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情緒做倔強的小草:完美的愛情和浪漫的愛情,有什麼區別

【管理情緒做倔強的小草】有一些問題一直困擾著我們,婚後到底有沒有愛情?為什麼戀愛的時候感覺愛情離自己很近?完美的愛情與浪漫的愛情有什麼區別?

管理情緒做倔強的小草:完美的愛情和浪漫的愛情,有什麼區別


接下來就從心理學的角度解析一下生活中,我們嚮往的愛情,到底是在追求愛情中的哪些部分?

美國心理學家斯滕伯格提出一個經典的愛情三角理論:他認為愛情是有三個基本要素:親密,激情,和承諾組成的。

親密就像是春天裡暖暖的太陽,是一種情感的投入,讓人很親近,很溫馨的一種體驗,是一種相伴的感覺。

激情是熱烈的,是一種怦然心動的感覺,和對方在一起有一種很興奮的體驗。臉紅心跳,性的需求是激情的主導形式。激情很容易讓自己失去理性,發生不可控制的動作。所以激情之後常會伴隨著其它負面情緒。

管理情緒做倔強的小草:完美的愛情和浪漫的愛情,有什麼區別


承諾是冷靜的。分為長期和短期。短期內會決定愛不愛一個人,但不一定願意承擔責任。另一方面是做出了一輩子只愛對方的決定,但是不一定會說出口。

根據這三種要素大概可以涵蓋出生活中的七種愛情模式。

1,浪漫式愛情,有親密關係和激情體驗,缺少了承諾,這種愛情推崇過程,不在乎結果。寫到這裡,類似於大學校園愛情,就很容易被規劃到這一類。

校園愛情由於對社會的認知,和對愛情的理解侷限在當前的生活狀態,往往注重過程,很少考慮結果。即使考慮到了結果,也是憑空想象,不能從實際出發。浪漫式的愛情生活中很常見,很多時候我們認為這才是真正的愛情。

管理情緒做倔強的小草:完美的愛情和浪漫的愛情,有什麼區別


2,迷戀式愛情。擁有更多的是激情。最常見的就是初戀,我們放不下初戀,懷念和初戀在一起的感覺,更多的時候是在懷念那種激情的體驗。

初戀基本發生在青春躁動期,我們少了成熟和穩重,只有異性的吸引在刺激著自己的好奇心,激情滿滿。所以我們也通常會把初戀稱為青澀的愛情。

3,喜歡式愛情。彼此之間只有親密。有這麼一種情況,兩人在一起相處像朋友一樣,沒有激情和承諾,彼此很喜歡和對方在一起,但也不是一定要廝守一生,這樣的愛情僅僅是喜歡和彼此在一起相處。

4,空洞式愛情,擁有承諾沒有激情和親密,可以相處很長時間,可是並不感覺到幸福。比如婚後很多夫妻,為了營造一個家的感覺,但是彼此之間的關係很冷淡,結果到家後成了上下鋪的兄弟,純粹為了婚姻而在一起。

管理情緒做倔強的小草:完美的愛情和浪漫的愛情,有什麼區別


5,伴侶式愛情,缺乏了激情,有親密和承諾,更多的是陪伴,和上邊的模式很像,但是在一起相處的感覺很溫暖。婚姻後期基本能感受到的一種愛情模式,有點類似於親情。

6,愚蠢式愛情,只有激情和短期的承諾,沒有相處時的溫暖感覺,這種方式的愛情想必大家也有心知肚明瞭,也是很多夫妻婚後容易背叛對方的罪惡來源。

7,完美愛情,同時具備激情,親密和承諾,也是我們最希望看到的愛情模式。

需要注意的是完美愛情中這三個要素是在不斷動態變化著的。剛開始戀愛的時候激情的部分佔主導地位,相處一段時間後,親密又居多。

管理情緒做倔強的小草:完美的愛情和浪漫的愛情,有什麼區別


到了結婚的年紀,承諾變得更重要,婚後激情減少,親密和承諾逐漸增多。有向著伴侶式的愛情發展的跡象,但生活中的一些小驚喜, 小刺激,同樣會激發激情的產生。

完美的愛情需要彼此的經營,愛和被愛的能力,不是天生就具有,需要一點一點去培養和鍛鍊。很多人談戀愛匆匆就做出選擇,結果很快又分開。

完美的愛情條件很苛刻, 我們又很容易去追求完美,每一種要素背後都需要我們有足夠的能力。現實生活中我們不可能面面俱到。

因此剛開始就理智的選擇合適的另一半,就尤為重要,我們也只能儘可能讓自己的愛情變得完美。

管理情緒做倔強的小草:完美的愛情和浪漫的愛情,有什麼區別


浪漫的愛情很甜蜜,給人的感覺很好,但只是體驗式的愛情,如果在這個愛情基礎上加上生活的條件,有了一個框框, 在這個框框裡再去選擇合適的另一半,就更接近於完美的愛情。

情侶在不同的階段對愛情的認識和理解是不同的,即使明白自己所經歷的愛情是不完美的, 但就是不願意去修正。這可能也是我們的人性之一,沒有到最困難的時刻,總是抱有一絲僥倖,認為自己是幸運的。

愛情本就是生活的一部分,選擇什麼樣的生活,擁有什麼樣的愛情,做決定的最終還是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