(记者 | 廖宁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