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商品差異化”策略提升門店競爭力?

如何用“商品差異化”策略提升門店競爭力?

疫情之下,實體店日子肯定不太好過,不論超市大賣場還是百貨店都一樣,但也沒有艱難到閉門歇業的窘境,在我們無法改變市場環境和競爭對手的前提下,提升自身經營內功顯得尤為重要,而商品則是經營內功的核心點。


眾所周知商品是門店的核心,顧客之所以來門店,最終起決定性作用的還是商品,但是現在商品的同質化現象非常突出,如何突出重圍非常重要!而所謂的商品結構的調整在大多數企業都未能深入挖掘、分析,大多停留在培訓和要求上。


那麼應當從哪幾方面做好門店商品的差異化經營呢?筆者認為應該從商品本身、商品價格、商品渠道三個方面著手做好商品的差異化經營:


一、商品本身


首先要理解商品的三個層面:核心功能、有形產品、延伸產品。

所謂的商品的核心功能是該商品最基礎的功能(例如:冰箱,它的核心 功能是製冷保存食物;礦泉水,它的核心功能是止渴);

有形產品則是商品的品牌、外包裝等等,它以五個方面為代表:質量、特徵、形態、品牌、包裝;

延伸產品是顧客購買該商品後的附加值體現。

商品差異化的三個層面:

核心產品的差異化:就目前市場的商品組合來看,核心產品的市場差異化區分很難;

有形產品的差異化體現在:商品的品牌知名度、顧客滿意度不同,商品質量的穩定性不同,商品外包裝不同,商品展示給顧客的特點和具體形態不同;

延伸產品的差異化可能由品牌公司提供,如獨特的銷售獎勵政策(滿***元參加****旅遊等),也可能由門店自行提供,如滿額送禮、團購送貨等。

市場部門要對門店的商品特點熟練掌握,對當地顧客消費習慣掌握,對門店目前的商品結構組合進行認真分析,只有這樣在選擇商品時才能真正實現有的放矢,才可能建立起適應市場的、有效的商品結構組合。

策劃部門在掌握不同商品差異化的要點之後,組織活動方案、實施促銷時才能有針對性,經營才有側重點。


如何用“商品差異化”策略提升門店競爭力?

二、商品價格


首先分析門店類別商品價格帶的組成,一定是相同小類的商品進行價格帶分析,製作成圖表看門店該類商品價格帶走勢,按照20、80法則找出銷售貢獻大的和需要淘汰的價格區間,分別重點分析這兩段價格節點組成,分析完自己門店的小類價格帶組合後,用同樣的方法分析競爭店價格帶組合,分析完成將兩個圖表合併,門店類別價格帶的差異一目瞭然。在價格帶分析中需要注意的是:類別價格帶的縱深開拓比橫向開拓重要得多。

找到門店的類別20商品,從類別20商品中再找到當地顧客關注的最敏感的20商品(即類別20商品中的20),到競爭店訪價,將這類商品價格微下調,同時在陳列區域用醒目的標識標註,用來打造門店的價格形象。

商品價格尾數處理。千萬不要覺得尾數不重要,拿到全年可能會佔很可觀的毛利點,同時在處理尾數時應當順應當地顧客消費習慣,給顧客營造吉祥的尾數結構。

季節性商品價格把控必須及時、準確,做到相應季節、提前切入市場。


三、商品渠道:即商品從貨架到顧客購物籃的過程


根據不同的商品核心功能的不同區分,在做商品推介時找到該商品的最亮點,吸引顧客。


根據當地顧客的生活消費習慣不同,做商品推廣時做好商品的關聯性組合。


根據商品的外形結構特點,做好相應的生動化陳列,吸引顧客眼球。


加強賣場的人員推介、展示、喊賣等,用氛圍帶動顧客消費。


在DM派發過程中做好監控,細緻、準確、準時發放(目前企業之間在DM發放準確度上存在巨大的差異).


提高顧客體驗,讓整個銷售的過程變得愉快,讓顧客學到東西、得到尊重,提高顧客精神附加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