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應不應與美國合作共同抗疫?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兩個多月前,當中國以舉國之力抗擊疫情的時候,美國的一些無良政客和媒體卻在一邊袖手旁觀,幸災樂禍,以為中國經此一劫,從此一蹶不振,必將出局。然而,令人驚掉下巴的是,不到兩個月畫風突變,中國憑藉硬核戰績華麗轉身成了贏家,美國則跌入火坑難以自拔,這讓中美兩國的輿情就像坐上過山車似的,跌宕起伏,好不刺激,也使本己滑向僵局的中美關係更加風雨飄搖,雪上加霜。那麼,面對兇猛的疫情,中國該不該出手相救,展開與美國的合作?其實這個問題,早在85年前我們的先人們就給出了完整的答案。不過,此一時,彼一時,照抄照搬肯定不是首選,參考參考倒是非常值當。

沒錯,這個答案就是當年張學良為謀求共同抗日而發動的“西安事變",以及由此在後來促成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熟悉這段歷史的看官也許還記得,當時我黨所領導的紅軍在蔣介石百萬大軍的圍追堵截下,剛完成兩萬五千里長徵。儘管勞師遠征,疲憊不堪,但為了民族大義,毅然扛起“抗日救亡"大旗,率先舉起大刀揮向侵略者。

當時的蔣介石對我黨我軍奉行的也是“寧可錯殺三千,不可放過一個"的零和政策,但迫於共同敵人和民心所向的壓力,最終還是先擱置了“攘外必先安內"的反動主張,被迫與我黨結成“抗日民族統一戰線",走上“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的共同抗日之路。

時過境遷,中美矛盾雖不可與當年的國共矛盾相提並論,但其中的共性亦隱約可見。疫情沒有國界,病毒不分種族,都是人類共同的敵人。在疫情面前,誰都別想高坐壁上,獨善其身,唯有守望相助,攜手抗擊,才能最終取得勝利,還人類康寧。

很顯然,中國在此次抗疫取得初步勝利後,積極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從人道主義出發,通過物資援助、分享信息、提供經驗、派出救援隊伍等,主動展現了大國擔當,也展現出積極參與衛生健康國際合作的誠意,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好評。

現在,球在美國一邊。面對疫情,作為國際社會重要一員,是繼續奉行單邊主義、霸權主義政策,將抗擊疫情政治化,進行無原則、無底線的操弄,還是儘快放下意識形態的傲慢與偏見,與其它國家包括中國一起聯手合作,共同負起責任,爭取早日擊退疫情,最終實現人類共贏,美國應該儘快做出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