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價格遭遇暴跌,相關企業應該怎麼自保?

熱愛1118


其實我覺得現在口罩的價格算不上暴跌,只是一種合理的價格迴歸,現在國外的口罩反而價格暴漲,國內口罩出口正當其時,口罩企業現在仍然處在滿負荷生產狀態。

國外的一些疫情嚴重地區,口罩供應依然緊張,就連美國,特朗普都向醫護人員發話,用過的口罩可以消消毒再次使用,更何況普通老百姓,在超市和藥店里根本就買不到口罩。

我們看到日本、韓國等亞洲地區國家相對來說疫情傳播緩慢,而歐美國家疫情傳播相當迅速,其中很大的原因,就是因為他們不習慣戴口罩,甚至美國的醫學專家都認為正常人可以不用戴口罩,只要病人佩戴口罩就可以了。

我認為這完全是一種錯誤的觀念,這次的新冠病毒有較長的潛伏期,而且主要通過呼吸道傳播,口罩是保護健康人的重要手段,網上有一張關於部分意大利官員戴口罩的照片,他們佩戴口罩的方式可以說是完全錯誤的,根本不能起到防護病毒的作用,我想這也是歐美疫情爆發的主要原因。


至於口罩生產企業自保問題,我認為現在考慮這個問題為時尚早,現在重點是考慮如何尋找外貿出口渠道,把產品賣到需要的地方,比如阿里巴巴現在就通過網絡向全球銷售口罩。

還有就是教會那些傲慢的西方人如何科學使用口罩,讓他們理解口罩的防護作用,正常健康的人和病人都要科學佩戴口罩,才是防止疫情擴散的科學方法。

因為口罩生產屬於短平快項目,在疫情爆發期間需求量暴增,價格也會暴漲,一旦疫情得到控制,口罩需求也會迅速下降,價格自然也會降低。

根據我國發改委原來的表態,口罩企業要放下包袱,對於生產的口罩,國家會按戰略儲備物資進行收購,也就是說,國家會按成本價加適量利潤保底的方式,解決口罩生產企業的後顧之憂。

而且疫情結束之後,其他國家也會對口罩進行戰略儲備,所以目前來看口罩產能並不過剩。

目前歐美國家疫情正以幾何速度增長,我想他們很快就會認識到口罩的作用,在近期內口罩很可能還會面臨巨大的市場需求,如果印度疫情得不到控制,那麼口罩的需求量還將是非常巨大的。


互金直通車


一次性醫用口罩在本次疫情之前的確是一毛錢左右每個,非常便宜。做為一次性醫用耗材之都的我,對此非常清楚。

可自從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後,口罩需求量大增,絕對的供不應求,稀缺異常。生產廠家為了擴增產量,加裝機器,工人倒班,又恰逢春節假期,原材料漲價,工資翻幾倍,封城封村後交通不便,物流成本大增,致使一次性口罩價格飛上了天也難免有些地方一罩難求,這是整個供應鏈連環齊動的結果,也是因為市場供需變化的必然。

現在國內的疫情已基本控制住了,可國外輸入性的情況依然很嚴重,我們在許多場合仍然要戴口罩,況且我國還要支援世界上許多其它國家的防疫工作。因此,一次牲口罩的生產仍然很忙,需求量仍然非常大。

不過,隨著國內疫情好轉,各地口罩產業的大規模復工復產,原材料緊缺的狀況有些緩解,生產線上機器逐日增多,市場上口罩供應不再那麼緊張,口罩的價格逐漸回落,這是正常的市場規律,談不上是什麼價格暴跌,只是回覆到它本應該的市場價值,也沒有什麼可耽心的。

至於說口罩廠該如何自保,現在還有點早,畢竟世界上很多國家的疫情還在爆發,口罩的需求量依然很大,真到了疫情結束,世界還原的時候,口罩廠都早已賺的盆滿缽滿,新招的這些工人轉產去幹自己的老本行好啦!口罩廠的老闆們手中資金充裕,更是不愁生路。


牛在田間


在經濟學上來說,口罩基本上是完全競爭市場了,商品沒有差異。供需達到長期均衡時,廠商的經濟利潤為零,也就是除去包括自己投入的隱成本外賺不到錢。但是,市場上的生產者存在競爭力強弱之分,競爭力強,生產成本低的企業將會獲得行業的更多生產者剩餘,也就是更多利潤,那些沒有任何優勢的企業只能賺很少的錢,當口罩價格繼續下降時,最先淘汰的就是他們,因此存在虧損的主要是這些企業,他們退出市場,代表市場資源得到了合理配置,對社會是有福利的。因此無需擔心!


circking


生活中常常有商品的大漲大跌,這是正常現象,首先大跌不是說明企業就無利可圖,而大漲就意味著企業會飛黃騰達。因此,口罩價格遭遇暴跌,相關企業不是就要倒閉了,這只是口罩恢復到原來價位的正常現象,而企業這時候只要做好一件事就可以了,那就是保證有利可圖。

第一,從微觀經濟學來分析口罩生產商的經濟活動

隨著富士康、中石化等很多企業紛紛生產口罩,使得口罩生產商在短時間內競爭急劇增大,而暴漲的口罩價格也將迎來下跌。

在微觀經濟學中,廠商的利潤影響因素有壟斷,邊際成本等一些因素。

在當前經濟形勢下,口罩壟斷是不可能形成的,所以口罩的邊際成本也就是影響企業盈利的因素。

而邊際成本指,生產一單位商品,所帶來的成本增加額。也就是說當我們把生產口罩的邊際成本控制在小於零的時候,就可以達到生產效益最大化。

所以,從這個方面來看,我們要降低我們的生產成本,比如,裁員,引進更先進的生產設備,使得生產成本減少。從而減少口罩暴跌帶來的影響。

第二,從行業競爭來分析如何避免口罩生產商的風險

我們都知道隨著越來越多的口罩生產商紛紛生產口罩,口罩的儲存量反而會越來越多,對此,我們就要競爭,把自己的口罩銷售出去。只有先於其他口罩生產商銷售完口罩,才能更大的減少風險。

我們都知道,企業銷售價格高,才能有高收益,其實,降價未必不能帶來高收益。

從經濟學角度來看,降低價格可以使得銷售量大幅增加,這時候我們一樣是有利可圖的。

舉個例子,口罩成本2元,假如在口罩稀缺下,一個口罩20元,一天賣100個,就能有(20-2)*100=1800的利潤。如果降價為10元,這時候銷售量反而可能為1000個,這時候利潤為(10-2)*1000=8000,反而利潤比原來還要高了。

對此,我們不妨從在有利可圖的情況,儘可能提高銷量,從而使得更具競爭優勢,從而使得企業能繼續活下去。

最後,在現在這個情況下,如何找到銷售渠道

隨著疫情的爆發,企業停工停產,學校停課,學生只能在家網上學習。但是隨著疫情進一步好轉,企業全面復工,學校陸續開學,但是口罩在短時間內,需求還是很大的。

比如,每天工作者在企業上班,學生在學校上課,在人口密度很大的情況下,依然需要口罩。這樣下來企業、學校每天都需要大量口罩。

拿學校來說,當開始上課時,每天每個學生最少不得使用一個口罩,每個學校的人數都在成千上萬,所以算下來,如果和企業、學校合作,將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總結

也就是說,雖然疫情要結束了,口罩的需求量卻沒有結束,面對如此大的市場,仍然還有著非常大的需求,對此,我們就要做出一些改變。


也就是降低生產成本,提高銷售量,尋找人多的企業,學校合作,這樣就可以達到自保,甚至來說還能盈利。

但是,我們也要看到,隨著全世界疫情完全好轉,口罩的價格也許會降得非常的低,甚至將會有企業賠本出售,因此,在短時間內減少生產,把庫存銷售出去,將會是口罩生產商最好的保本手段。

由此,其他行業也是如此,降低成本,提高競爭力,尋找合作伙伴,降低庫存,是當前任何企業自保的選擇之一。


生活中的金融


以供給和需求的角度看:

前期口罩經歷了供不應求 所以口罩價格暴漲了很長時間。隨著我國疫情的控制以及口罩產出的不斷加大,價格下跌開始迴歸到正常水平是理所應當的事。可以適當減少過剩生產,無需過多擔心,因為疫情,大家對口罩的需求也相對於疫情前變多了,逐漸恢復正常產量,保持平常心看待合理價格下跌。


彤言無際


現在世界上對口罩的需求量驚人,在此期間沒有價格戰,國內絕大部分地區出門也要戴口罩,所以說暴跌太聳人聽聞了吧,把暴跌改為暴利不太可能了到切合實際。


瑞雪1307


不叫暴跌。首先,如果投產有整到醫療器械生產許可證,就有政府兜底,保證不陪。第二,熔噴布價格已經降下來了,口罩降下來也是正常。第三,花錢取辦歐洲的證書做出口,又是一波紅利。


雪狼22329689


現在價格也沒有暴跌啊,以前50個口罩才20來塊錢,現在便宜的也還是需要1塊6左右,所以利潤還是挺大的[捂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