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在我國南方大部分地區都有吃雞蛋的習俗,有什麼講究呢?

牽農部落


三月三,漢族及多個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時在農曆三月初三。 古稱上巳節。相傳三月三是黃帝的誕辰,中國自古有“二月二,龍抬頭;三月三,生軒轅”的說法。魏晉以後,上巳節改為三月三,後代沿襲,遂成漢族水邊飲宴、郊外遊春的節日。

古時以三月第一個巳日為“上巳”,漢代定為節日。“是月上巳,官民皆絜(潔)於東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病),為大絜”。後又增加了臨水宴賓、踏青的內容。晚上,家家戶戶在自己家裡每個房間放鞭炮炸鬼,傳說這天鬼魂到處出沒。

 

三月三,在南方一帶一直都有“三月三吃雞蛋”的習俗。為什麼要吃雞蛋嗎?吃雞蛋有什麼講究呢?

  據說在很久很久以前,楚地這邊的人經常因為春後頭痛而煩惱。三月三這一天,有一神仙在路過當地的時候看到這個情況,於是就在當地扯了一種野草給當地人,教他們用雞蛋和這個野草一起煮著吃。在吃過之後人們的頭也不痛了。所以三月三用這個野草煮雞蛋吃也成了一個習俗被流傳下來了。而在民間也有“三月三,地菜煮雞蛋,地菜當靈丹,吃了頭痛自然消”的說法。

  而這個煮雞蛋吃的野草也就是我們今天所看到了薺菜,也叫做地菜。地菜,在農村是一種非常常見的野生植物,常見於雜草叢中,路邊、菜地、溝邊都可見到。開春後長出,現在這個時候已經開花。而據科學研究表明,地菜花確實是對頭痛有一定的緩解和治療的作用。

  地菜煮雞蛋是很簡單,但是還是有一點講究的。首先在選擇雞蛋的時候, 應當用 鮮的雞蛋。以前家裡用地菜煮雞蛋,都是用母雞這幾天下出來的蛋煮著吃的。現在不一樣了,有些人沒有養雞了,所以就只能夠買雞蛋,所以買雞蛋確實還是沒有自己家養的雞下的蛋那麼新鮮。

 另外就是地菜的選擇。地菜一定要當天扯。也就是三月三這一天吃,那就是這一天去野外扯地菜。而且扯的地菜應該還是帶有露水的 。如果扯得太晚了,上面的露水已經幹掉了,這時候它沒有那麼鮮嫩。所以像南方這邊扯地菜都是一大早就出去扯回來,然後再清洗乾淨。

 在煮雞蛋的時候,將清洗乾淨了的地菜放在盆子裡,加上水,再將洗乾淨的雞蛋放在地菜中間一起煮。直到將雞蛋煮熟。有些人喜歡在地菜中加一些紅棗,也是可以的。煮熟之後就可以將地菜莖杆葉去掉了,留著雞蛋和湯汁。雞蛋去蛋殼後就可以直接吃,也可以就著湯汁一起吃。地菜的湯汁味道還是很不錯的,有股淡淡的清香味。

  今天三月三,朋友們,你們那有這個地菜煮雞蛋的習俗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