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買保險,哪家保險公司更靠譜?

想買保險,哪家保險公司更靠譜?

一個有良心的保險自媒體

大家好,我是Figo

至2018年底,中國大陸已有91家壽險公司,88家財險公司,一共179家公司。此外,還有一些再保險公司。

保險公司越來越多,產品也越來越多。買保險早已不是沒選擇的問題,而是選擇太多的問題。

目前的消費者,面對複雜多樣的選擇,會產生新的疑問:究竟選擇哪家保險公司?應該選擇哪些保險產品?

想買保險,哪家保險公司更靠譜?

今天我們討論第一個問題,如何選擇更靠譜的保險公司。首先,應該定義下什麼是「靠譜」,靠譜的具體內涵是什麼?

Figo認為,保險公司靠譜的重要體現,可以歸納為以下三個因素,按重要性排序是:安全穩健、理賠規範、服務貼心

-01- 安全穩健

保險小白或不少業務員,會存在一個誤區,認為大公司代表著安全,小公司代表著不安全。這個觀點犯了低級錯誤,沒有準確認識到保險公司安全性的本質。

衡量保險公司安全性,最主要看一個指標:償付能力充足率。償付能力是保險公司償還債務的能力,也是目前銀保監評估保險公司安全性的核心指標,是監管的重中之重!

償付能力充足率=保險公司實際資本÷最低資本

保險公司的實際資本,是指認可資產與認可負債的差額。保險公司的最低資本,是指根據監管機構的要求,保險公司為吸收資產風險、承保風險等有關風險對償付能力的不利影響而應當具有的資本數額。

具體要求是,償付能力充足率高於100%,也就意味著理賠是非常安全和有保障的。銀保監通常要求高於150%,會更加嚴格一些。

想買保險,哪家保險公司更靠譜?

▲數據整理:人民精算師

上圖是2019年第一季度各家公司的償付能力彙總,我們可以發現,除了個別公司(中法人壽),基本上所有人壽保險公司都是滿足償付能力要求的(100%),這就意味著後續的理賠是有保障的。

若保險公司償付能力低於監管要求,則銀保監會就會採取一系列監管措施,幫助保險公司儘快恢復到正常水平;根據不同的情況,有不同的處置措施,最嚴重的情況,可以進行接管。

想買保險,哪家保險公司更靠譜?

想買保險,哪家保險公司更靠譜?

▲對償付能力不足公司的監管措施

想買保險,哪家保險公司更靠譜?

▲中法人壽償付能力

上圖的中法人壽,償付能力已為負數,但並未被保銀監接管,說明還是有自我搶救的可能性,整體風險還是在銀保監的可控範圍內,當然也不排除之後淪落到被接管的地步。

在此之前,新華人壽、中華聯合,目前的安邦保險(大家保險),都是規模相對比較大的公司,卻被銀保監接管了。規模相對較小的公司,似乎還沒被接管過。

但目前來看,這幾家公司在經過接管後,公司運營基本都恢復了正常,有的公司甚至發展更上一層樓。

除了核心償付能力的監管之外,保險監管體系還包括其他一系列的安全保障措施,給保險公司建立一道又一道的安全防火牆,保障投被保險人的合法權益不受損失。

包括保險公司的「五金一險」制度:

註冊資本金

保證金

責任準備金

公積金

保險保障基金

再保險制度

以及在保險資金運用、破產倒閉流程等方面,也有一系列的法律法規進行監管。總之,在安全性方面,保險公司絕對比其他公司安全得多,靠譜得多。我們只需要避開個別不靠譜的公司就可以了,大多數的保險公司都是安全靠譜的。

再退一步講,假如保險公司破產倒閉,咱們的保險合同權益依然是有保障的。一方面人壽保險合同及其責任準備金,需由其他保險公司接盤,繼續履行其保障責任,確保投被保險人的合法利益不受損失。

另一方面,非人壽保險合同,可能不一定有公司接盤。但在破產清算的過程中,保險公司的資產清償、保證金、責任準備金以及保險保障基金等制度安排,也可儘量地補償投被保險人的合法利益,並不一定就會造成損失。

想買保險,哪家保險公司更靠譜?

從實踐案例來看,三十多年來,目前還沒有聽說因為保險公司破產倒閉,影響到投被保險人及受益人合法權益的先例。因此,目前討論破產倒閉的影響,大都還停留在理論層面。

-02- 理賠規範

理賠方面,同樣還是靠數據說話。下圖是部分公司2018年的理賠數據,由各家公司主動披露,基本上是真實可信的。

想買保險,哪家保險公司更靠譜?

理賠金額與理賠件數基本呈正相關。客戶數量越多,保費自然更多、理賠更多。但理賠件數多、金額多,並不意味著理賠服務就一定好,不一定存在必然的相關性。

我們可以關注獲賠率和理賠時效兩個指標,可以發現,獲賠率基本都在95%以上,最高接近99.99%,各家公司差異不大,整體都是不錯的。

數據其實這和大家印象中的理賠難,保險公司不賠、惜賠的情況,差距較大。當然,其中有一些案例可能也是經過申訴、多方來回拉扯或經過訴訟最終才賠付的。不過在整體上,正常合規的賠付還是主流,保險公司都必須按照合同條款辦事嘛。

從理賠時效來看,各家保險公司披露的數據都低於3天,整體差異也不大。當然,肯定也會有個別案例,理賠時效遠超披露數據,甚至長達幾十天都沒有結案的。Figo就曾遇到過,但最終只要能按照合同要求賠付,時效的長短可能倒在其次。

-03- 服務貼心

安全與理賠之外,投保服務、保全服務、增值服務等貼心的服務。可能也是我們衡量一家保險公司是否靠譜,或是否足夠優秀的重要因素。

Figo認為,安全與理賠問題的探討,是更貼合“公司靠譜”的主題;服務問題,可能不一定和靠譜直接相關,但對不少投/被保險人的體驗有時候也非常重要,甚至影響巨大,我們也簡單說一下。

投保服務方面,Figo認為,

產品是否足夠優秀應當是優先考慮的。比如條款責任是否足夠良心,有沒有大的紕漏,創新做得如何,產品性價比高不高,核保規則夠不夠人性化等等。

保全服務方面,最重要的就是保全的便捷性。比如是否有提供電子化的保全變更服務渠道,如官方公眾號、官網、郵件或APP等,以及操作的人性化程度,辦理時效性。

還有,自助保全的項目是否涵蓋齊全;哪些項目必須到櫃面保全,是否有提供線下郵寄材料的保全方式等等。

增值服務方面,比如我們關注的重疾綠通服務,或保單整理、需求分析、預約掛號、健康諮詢或體格檢查服務等等。具體就要後續再深入對比了。

想買保險,哪家保險公司更靠譜?

關於保險公司服務質量方面,也可看上圖“各家公司投訴比例對比”,作為一個參考。

Figo說了這麼多,相信可以幫助大家更好地理解保險公司的安全、理賠、服務等內容。關於保險公司選擇,其實不必糾結太多,絕大多公司都是靠譜的。

我們應該更多關注自身的需求和想要解決的具體問題,產品方案和保險公司,都只是我們解決問題和滿足需求的工具而已。

想買保險,哪家保險公司更靠譜?

想買保險,哪家保險公司更靠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