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怦然心動》:偏見是如何影響私人情感生活以及家庭分裂的


反思《怦然心動》:偏見是如何影響私人情感生活以及家庭分裂的

一幅畫並不是它各個部分的簡單相加,一頭牛單獨看只是一頭牛,一片草地單獨看只是青草、花兒。陽光透過樹叢,也只不過是一道光線,但你把它們放在一起,奇蹟就發生了。——《怦然心動》

《怦然心動》是一部劇情精彩、敘事新穎、口碑不錯的電影,在豆瓣上120多萬人將其評為9.1分。它客觀描繪了青春期男女對愛情的追逐以及自我成長,但是從另一個角度看,這部“純愛”電影,也可謹慎地看成將羅斯基先生(男主布萊斯的父親)構建成災難和失敗的化身。從這個角度看,羅斯基先生被放在了一種對抗的角度下,他的作用主要是強化男主布萊斯對女主的偏見,破壞家庭穩定。

羅斯基先生對貝克一家的偏見,引發了父女矛盾,同時也降低了家人對他的正面評價


反思《怦然心動》:偏見是如何影響私人情感生活以及家庭分裂的

浪漫、柔和的基調瀰漫於整部影片,但冷漠、高傲的羅斯基先生卻給影片蒙上了陰影。這種威脅的力量尤其在和女兒交談時特別明顯。

例如,在布萊斯因為“雞蛋風波”給朱莉道完歉,終於放鬆下來看電視後,在一處大約20秒的片段中,以一箇中遠鏡頭開始,羅斯基等人坐在畫面下方看電視,女兒從畫面上方的樓梯上下來。 鏡頭一轉,羅斯基問正要出門的女兒“你去哪?怎麼穿這樣”,接著是正/反打鏡頭,女兒回答,和貝克家的兒子一起去錄製小樣。

接著羅斯基在客廳中不屑的回答“他們哪知道錄製小樣”。女兒翻了個白眼回答“你都不認識他們”,在女兒單獨的這個鏡頭中,構圖十分平衡,門框與景框平行。同時這樣暗示著女兒內心的堅定以及對父親回答的不屑。但羅斯基卻回答“沒必要認識,我知道那種人。”

反思《怦然心動》:偏見是如何影響私人情感生活以及家庭分裂的

“那種人”便是羅斯基偏見的明喻,一系列正反打鏡頭和兩人的對話,讓我們清晰的看到,女兒對父親言談的無何奈何、反擊以及羅斯基對貝克兒子的不屑。

在羅斯基太太消除了因羅斯基帶給她對於貝克一家的偏見後,邀請貝克一家共進晚餐。在就餐儀式中,羅斯基先生依舊是言語諷刺不斷,在客人離開後,長達一分多鐘的片段中,畫面中除了羅斯基在倒酒外,其他的家庭成員都在收拾餐桌。在一個大全景中,羅斯基還一直在不停的詆譭貝克家的兒子,妄想給家人洗腦。在羅斯基說出,“他們說不定在偷汽車零件賣錢”後,女兒義正言辭的詆譭“你真是個混蛋”,羅斯基狠狠打了女兒一巴掌。妻子的質問、女兒的憤怒、羅斯基的反擊在快速的剪輯中,不僅給我們帶來了不安,也讓我們見證了這個家庭的分裂。

反思《怦然心動》:偏見是如何影響私人情感生活以及家庭分裂的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羅斯基一直瞧不起貝克一家,還總是叫他們垃圾、取笑貝克先生的畫。

但是,影片中這兩處激烈衝突都和貝克的兩個兒子有關,或者更直接點說是和音樂有關。為什麼一提到音樂,羅斯基先生就格外敏感呢?

根據團體衝突理論,當人們認為自己有權獲得某些利益卻沒有得到,這時他們就會把自己和獲得這種利益的團體相比較,由此也就產生了相對剝奪感,這種相對剝奪感最可能引發對立與偏見。

在影片中,我們瞭解到羅斯基早年間非常喜歡音樂並且組過樂隊,但是因為某些原因放棄了,在看到貝克家兒子能做自己渴望做的音樂後,產生了嫉妒心,挫折感導致了偏見。這就如同朱莉所說“羅斯基先生外表乾淨整潔,但他內心似乎有什麼東西已經爛掉了。”

受父親影響,布萊斯學習並強化了偏見


反思《怦然心動》:偏見是如何影響私人情感生活以及家庭分裂的

社會學習論認為偏見是習得的。兒童從周圍親近人的言談舉止中,潛移默化地學會了用偏見去看待某些人。

在影片的開頭,小朱莉要幫助新搬來的羅斯基一家搬東西,但羅斯基的態度是拒絕和不屑,他明確告訴朱莉“不要,那都是值錢的東西”並且還給兒子使眼色讓布萊斯把朱莉帶走。在隨後的日子裡,羅斯基不止一次的在布萊斯面前詆譭貝克一家,這在無形中就鼓勵和強化了布萊斯對朱莉的厭惡。

反思《怦然心動》:偏見是如何影響私人情感生活以及家庭分裂的

長期生活在這種家庭氣氛下,布萊斯逐漸被感染,產生了符合父親所期望的態度和認知,而這些實際上就是偏見。他為了引起朱莉的厭惡,故意和朱莉討厭的女同學在一起,認為朱莉家雜亂的環境下,雞下的蛋很可能感染沙門氏菌,就將朱莉給的雞蛋全部扔掉。

很多時候我們在評價一個人時,更傾向於用自己的認知,這樣做我們就會忽視掉大量的、重要的細節,這在很大程度上也會影響我們的人際關係。布萊斯對朱莉的偏見就影響了他對朱莉的認知,他注意到的信息都是自己想注意到的,而那些與偏見無關的信息,都被他忽視掉了。

人對某個事物的解釋又決定他的行為,所以布萊斯才會拒絕和朱莉一起爬到樹上,扔掉朱莉給的雞蛋,不屑朱莉幼兒科的科學展……布萊斯的一系列舉動讓朱莉開始審視,布萊斯究竟是不是整體大於部分之和。在朱莉確定布萊斯是整體小於部分之和後,開始疏遠他。

如何才能消除偏見?

反思《怦然心動》:偏見是如何影響私人情感生活以及家庭分裂的

由於偏見對人或者事物會做出一種片面甚至是錯誤的判斷,因此它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很多負面的影響,我們需要學著消除它。

1、多角度觀察

影片中布萊斯的外公是一位很睿智的老人,他教會了布萊斯多角度觀察別人才能做出準確的判斷。因為觀察的角度變多,獲取的信息量也會變多,對事情的認知就會更全面,消除偏見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布萊斯也是基於此,觀察到了更多有關朱莉的細節,這讓他更全面的瞭解朱莉,最後消除了對她的偏見。

2、增加交流

彼此不瞭解、信息不對稱很容易造成偏見,影片中布萊斯的母親一開始也對貝克一家存在偏見,認為他們家的院子髒亂差,就連朱莉送的免費雞蛋也懷疑會帶有沙門氏菌。但是在布萊斯的外公告訴她,貝克一家之所以生活的這麼貧困,是因為他們需要照顧有神經問題的兄弟時,她改觀了對貝克一家的看法,並且主動邀請貝克一家來吃晚餐。


反思《怦然心動》:偏見是如何影響私人情感生活以及家庭分裂的

找到痛點,對症下藥,增加交流,將有助於增進彼此的瞭解,消除偏見。

3、增加閱歷

閱歷越豐富,見識越廣闊,遇事就會更加理性,看待問題的維度也就越開闊。影片中布萊斯因為看到父親對待貝克兄弟的態度,聯想到自己出生時也差點因為缺氧變成朱莉叔叔那樣,而對父親有怨言時,外公卻告訴他,不應該因為沒發生的事情而怨恨,這樣對他不公平。

和《怦然心動》一樣,生活中“偏見文化”也隨處可見,我們往往會因為某人身上的某個點去全面的贊成或者否定一個人。但是這樣的看法,往往會影響我們的判斷力,讓我們變得武斷,用不正確的言行對待、攻擊別人。在電影一個很有啟發性的場景中,羅斯基因為偏見一直用言語攻擊貝克的兩個兒子,但家人卻一直在維護他們。這裡的用意也很明顯:羅斯基被他的家人和他們代表的現實排除在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