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令人聞風喪膽的國民黨軍隊湖南將領!


那些令人聞風喪膽的國民黨軍隊湖南將領!

鄭洞國(1903—1991年),字桂庭,漢族,湖南石門人。他早在學生時代就參加過“五四”運動。黃埔軍校第一期畢業,曾參加東征和北伐。鄭洞國是最早參加抗日戰爭的國民黨將領之一。曾參加過長城古北口戰役、平漢路保定會戰、臺兒莊大捷、徐州會戰、崑崙關戰役。1943年春,鄭洞國參加中國遠征軍擔任新1軍軍長,參加收復緬北要地密支那攻堅戰。

那些令人聞風喪膽的國民黨軍隊湖南將領!

陳明仁,湖南醴陵人,黃埔第一期學生,中國著名將領、軍事家,無論是北伐東征、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中,皆為國為民立下了汗馬功勞。在國民黨軍隊中南征北戰25年,官至兵團司令,被授銜中將,曾獲蔣介石授予的青天白日勳章。

那些令人聞風喪膽的國民黨軍隊湖南將領!

廖耀湘,國民黨將領,愛國民主人士,曾任蔣介石“五大王牌軍”之一的第六軍軍長。黃埔學校第六期畢業,後留學法國,回國後參加南京保衛戰,1940年同杜聿明率領中國遠征軍赴緬甸抗日,為抗戰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

那些令人聞風喪膽的國民黨軍隊湖南將領!

闕漢騫(1902—1972年),字撥雲,湖南省寧遠縣清水橋鄉闕家村人,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將,在八年抗戰中,闕漢騫歷經10戰,屢建奇功。

那些令人聞風喪膽的國民黨軍隊湖南將領!

李鴻,字健飛,1903年生於湖南湘陰鴿廬塘(今玉華鄉來龍村)。1925年7月考入中央警官學校,1926年4月考取黃埔軍校第五期。1927年7月畢業後參加對直系

軍閥的戰爭,因作戰有功,很快晉升為上尉。 1928年,時任國民黨稅警總團特種兵團團長的孫立人調李鴻到該團任機槍連連長。 1940年開赴緬甸後,李鴻自反攻緬北以來,在長達一年半的艱苦作戰中,表現出卓越的指揮才能,屢建奇功,擢升為新編第三十八師師長,授少將銜。

那些令人聞風喪膽的國民黨軍隊湖南將領!

齊學啟(1900-1945) 國民黨新編第三十八師副師長,陸軍少將追晉中將銜,著名抗日將領。湖南省寧鄉縣人。

那些令人聞風喪膽的國民黨軍隊湖南將領!

鄭作民(1902—1940),湖南省新田縣人,黃埔軍校第一期畢業生。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任國民黨陸軍第二軍副軍長兼第九師師長,先後參加淞滬會戰、徐州突圍戰和田家鎮守衛戰。1940年1月,奉命馳援南寧。臨行立下遺囑,安頓家事,決心與日軍決一死戰。所部抵廣西崑崙關軍事要地後,即指揮官兵構築工事備戰。後以左翼為日軍包圍,奉命轉移。為阻止日軍追擊,親率一個團進行掩護。後遭日軍重兵包圍。2月3日,指揮部隊反擊突圍,於激戰中犧牲。國民政府追贈為陸軍中將。

那些令人聞風喪膽的國民黨軍隊湖南將領!

國民革命軍陸軍第七十三軍暫五師中將師長彭士量,號秋湖,湖南瀏陽人,生於1904年8月5

彭士量日。幼時天資聰慧,秉性剛毅,學習一直名列前茅。1924年考入湖北明德大學, 1926年因受孫中山革命思潮的影響,毅然投筆從戎,考入黃埔陸軍軍官學校第四期,畢業後,分配到陸軍第十師。歷任排長、連長、營長等職。1927年參加八一南昌起義,在東征北伐戰爭中英勇善戰,膽識過人,尤其南潯各役, 因戰功卓著晉升為副團長、團長。1932年,選派他到中央陸軍大學第十一期深造,畢業時,適逢第二次國共合作,他力倡抗日、共御外辱,積極參加了上海、山西忻口、臺兒莊、武漢、長沙等戰役。後晉升為預備第四師少將參謀長、副師長。在著名的武漢保衛戰中,因指揮有方、重創日寇受獎,獲軍委授予陸海空軍甲種一等獎章,並受到宋慶齡女士的嘉獎。 1942年中日戰況激烈,有些人畏縮躲避,彭士量將軍卻積極要求到最艱苦的前線作戰,上級調他到七十三軍暫編第五師任副師長、師長,先後參加鄂西會戰、湘北會戰、常德會戰。彭師長嚴以律己、寬以待人,深得部屬愛戴。尤以智勇見稱,每戰輒能功績輝煌,在濱湖諸役和常德會戰中,最為顯赫。 彭士量將軍於1943年11月15日在著名的常德會戰時,為中華民族解放事業壯烈殉國,年僅39歲。在收殮彭將軍的遺體時,發現了遺囑兩份:(一)本師全體官兵:餘獻身革命,念年於茲,早其犧牲決心,以報黨國,茲奉令守備石門,任務艱鉅,當與我全體官兵同抱與陣地共存亡之決心,殲彼倭寇,以保國土;倘於此次戰役中,得以成仁,則無遺恨。惟望我全體官兵,服從副師長指揮,繼續殺敵,達成任務。 師長 彭士量 十一月十二日 (二)蘇政吾妻:餘廉潔自持,不事產業,望餘妻刻苦自持,節儉以活,善侍翁姑,撫育兒女,俾餘子女得以教養成材,以繼餘志。 此囑 秋湖 十一月十二日。

那些令人聞風喪膽的國民黨軍隊湖南將領!

黃傑(1902~1995年),字達雲湖南長沙縣人,著名的抗日將領,國民革命軍陸軍一級上將(1960年),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

那些令人聞風喪膽的國民黨軍隊湖南將領!

霍揆彰(1901年~1953年 ),別字嵩山,湖南酃縣人。著名的抗日將領,黃埔軍校第一期畢業,是第十一兵團司令官,國民革命軍陸軍中將。

那些令人聞風喪膽的國民黨軍隊湖南將領!

向鳳武(1900--1959)。字子章,號克毅,土家族,湖南龍山坡腳鄉多泥坪人。黃埔軍校第4期步科畢業。1932年任第87師261旅521團3營營長,參加淞滬抗戰,後任521團副團長,抗戰爆發後參加淞滬會戰,戰後升任第71軍87師260旅副旅長兼522團團長,1939年5月任第71軍87師少將師長,1943年參加遠征軍入緬對日作戰。

那些令人聞風喪膽的國民黨軍隊湖南將領!


李必蕃(1892-1938) 著名抗日將領,湖南省嘉禾縣人。1935年任國民黨陸軍第二十三師師長。1938年5月,日軍大舉進犯魯西南。李必蕃奉命在菏澤、鄆城一線設防。14日,李必蕃身先士卒,率部在菏澤與日軍作戰,身負重傷,血流如注。傍晚,在退至城南十餘里的王莊時,傷勢漸重,即在地圖空白處寫下“誤國之罪,一死猶輕,願我同胞,努力殺敵!”的悲憤遺言,隨即自戕身亡。

那些令人聞風喪膽的國民黨軍隊湖南將領!

羅芳珪(1907-1938) 著名抗日將領,湖南衡東人。國民黨第十三軍89師529團團長。1938年4月6日,臺兒莊守軍向敵人發起猛烈反攻。89師羅芳珪團衝殺在前,連克敵陣地三處,殺進臺兒莊。羅芳珪在前沿陣地指揮戰鬥,被敵人彈片擊中頭部和胸部,壯烈殉國,年僅31歲。

那些令人聞風喪膽的國民黨軍隊湖南將領!


那些令人聞風喪膽的國民黨軍隊湖南將領!


那些令人聞風喪膽的國民黨軍隊湖南將領!

中國遠征軍一半以上的軍官和士兵都是湖南籍。湖南人不應該忘記的一段歷史。

中國遠征軍是抗日戰爭時期中國為支援英軍在緬甸,抗擊日本法西斯、保衛中國西南大後方而建立的出國作戰部隊。是中國與盟國直接進行軍事合作的典型代表,也是甲午戰爭以來中國軍隊首次出國作戰,並立下赫赫戰功。

從中國軍隊入緬算起,中緬印大戰歷時3年零3月,中國投入兵力總計40萬人,傷亡接近20萬人。中國遠征軍用鮮血和生命書寫了抗日戰爭史上極為悲壯的一筆。

中國緬甸遠征軍中的重要湘籍將領,師長級的超過40人啊,都記上來吧。

中國緬甸遠征軍中的重要湘籍將領 1

鄭洞國(湖南石門):52軍第二師師長,第5軍榮譽一師師長(參與指揮崑崙關戰役),新一軍軍長(後由孫立人接任),中國駐印軍副總指揮(總指揮是美國人史迪威)

廖耀湘(湖南邵陽):第5軍22師副師長(代替師長邱清泉指揮崑崙關戰役),新22師師長,新六軍軍長,曾獲中美英三國勳章

彭壁生(湖南藍山):第5軍第200師副師長(代替師長戴安瀾指揮崑崙關戰役),第六軍49師師長,第5軍副軍長

熊笑三(湖南長沙):第5軍第200師副師長

餘韶 (湖南平江):第5軍96師師長,第5軍副軍長

鄧軍林(湖南祁陽):第5軍96師副師長

宋希濂(湖南湘鄉):德械師36師師長,71軍軍長,十一集團軍總司令

中國緬甸遠征軍中的重要湘籍將領 2

黃傑 (湖南長沙):十一集團軍副總司令兼第六軍軍長

成剛 (湖南寧鄉):十一集團軍參謀長

陶晉初(湖南寧鄉):十一集團軍副參謀長

龔賢湘(湖南益陽):十一集團軍第六軍新39師代師長

洪 行(湖南寧鄉):十一集團軍第六軍新39師副師長

霍揆彰(湖南酃縣):二十集團軍司令

陳明仁(湖南醴陵):71軍軍長

闕漢騫(湖南寧遠):54軍軍長

舒適存(湖南平江):新六軍副軍長

汪波 (湖南新化):第八軍榮譽一師師長

李鴻 (湖南湘陰):新38師114團團長,新一軍新38師師長,曾獲中美英三國勳章

中國緬甸遠征軍中的重要湘籍將領 3

劉放吾(湖南桂陽):新38師113團團長,率團獲仁安羌大捷,解救英軍7000餘人

唐守治(湖南永州):新38師副師長,新一軍新30師師長

齊學啟(湖南寧鄉):新38師參謀長,壯烈殉國

文小山(湖南沅江):54軍198師副師長,新一軍新30師副師長

龍國鈞(湖南長沙):新一軍副參謀長,新一軍新38師參謀長

李濤 (湖南邵陽):新六軍22師師長

劉建章(湖南邵陽):新六軍22師副師長

潘裕昆(湖南瀏陽):新六軍50師師長

羅錫疇(湖南雙峰):新六軍50師參謀長

龍天武(湖南石門):新六軍14師師長

中國緬甸遠征軍中的重要湘籍將領 4

梁鐵豹(湖南耒陽):新六軍14師參謀長

梁直平(湖南靖縣):新六軍14師副師長

向鳳武(湖南龍山):71軍87師師長,71軍副軍長

黃炎 (湖南益陽):71軍87師副師長

陳採夫(湖南臨澧):71軍87師參謀長,司令部美國顧問組少將組長,負責訓練中國遠征軍

胡家驥(湖南湘鄉):71軍88師師長

熊新民(湖南桃源):71軍88師副師長

傅碧人(湖南安化):71軍88師參謀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