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坐常思己過,閒談莫論人非。

靜坐常思己過,閒談莫論人非。

能受苦乃為志士,肯吃虧不是痴人,敬君子方顯有德,怕小人不算無能,如得意不宜重往,凡做事應有餘步。

持黃金為珍貴,知安樂方值千金,事臨頭三思為妙,怒上心忍讓最高。

靜坐常思已過”

嚴於律己的真正意義,是一種反省式處世哲學。

旋外之音,假如我們靜思時,能常常換位思考,自我檢討,檢討自己做人做事方面是否有不足之處?能常常捫心自問,問自己做事是否有漏洞百出或欠妥之處?問自己做人是否有不夠仗義或疏忽大意之處?

假如人生境界中,我們真達到了這種高度。那麼,就算世事紛擾,我們也會因式警惕,從而減少對別人的抱怨嫉恨報復;同時,吃一塹長一智,今後就不至於再犯同種過錯。

“閒談莫論人非”

寬厚待人的文明指示精神,是一種是非曲直論世哲學。

言下之意,這世上形形色色的人,每個人的人生價值觀都不盡相同。閒談莫論人非,這句話雖撥雲見日,但話裡有話。意思很簡單,就是告警人們,茶餘飯後,閒情逸致時,儘量少與人背後聊人是非。

這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是是非非,遲早會傳入他人耳。如果無心的傳話者按原話直言不諱,你可能還相安無事。但是,如果傳話者有心添油加醋,那你就非驢非馬了,結果你一定會因此而受到衝浪。

靜坐常思己過,閒談莫論人非。


做人難,難做人,誰背後不說人,誰背後不被人說。

但人活著,避免是非,此乃至高境界。

當你聽到他人在談論人是人非時,你最好保持沉默或藉故躲開。儘量避免背後議論別人的是是非非,儘量避免是非問題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儘管人類每一個年齡特徵對人生覺悟的高度都不一樣。

但只要你心有餘悸,用心品味,無論你活在人生哪一個階段,即無論你是童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無論你面對親人、友人、愛人、陌生人;無論你面對生活、愛情、婚姻、事業、工作、金錢;無論你面對客戶、供應商、屬下、同事、上司;無論面對窮人、富人、高官、達人、病人、殘疾人;你都會收穫一份別有洞天的感悟。

靜坐常思己過,閒談莫論人非。


只有這樣活著,我們才能在人生旅途的天空下,放一根長長的線,垂釣一份長長的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