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時通過什麼評判一個學生?

小柒包子菌


我給你講一下考研複試的流程吧!

面試過程一般10~20分鐘,學生一個一個的面試,進去一個出來一個,如果沒有指定順序,建議不要第一個進去,以10個人為例,第4~6個進去最好!

進入面試室時後先穩住別慌,面試一般都是在教室或者大點的會議室,幾名老師站前面(規定要求是至少有4名老師),旁邊還會有一個秘書記錄,現在要求全程錄音錄像,你坐在對面(如下圖)


我讓你別緊張,其實到時候你還是會緊張,不緊張是不可能的,複習這麼久能否被錄取就在這一步的。但是儘量放鬆,老師也不吃人,老師面試多了也知道你會緊張,如果看你太緊張會先和你聊聊家常,比如家是哪的,父母幹什麼的?至於你回答什麼根本不重要。

2分鐘後開始進入正題,老師知道你名字後其實就知道你成績了,但最好還是建議自備簡歷,姓名年齡,初試成績,畢業院校,直觀明瞭,一看就專業。


一個老師問問題,其他老師也別閒著,不然總不能冷場吧,老師沒有什麼事幹就會多問你問題,給他們一份簡歷先看看,多拖延一下時間。簡歷像下面這個就行,別太花裡胡哨!提前多打印幾份。

其實簡歷上老師只要關注你的初試成績和畢業院校以及英語水平,初試400+,畢業於985/211,兩者你佔任何一項這都是優勢,另外過六級也屬於加分項。自我介紹~專業課面試~英語面試,這一套流程下來基本上就結束了,面試沒有想的那麼神秘。



切忌一點,遇到不會的問題,會就是會,不會就是不會,千萬別亂答。


考研小秘書


畢業多年的小碩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考研時我覺得導師評判學生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

1.科研經歷(實踐經歷)。

說白了,招你來做他的研究生,其實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就相當於建立科研團隊,科研團隊成員的科研能力越高越好,畢竟以後發高質量的文章當然對導師來說也是非常有利的。那麼對於複試的本科生,導師當然就會看重你的科研經歷,你本科做過哪些方面的實驗?會哪些儀器和分析方法?有什麼成果?實踐經歷豐富的話肯定是加分項目。

2.本科學校。

這也是導師比較看重的一個方面,畢竟985等學校出來的學生和一般的本科畢業生的整體素質還是有一定差距,甚至有的導師對某些學校的學生會比較青睞。

3.英語水平。

有沒有過6級是一些導師比較關注的一個問題,關注英語水平的出發點在於,研究生階段必然要看大量的文獻,而這些文獻可能大部分還是英文文獻,所以如果研究生的英語水平太差的話,對她以後的科研過程還是會有一定的影響,所以研究生複試有英文自我介紹和英文翻譯。

4.性格特點。

作為導師一般喜愛那些能夠真正沉下來專研的學生,喜歡有思考能力的學生而不是什麼都需要教的學生。


公考三郎


關於這個問題,我有以下幾點思考,僅供參考。

第一,考研分為初試和複試兩部分,初試考的科目一般是數學、英語、專業課、政治,其中有些文科類專業可以不考數學,專業課根據你所報考的學校進行出題。初試過了才能進入複試,考研的結果根據初試加上覆試進行綜合評估,來決定是否考取研究生。

第二,初試主要考察學生對專業課程、數學、英語基本的學習情況以及政治思想是否端正,能否達到研究生階段所需要學習的基本條件,數學和英語都是作為一種工具,數學是公式構建模型,英語方便查閱外文文獻,瞭解最新研究領域的成果。主要以筆試的方式進行考核,初試過了,才能參與複試。

第三,複試通過專業課程的筆試、面試、英語口語、面試交流等環節全方位考查學生的綜合能力,包括專業知識的架構、基本專業素養、語言表達和溝通能力、英語口語、為人處世等。

第四,把初試的成績和複試的成績結合,通過綜合排名來錄取研究生,初試和複試所佔有的比例每個學校都有差異,目標就是選出優秀的學生繼續深造。考研貴在堅持,好好努力,終會收穫成果,祝你成功,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