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周知】古代祛除疫毒的簡單食物——臘八蒜


【望周知】古代祛除疫毒的簡單食物——臘八蒜

治療未知病毒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提高自身免疫力,任何技術或藥物都替代不了自己身體產生的抗體。中國古代疫病流行,古代先賢和祖先早就發現了一種能治療未知病毒和提高自身免疫力的方法,就是在臘八這一天開始吃“臘八蒜”。


眾所周知“蒜能殺菌”。例如不久之前有一位中國同胞到印度旅行,所有的餐館都免費給他兩瓣蒜,他心中迷惑,專門問印度人“為什麼吃飯的時候都給我吃兩瓣蒜?”印度人告訴他說:“你不吃試一試。”這位中國同胞隨即試驗不吃蒜了,結果晚上立刻開始拉肚子,這才明白印度人用蒜來殺菌消炎。


我們中國古代祖先早就發現了蒜的殺菌消炎作用。北方冬季容易產生疫病,因此每年過了冬至這一天之後,大家紛紛開始醃製臘八蒜,到了臘八這一天舉行祭祀神明和祖先的祭禮,然後大家都吃臘八蒜,這一年就不會得瘟疫。


臘八蒜這種食品一直吃了幾千年,很多人都知道要吃,但是不知道為什麼要吃。所謂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原因就是為了防治瘟疫流行。往年還有很多老人年年吃。現代社會食品越來越多,年輕人吃得越來越少,很少有人知道臘八蒜的來歷和作用了。


臘八蒜來源於“臘祭”,古人在冬至之後第三個戌日祭祀神明,叫作大臘,本來是祭祀神明的祭禮,後來演變為祭祀祖先,叫作臘先祖五祀。請大家注意,“臘”是車文字義,表示祭祀。秦朝之後的學者們不懂上古車文、參文,胡說八道,把臘解釋為 “臘肉”。


這一段時間不能殺牛宰羊,不能宰殺動物,也不能吃動物,再之後演變為禁止煙火,只許吃冷食,也就是寒食節的來歷。後來佛教借用了臘八節這個文化,把這一天說成佛祖釋迦牟尼成道之日,又稱“法寶節”、“佛成道節”、“成道會”等。把臘八粥改名叫作“福壽粥”、“福德粥”、和“佛粥”。


《紅樓夢·情切切良宵花解語意綿綿靜日玉生香》一節裡記載寶玉胡編故事中也說過“老耗子升座議事,說:‘明兒是臘八兒了,世上的人都熬臘八粥”等等。


“做法也是極其簡單,將剝了皮的蒜瓣兒放到一個可以密封的罐子、瓶子之類的容器裡面,然後倒入醋,封上口放到一個冷的地方。慢慢地,泡在醋中的蒜就會變綠,最後會變得通體碧綠的,如同翡翠碧玉。中國北方一到臘月初八,過年的氣氛一天賽過一天,華北大部分地區在臘月初八這天有用醋泡蒜的習俗,叫臘八蒜。” 2019年9月,天津大學陳海霞教授的作品被天然藥物化學團隊從“臘八蒜”中首次發現3種新型活性肽。(網絡百科)


我很久以前就聽老師說過這個治疫方法,只是年代久遠早就忘記了,如今全世界疫病爆發,讓人日夜擔憂,昨天晚上我才突然醒悟,想起了這些歷史,希望亡羊補牢,為時未晚。祖先比西醫文明和先進許多,請看拙作《談西醫、科學的自私與狹隘》。


附拙作《談西醫、科學的自私與狹隘》


五千年來,古代先賢和儒者一直刻意壓制醫學(科學)技術的發展,原因非常簡單:醫學不是為了治病救人,也就是說,醫學的宗旨並不僅僅是在於治病救人!


古代科學也是如此,它的存在並不是研究、探索和解釋大自然和事物規律,而是另有原因。

我出身草根,只上過中專,不會寫邏輯縝密的文章,只是把老師的教誨與一些史實寫下來,文雖鄙陋而心懷忠誠,認知有限唯秉承“各言爾志”之義,請各位前輩學者不棄我愚,明察秋毫之末。

古代先賢以天下為己任,任何一個舉措都要考慮“天下萬物”的利益,並不是僅僅只考慮“人”!

“人”只是大自然的一個組成部分,作為高等動物不能只考慮“人”而忽略了其他動物、植物、山川河流、所有的一切,包括敵人,這些都是包含在天地之間的一分子。這個世界是一個萬物之間全部有聯繫的整體,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如果植物們和動物們相繼滅絕了,世界末日還會遠嗎?

例如醫學上的用藥,古代先賢在治病救人的時候不僅僅要考慮救人,更要考慮這個“藥”是否會毒害其他動物、植物甚至整個環境,因此先賢們反覆斟酌,考慮得失,使用各種花草植物與蟲豸土石,這些藥物都是取自大自然的產物,不會對整個環境造成不必要的傷害,唯恐破壞了這種大自然形成的平衡和繁盛。

古人把天下看成“家”,所謂“家天下”就是這個含義,並不是貪得無厭,佔有天下萬物,而是把天下萬物看成自己的家。古代的君王就是整個家裡的父母,必須照顧家裡所有的百姓,還有家裡的花花草草,河流山川,如果您真的把天下當成家,您會損害家裡的一草一木嗎?

假使我們都是這個家中的一個孩子,如果孩子為了作實驗而破壞了花園和草木,為了救一隻小鳥飲用水池汙染了,您會怎麼辦呢?

現代醫學只考慮“治病救人”真的有些目光短淺而且容不下世界萬物。那些經過科學制備的化學藥物,是不考慮其他萬物和大自然環境,而只考慮給“人”帶來了益處,這些化學藥物對土地、對水源、對各種動植物的危害令人擔憂。

屠呦呦院士從在傳統中草藥青蒿中提煉一種無色結晶體,命名為青蒿素。這種藥降低瘧疾患者的死亡率,並且屠呦呦院士獲得了諾貝爾醫學獎。我獲知這個消息更加焦慮不安,古代先賢們好不容易發現一種產自大自然的植物,卻被屠呦呦院士“反其道而行之”變成了化學藥物,這種做法無疑於買櫝還珠啊。本來很好的無害而且有效的草藥,變成了破壞環境的毒藥。世衛組織技術報告《飲用水中的藥物殘留》中說到,普遍使用處方和非處方藥導致的一個結果是,藥物及其代謝物幾乎不斷排放到汙水中。而汙水則讓地球上的水源遭受汙染。簡單來說,化學藥物首先破壞水源,繼而危害植物和動物,最後則是讓人類滅絕。

與醫學類似的情況也存在於“科學技術”之上。科學的發展讓化學汙染成為破壞環境的元兇。,世界上患皮膚癌的人越來越多,這是由於天空中的臭氧層遭到破壞的原故。全球氣溫變暖,海平面升高,部分區域降雨量減少,部分地區造成多年洪水氾濫,使農業減產,這與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息息相關。20世紀50年代日本發生的水俁病災害,震驚了全世界,就是受汞汙染的結果。我國許多河流和湖泊水質惡化,出現死魚現象,則是受到工業廢水和化肥、農藥汙染的結果;由於蔬菜、水果、家禽和魚類受到化學農藥汙染,人們吃後也會中毒。所有這些都是化學汙染造成的惡果。(《化學汙染:破壞環境的元兇》)

科學只考慮眼前利益。屠呦呦院士以及那些科學工作者們所獲得諾貝爾獎,每一項發明都沾著無數消亡的植物和動物們的生命,這些優秀的科學家們只考慮“人”如何生存,而忽略了其他物種的生存權,別忘了,我們大家都是一個整體。當地球上所有的水都被汙染的時候,當物種逐漸消亡的時候,所有科學家們的獎章就成了歷史的罪證。

現代人有一種誤解,每當中醫和西醫開始爭論“孰優孰劣”的時候,一些“西醫吹”就會高呼:西醫提高了生育安全率,挽救的了更多的生命,諸如此類。但是,這恰恰就是古代先賢們害怕的原因:人的數量過於龐大,大自然就會反噬。生育率的提高和生命的延長導致地球人口大量暴增,當這種積累超過一定程度,就會引發戰爭、瘟疫以及更加慘烈無比的天災人禍。化學藥物的發展讓超級病毒也逐漸出現,科學永遠戰勝不了大自然,只能順應大自然。

五千年前,古代先賢和儒者就觀察到這種情況,所有的醫生都是儒士(請參看拙文《譭譽加身慚眾哂,禮樂湮滅何陋知!“中醫”的起源》)。醫生不僅僅要治病救人,更要綜合考慮所有的情況,人的壽命有限,而大自然是所有萬物的家園。不能為了延續人的生命而犧牲整個大自然。

古儒士的使命就是考慮天下萬物和諧共處,叫作“因天下之和”。如《荀子》記載“因天下之和,遂文武之業,明主枝之義,抑亦變化矣,天下厭然猶一也。非聖人莫之能為。夫是之謂大儒之效。”

儒者的宗旨就是讓天下萬物和諧共處,讓百姓們遵守禮儀和法律,讓大家都瞭解主要和次要的分別,讓整個天下萬物都成為一家人。這就是大儒的使命。儒者的眼界和心胸吞吐宇宙,對“人”這個個體無益,而對全天下萬物有益,因此,古代儒者一直有意壓制科學的發展,就是擔憂科學的進步破壞了大自然許久以來保持的和諧平衡,現在古儒士幾乎消亡殆盡,考慮天下利益的儒者“被嚴霜且趨凋零”,所謂天亡我古儒者,夫復何言。現在宗伯學只剩下我自己,我一個人怎麼能改變這個世界?


我知道,鍾南山院士是一位值得敬仰的科學家,但是我衷心的敬上各位院士、專家學者們,科學對於小處、細微之處的研究令人敬佩,但是科學目光過於短視,眼力能看到一片樹葉,而看不到整片原野和樹林。正如古人所說的“力足以舉百鈞,而不足以舉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請各位前輩學者在研究科學技術的同時,在研發治病救人藥物的那一刻,想一想晚輩的這篇文章好嗎?

陳政耀,字翼雲,號大僕,參周宗伯學弟子,又名宗伯正曜。

遠祖桐城姚氏,近祖金匱陳氏,宗伯大卜一脈兆人後裔,治學師從先師孔子(宗伯內傳曰周朝尊號魯姬丘子、子姬孔子),立身師從先師臥農先生(宗伯內傳曰先師諸葛孔明,名亮,因在襄陽躬耕隴畝而自號臥農,並非世間流傳的道號臥龍),贊賓介師宗伯牖中先生,拜師時間為1988年(戊辰),拜師地點為中國山東省濟南市大明湖畔遐園西廊岳飛手書《前出師表》碑文之下。

上古參周宗伯經學(古文經學)師從宗伯牖中先生,拜師時間為1975年(乙卯),拜師地點為中國山東省濟南市趵突泉畔觀瀾亭。當時正值中國文化大革命末期,拜師儀式一切從簡,因此缺贊賓介者。

宗伯學,上古經學、儒學之始源,又稱禋宗、秩宗(《書·舜典》)、祝宗,或者寫作諮伯(《書·舜典》),《周禮》稱之為宗伯,《國語》和《竹書紀年》稱之為崇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