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為什麼可以以弱勝強,獲得靖難之役勝利?

紅紅火火講歷史


從靖難過程來看

朱棣的才能是毋庸置疑,燕軍控制在北平後,七月初八,破薊州,;七月十一,破居庸關;七月十八,永平府歸附。七月二十七,使反間計使松亭關內訌,穩定後方安全。一個月之內,掃清北平。但是,就算如此,朱棣的成功率在所有人看來依舊無限趨近於零。原因無他,實力懸殊太過懸殊。此時燕王所掌握的軍隊大概有三萬,雖然後來他控制住寧王原本的部屬以及朵顏三衛,軍隊也只有八萬餘人,而建文帝手中有百萬雄師,可謂是以一隅抗全國。

就算在李景隆同志的幾十萬大軍被朱棣打散,但是他還是在濟南遇到了極強的阻礙,畢竟朱棣手下還是有能人相助(指姚廣孝),姚廣孝先生一語道破真相,幫助朱棣奇襲京師,一舉定乾坤!

從朱棣的個人才能看

朱棣生於戰火,一生功績無數,驍勇善戰。多次出入陣前,親征蒙古。並且他在位期間:七下西洋,出征安南,開拓運河,遷都北平。重開絲路。除了對反對自己的人手段狠辣(誅方孝儒十族)可以說是一位難得的明君。

從他們的部下班底來看

朱棣這邊首推一個人:姚廣孝。

《明史·姚廣孝傳》:嘗遊嵩山寺,相者袁珙見之曰:“是何異僧!目三角,形如病虎,性必嗜殺,劉秉忠流也。”道衍大喜。

首先他精通陰陽命學之術(這個是尖端技術),並且他有一顆不安於伽藍的心,他的志向從來都在廟堂。沒有他,朱棣靖難成功率就真的可以說是為0,甚至只能被迫接受削藩。姚廣孝自己也是一個博學多才之人,宋濂、蘇伯衡也都十分敬重他。並且在永樂朝還參與重修《太祖實錄》和編纂《永樂大典》。

“帝往來兩都、出塞北征,廣孝皆留輔太子於南京。五年四月,皇長孫出閣就學,廣孝侍說書。”

甚至朱棣將自己最疼愛皇長孫朱瞻基交給他培養,這位皇長孫繼位之後也是開創了仁宣之治。並且他知道身為廷臣之道,自己明哲保身,不貪慕榮華富貴,可以說是一個聰明絕頂之人

姚廣孝死後,朱棣親自為他撰寫祭文,並特命將姚廣孝配享明太宗廟庭。明建國以來,以文臣位列功臣配享廟庭者,僅姚廣孝一人。可以說,姚廣孝不僅是朱棣的臣下,更是他的夥伴,他的朋友。

我只能用四個字評價:超然物外,冠絕當代

後記

靖難之役,就對後世的影響是十分肯定的。成就了姚廣孝,朱棣也成了一代明君,明朝也在這時達到了一個高峰:天朝上國,萬邦來朝。


北城棠花如雪


一、兵在精而不在多

古往今來,以少勝多的戰役不盡其數,為什麼會有這種情況呢?就是因為軍隊的質量、紀律和軍心相差太大。在當時,建文帝朱允炆麾下的將士可徵調的就可達百萬人之多,而燕王朱棣麾下的燕軍數量不足三十萬,就算再加上其他諸侯王的軍隊,整體來講也是不足五十萬的,就相當於燕王朱棣手上能調動的全部軍隊實力,其實還不如建文帝朱允炆手中軍隊的二分之一。

俗話說,“雙拳難敵四手”,建文帝擁有的軍隊陣勢的確是有大太多的優勢,但是“雙拳難敵四手”得是實力差距不大才適用的。

燕王朱棣之所以能成功,自然就是依靠他軍隊的優勢:精銳。帶兵打仗講的就是一個士氣,在當時,朱允炆手下的軍隊軍心過於渙散,在戰場上無法發揮出應有的戰鬥力,自然會敗。

再說燕王朱棣,他當時聯合的是其他所有諸侯王,所以明朝最強僱傭軍朵顏三衛也處於朱棣的麾下,這對朱棣的軍隊來講,更是如虎添翼,相反朱允炆這邊並沒有能拿得出手的能與朵顏三衛軍齊名的軍隊,自然士氣再次受到了一定的打擊。

所以,在接下來兵戎相見的時候,局勢並沒有想象中的對朱允炆一片大好,相反,對朱棣來說更有優勢。

二、處世經驗差距太大

朱允炆從小嬌生慣養,在其父死後,朱元璋更是對其溺愛有加。只會在房內讀記詩書,研墨作畫,哪懂得舞槍弄棒,更別說上戰場帶兵打仗了。

再看朱棣,很早的時候就為朱元璋鞍前馬後,衝鋒陷陣了,不但懂得領軍打仗,更有一肚子的文韜武略,就只論打仗的經驗就非朱允炆能與之相比的了。

又說及朱元璋,就不得再談一談他臨死之前為照顧朱允炆安危而留下的兩道底牌:耿炳文和沐家軍,而且還小心叮囑他:“一旦天下有變,可以派留耿炳文防守京城要地,然後調遣雲南的沐家軍過來征戰,這樣萬事無憂矣”。

在大軍兵臨城下的時候,朱允炆雖然想到了父親囑託的兩道底牌,但是做起來卻出了大問題。他派留守京城要地的耿炳文掛帥出征,想一扳局勢,但是還是慘敗;緊隨其後,又讓只會“紙上談兵”的李景隆掛帥,結果又是慘敗收場,把優勢大好的兵力又虧於一簣。不等沐家軍及時趕到,京城就已經告破了,朱允炆也不知下落,兩張底牌就這樣白白浪費了,實在可惜。

三、性格過於優柔寡斷

從小與世無爭,吃住無憂的朱允炆怎麼會知道世道的殘酷,人性的複雜,而戰場上最忌諱的卻又是優柔寡斷,再看朱棣,早就是戰場上的一隻老狐狸了,朱允炆怎麼與之相比。在你死我活這種節骨眼上,朱允炆還下了這樣的命令:將士不得傷害朱棣,否則軍法處置。

講仁慈,還想活捉朱棣這種老狐狸,談何容易,不過也正是因為如此一條軍令,讓朱棣好幾次都逃出昇天。

同時,在領軍打仗的決策上,朱允炆還是存在眾多失誤的。就比如,當初攻打朱棣的時候,不應該用北將去攻打。當時的北將中的很多人都是朱棣的舊部,讓他們去攻打朱棣,那人家說不定就直接帶著兵投降於朱棣了。

由此可以看出,朱棣能夠以少勝多取代朱允炆,當上明成祖,也不是沒有原因的。


風塵滾滾


俗話說的好亂世出英雄,明朝的開朝皇帝朱元璋就是在亂世之中,從參加義軍,成為一個士前小卒開始,一點一點摸索到登基成王的。朱元璋當時一開創明朝。就立刻對各個方面都進行了改革,逐漸恢復和發展了社會生產,並也很快的讓大兒子朱標登上了太子的寶座

但是好景不長,朱標在太子這個位置上還沒坐熱,很快就英年早逝了。而後朱元璋還做出了一個讓人大為吃驚的舉措,他沒有從十多個兒子中挑選繼承者,而是直接選擇了自己最溺愛的孫子——朱允炆。

他會這麼做的原因也無非就是兩點:其一,算是對自己長子朱標英年早逝,孫子朱允炆幼年喪父的一種補償;其二就是出於自己對這個孫子的溺愛之情。

讓一個沒資歷沒能力沒才華的朱允炆來繼承皇位,雖然這樣對朱允炆是甚好的,但是其叔伯們可不買賬。一個個表面笑臉相迎,暗地裡憤憤不平,相互勾結,商討謀權篡位之策。

最終,在朱元璋的四子——朱棣的旁敲側擊之下,眾位諸侯一起打出了“靖國難,清軍側”的旗號,發動了靖難之役。摧枯拉朽之勢就將朱允炆拉下了皇位,而朱棣則成了明成祖。

仔細思想一下靖難之役,結果還是讓人十分之動容的。畢竟佔據天時利地的朱允炆竟然還是被拉下了皇座,而兵少糧少的朱棣則篡位成功。究竟是因為什麼才會發生這種結果呢,其實也並不難想到,大致整理約為一下三點:

一、兵在精而不在多

古往今來,以少勝多的戰役不盡其數,為什麼會有這種情況呢?就是因為軍隊的質量、紀律和軍心相差太大。在當時,建文帝朱允炆麾下的將士可徵調的就可達百萬人之多,而燕王朱棣麾下的燕軍數量不足三十萬,就算再加上其他諸侯王的軍隊,整體來講也是不足五十萬的,就相當於燕王朱棣手上能調動的全部軍隊實力,其實還不如建文帝朱允炆手中軍隊的二分之一。

俗話說,“雙拳難敵四手”,建文帝擁有的軍隊陣勢的確是有大太多的優勢,但是“雙拳難敵四手”得是實力差距不大才適用的。

燕王朱棣之所以能成功,自然就是依靠他軍隊的優勢:精銳。帶兵打仗講的就是一個士氣,在當時,朱允炆手下的軍隊軍心過於渙散,在戰場上無法發揮出應有的戰鬥力,自然會敗。

再說燕王朱棣,他當時聯合的是其他所有諸侯王,所以明朝最強僱傭軍朵顏三衛也處於朱棣的麾下,這對朱棣的軍隊來講,更是如虎添翼,相反朱允炆這邊並沒有能拿得出手的能與朵顏三衛軍齊名的軍隊,自然士氣再次受到了一定的打擊。

所以,在接下來兵戎相見的時候,局勢並沒有想象中的對朱允炆一片大好,相反,對朱棣來說更有優勢。

二、處世經驗差距太大

朱允炆從小嬌生慣養,在其父死後,朱元璋更是對其溺愛有加。只會在房內讀記詩書,研墨作畫,哪懂得舞槍弄棒,更別說上戰場帶兵打仗了。

再看朱棣,很早的時候就為朱元璋鞍前馬後,衝鋒陷陣了,不但懂得領軍打仗,更有一肚子的文韜武略,就只論打仗的經驗就非朱允炆能與之相比的了。

又說及朱元璋,就不得再談一談他臨死之前為照顧朱允炆安危而留下的兩道底牌:耿炳文和沐家軍,而且還小心叮囑他:“一旦天下有變,可以派留耿炳文防守京城要地,然後調遣雲南的沐家軍過來征戰,這樣萬事無憂矣”。

在大軍兵臨城下的時候,朱允炆雖然想到了父親囑託的兩道底牌,但是做起來卻出了大問題。他派留守京城要地的耿炳文掛帥出征,想一扳局勢,但是還是慘敗;緊隨其後,又讓只會“紙上談兵”的李景隆掛帥,結果又是慘敗收場,把優勢大好的兵力又虧於一簣。不等沐家軍及時趕到,京城就已經告破了,朱允炆也不知下落,兩張底牌就這樣白白浪費了,實在可惜。

三、性格過於優柔寡斷

從小與世無爭,吃住無憂的朱允炆怎麼會知道世道的殘酷,人性的複雜,而戰場上最忌諱的卻又是優柔寡斷,再看朱棣,早就是戰場上的一隻老狐狸了,朱允炆怎麼與之相比。在你死我活這種節骨眼上,朱允炆還下了這樣的命令:將士不得傷害朱棣,否則軍法處置。

同時,在領軍打仗的決策上,朱允炆還是存在眾多失誤的。就比如,當初攻打朱棣的時候,不應該用北將去攻打。當時的北將中的很多人都是朱棣的舊部,讓他們去攻打朱棣,那人家說不定就直接帶著兵投降朱棣。






不歪的週末


朱棣能取得勝利除了自己有豐富的作戰經驗之外,還有以下這三點原因:

一、朱允炆的特殊保護

朱允炆在把軍隊的指揮權交給統帥耿炳文時囑託了一句話:“請你務必不要讓我背上殺害叔叔的罪名。”

這真是一個愚蠢而又氣人的吩咐,都已經這樣大張旗鼓派軍隊去打自己的叔叔了,卻又不想背上殺叔叔的壞名聲。既然這樣,那之前被你抓起來的藩王怎麼解釋,難道是他們自己犯法有罪嗎?而且在兩軍交戰之時,刀劍無眼,砍傷甚至殺掉敵方統帥也是在所難免的事情,你偏偏特意交代一下己方軍隊統帥,這無疑是給朱棣加了一個防護罩。在朱允炆的命令下,耿炳文自然不然傷害朱棣分毫。

二、運氣的成分

古來征戰中,雙方不管是打攻防戰還是在平地上互相沖鋒,想要取得勝利基本都是憑著士兵的作戰勇猛和事先策劃好軍事行動。但是在靖難之役中卻發生了意外,當以上兩點都不起作用時,就會有第三點來決定戰鬥勝負歸屬,那就是運氣。

三、南軍統帥是內奸

充分利用了內奸的力量,把堡壘從內部打破。史料記載,靖難之役開始時雙方兵力是這樣的,北軍頂多有十萬人,而南軍派上戰場的就有六十萬,還不包括其他省的地方軍隊。在這樣的人數差距下,就算朱棣的士兵各個以一敵六,也是非常艱難的,但是偏偏南軍的統帥在交戰不久後又耿炳文換成了李景隆。


建戈說教育


明朝建國之後朱元璋立了長子朱標為太子,但是朱標死得太早,朱元璋就立了朱標的兒子朱允炆為繼承人,後來燕王朱棣起兵造反,靖難之役上演,他推翻了侄子朱允炆的皇權,自立為皇帝,是為明成祖。那麼如果朱標不死,燕王朱棣還會造反自己當皇帝嗎?史學家普遍認為是不會的,因為朱標是朱元璋的長子,根紅苗正的繼承人,況且朱元璋為了避免孩子們爭皇位,早早的就讓朱標做了太子。

朱棣有能力能夠直接從北平一帶繞過山東直插淮揚防線,因為朱棣手裡有著高機動的騎兵:當年太祖朱元璋北伐時候,能夠順利收復北方的一個原因就是有一支強大的騎兵,明朝建立後,這些戰馬也都分佈在了邊界一線用於對蒙古一戰,包括精銳的蒙古投降騎兵,而這些騎兵部隊,尤其是朵顏三衛騎兵部隊,都基本掌控在了朱棣手中,有了騎兵,就可以執行長距離的大機動作戰,這也保證了後來朱棣能夠率領大軍遠離大本營直插淮揚防線的一個原因。

朱棣本人好的運氣。或許是上天的垂青,朱棣每次帶頭衝鋒陷陣沒死不說,而且在與朝廷的南軍展開白溝河決戰的過程中,正當南北兩軍戰鬥打的難捨難分進入焦灼的白熱化狀態,但見那妖風纏繞營中帥旗,只聽得咔喳一聲,旗杆折斷,大旗落地!南軍人心惶恐不已,朱棣抓住機會親率騎兵繞後將南軍打的打敗。像這樣僅靠著沙塵暴戲劇性地扭轉戰場勝負的情況多次發生在朱棣親率的燕軍身上,以此看來朱棣或許才是真龍天子吧。


不許人間見白頭zzz


明朝永樂皇帝朱棣之所以能以弱勝強,獲得靖難之役的勝利,主要原因有兩點:

1,永樂皇帝是一代人傑,具有傑出的個人能力。永樂帝的文治武功都要高出建文帝朱允炆一大截,因此建文帝才會在佔據絕對優勢的情況下失敗。

2,建文帝朱允炆,是在他祖父洪武帝的細心呵護下成長的。作為太平天子,建文帝缺乏人生閱歷,沒經歷過永樂帝那樣的打磨。這是建文帝失敗的主要原因。

①俗話一句“玉不琢,不成器”,洪武帝護雛心切,沒注意對孫子的打磨。雖然洪武帝一直對他的乖孫認真教導,為其布好局,但是有些道理,沒有經過親身經歷,是無法體會的。建文帝就是栽在這個方面。

②由於建文帝缺少閱歷,只會紙上談兵,因此做事不周全,漏洞百出。

如果建文帝不該急著削藩,而是禮遇皇族成員,保持一團和氣。那麼永樂帝起兵時就無法嚮明朝皇族,作出什麼承諾,而且還會讓明朝皇族,感到驚恐。驚恐之餘,明朝皇族就會團結在建文帝周圍,一同對抗永樂帝。也許永樂帝就沒機會上位了,也許永樂帝也不會有起兵之念了。

總而言之,從靖難之役,可以看出建文帝並沒有掌控天下的能力,在握有絕對優勢的情況下,痛失好局。永樂帝起兵,一方面是永樂帝有心,另一面是建文帝無能。

從建文帝的能力來看,即便沒有靖難之役,即便永樂帝不起兵,建文帝也不見得能善終。身居高處,能力不足,一般不會有好結果。


鬼影147951010


原因大致有兩方面,一.從當時的社會環境說起,當時朱元璋剛剛嗝屁,朝政不穩,建文帝大力推行建文新政,重文輕武,得罪了當時得勢的武將集團,削藩引發了宗族勢力的不滿,薄待宦官引發了宦官集團的不滿,導致在靖難之役時建文帝腹背受敵,無人勤王。二,建文帝的對手是老奸巨猾且滿腹才能的朱棣,朱棣憑藉優秀的軍事才能和獨到的用人水平,輕易的就把不在一個水平上的建文帝打敗了。


中國大案紀事


一,朱允炆和朱棣的政治主張不一樣。朱允炆一上臺,就停止了很多朱元璋的鐵腕政策。主張以仁德治天下,這種懷柔政策,直接將他要削藩的效果打了一個大大的折扣。畢竟他的叔父兄弟們,沒有幾個人願意做待宰羔羊,更何況是身經百戰的朱棣。對於朱棣來說,束手就擒是死,不死也落得個空閒一生。還不如找個名正言順的藉口:清君側,輸了也是死。成了就可以坐擁天下,本來就是打仗出身,怎麼會怕沒上過戰場的小侄子呢?

二,這也是一場博弈,原本朱允炆手上是有一隻大規模正規軍隊的,但由於他的心慈手軟(主要是心機不夠,手不夠黑),關鍵時刻,總讓朱棣逃過一劫。


黎傳宇


朱棣,在史書上絕對是英明之主,在位以來一舉將明朝時候的國力達到最巔峰。不過他上位的過程,也是眾人皆知。

建文帝失敗的第一個原因是太過仁慈,不可否有人,仁慈之人一定是好人,但對於帝王來說,這一套只能選擇性的用在盛世,如若身處亂世,仁慈就會誤事,年輕的建文帝似乎並不懂得這個道理,他竟然把仁慈用到了敵人身上,舉兩個例子:

“靖難之役”之前,朱棣三個兒子都在南京做人質,建文帝既然決定要削藩,這可是讓藩王就範的一張王牌,但他太過仁慈,禁不住朱棣裝瘋賣傻裝可憐的那一套,終於還是同意遣回朱棣的三個兒子,這樣一來,朱棣起兵就沒了後顧之憂,朱允炆則失去了最好的把柄。

還有就是戰爭剛開始,朱棣南下並不順利,甚至險象環生,朱允炆在這時下了一道命令,稱“毋使朕負殺叔父名”,言外之意就是不能殺死燕王,這道命令使前線將士不敢輕舉妄動,喪失了多次戰機,朱棣卻沒有領他的情,而且越戰越勇。

建文帝失敗的第二個原因是用人失誤,上文我們說到,朱元璋去世前雖然殺了很多開國功臣,但並沒有殺盡,也許就是為了防止燕王叛亂,此時耿炳文、郭英雖然年事已高,不能親自上戰場殺敵,但指揮千軍萬馬完全不在話下,朱允炆偏偏啟用紙上談兵的李景隆為大將軍,結果在與朱棣對陣中,多次被擊敗,損失數十萬兵力,導致攻守形勢逆轉。

李景隆多次失敗後被奪職召回,文武百官皆請求誅殺李景隆以振軍威,建文帝一概不聽,不但沒有給與任何懲罰,還力排眾議、大加寬慰,實在讓人不可思議。

“靖難之役”建文帝並不是輸給了朱棣,而是輸給了自己,由於自身性格的缺陷,以及用人戰略上的失誤,最後導致江山易主,如果朱允炆繼續坐江山,他不一定會比朱棣做得差,最後筆者不得不說朱元璋,為何寧願傳位給孫子,也不遠傳位能力出眾的四子朱棣,要說朱棣不是嫡長子,那朱允炆還不是嫡長孫呢,傳位朱棣就可以避免這場戰爭,老百姓也可以多出四年休養生息的時間。


小滿豫看文化歷史


朱元璋將皇位傳與皇孫朱允炆,正常來說朱棣既無起兵之名又不佔世俗儒學之理,因何能四年做到”誅齊黃,清君側”,甚至順利登基,成就永樂盛世。

  1. 1370年朱元璋對追隨自己打天下的文臣虎將論功行賞,這些人為明朝的奠基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大部分年資高的可以領著不菲的退休工資頤養天年還有輕壯派可以平步青雲在朝堂揮斥方遒,怎奈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是歷史上創立霸業後的必然,更何況朱元璋本人歷盡千辛萬苦得來的皇位更要將權力緊緊的握在手中,最終除湯和的寥寥幾人倖存外其餘都不得善終,這就導致了皇位傳到朱允炆手裡時,滿朝下跪文武百千卻無幾可用之人。
  2. 新繼位的朱允炆擔心自己叔叔們手中兵權太重,想法是對的,換誰都感受的到自家擁有合法繼位權又擁兵自重的親戚們虎視眈眈,但是做法卻操之過急,新皇即位,廟堂不穩,俗話說新官上任三把火,這一燒就是最大的一把,火越燒越大,葬送了建文帝的一腔抱負。
  3. 建文帝的性格也決定了他的最終走向,他是仁義的是善良的,不然不會說出“勿使朕有殺叔之名”這等斷絕自己後路的話來。用人不疑本是褒義詞,建文帝也秉承這個觀點,但是看看他用的這些人,黃子澄、李景隆.......真是一言難盡,單從建文帝這方面說起,他就敗得有理有據。
  4. 朱棣跟隨朱元璋的前半生沙場縱橫,衝鋒陷陣,歷經無數次大大小小的戰役,光是這份膽識和見識就足以彌補與中央軍兵力上的不足,更何況他還炸來了當時兵鋒最盛、氣勢一往無前的朵顏三衛,為自己在軍事上又橫添了有利的一筆。
  5. 朱棣既有將兵之才又有殺伐果斷之心,性格決定高度這句話在有些時候是很有道理的,所以他勝,勝在天命所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