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生,學有恩必還的鳳九,做有仇必報的白淺

兩部《三生三世》分別講述了白淺與白鳳九兩個青丘女子的愛情。

她們有著對愛情相同的執拗,卻有著不同的為人處世之方法:一個有仇必報,生生世世都有著一番傲骨;一個有恩必還,生生世世都只願意以德報德。

世俗亦如劇集,終究在恩怨情仇之間糾纏不清。而生命又不同於劇集,短暫而又多險。

在有限的生命裡,每個人都想活得精彩。可是,如何才能精彩?是將善良發揚光大,時時刻刻謹記他人的恩情?還是任性而為,永遠武裝出一副"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樣子?

我覺得,最精彩的人生,莫過於"帶刺的善良",懷著一顆感恩的心面對世界,對欺負自己的人有仇必報。

餘生,學有恩必還的鳳九,做有仇必報的白淺

有恩必還,擇善而交,保持一顆善良之心

鳳九與東華的一段情緣,始於鳳九的報恩。為了報恩,鳳九不惜被小聶魔君騙走皮毛,不惜被雪獅弄得遍體鱗傷,差一點弄得連命都沒有了。正是因為鳳九這種報恩方式,讓很多觀眾吐槽,認為鳳九身為一個帝姬,太過卑微,不如白淺活得瀟灑自在。

然而,鳳九最與眾不同的地方,也正是這種無怨無悔的報恩。即使遍體鱗傷,鳳九還是會去凡間報恩;即使遍體鱗傷,鳳九也還是分了一個影子去陪東華的影子。

或許你認為,鳳九對於東華,愛情多過報恩。那麼,鳳九對於葉青緹,就是純粹的報恩了。

為了報答葉青緹在凡間的救命之恩,鳳九為之守喪。為了能讓葉青緹再活過來,鳳九不惜以身犯險,去取頻婆果。

餘生,學有恩必還的鳳九,做有仇必報的白淺

這世上有太多種恩情,哺育之恩、知遇之恩、提攜之恩、相助之恩、救命之恩……每一種恩情大都有不一樣的報恩方法。但萬變不離其宗,那便是始終保持一顆善良之心。

鳳九在她幾萬年的歲月裡,從未有過惡念,也從未有過仇恨。唯一一次去找小聶魔君報仇,鳳九也只是擺擺架子,根本沒有要傷害他。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荀子《勸學》

也許就是因為這樣的善念,讓鳳九的福澤綿長。她成為了青丘最年輕的女君,也成為了帝君唯一的帝后。

《聊齋志異》裡有一個販布人的故事:本該壽命將盡的販布人,因為替百姓修橋,延長了壽命。范仲淹以天下為己任,行善積德,換來了八百年子孫福報。可見,常行善事,於人於己皆有益。

餘生,學有恩必還的鳳九,做有仇必報的白淺

雖然人生之初,大多心懷善念。但奈何這世間濁氣太重、戾氣太多,若想始終保持一顆善良之心並不容易。緲落一念成魔,便是因為愛而不得,被濁氣所侵蝕。《花千骨》中紫燻成為墮仙,也只因為執念太深。

人總是要修身,不去碰觸道德的底線,才能成為好人。——戴春良

修身的本質是一個長期與自己的惡習和薄弱意志作鬥爭的過程。雖然世間也有出淤泥而不染的蓮花,但擇善而交,才是讓自己常懷善念的最好辦法。

解放前一位叫穆時英的青年作家,曾以一本揭露舊社會黑暗的小說《南北極》在當時引起了不小的轟動。但他走進了上海的十里洋場後,受到腐朽生活方式的影響,竟也歌頌起那些醉生夢死的生活來。而孟母三遷,則讓孟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受到了良好的薰陶。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若始終保持身心清正,就必然要擇善而交。

有仇必報,不爭一時之氣,不讓自己陷入"囚徒困境"

"全世界都在等著姑姑扒玄女的皮、挖素女的眼",這是在追《十里桃花》時,所有觀眾的心聲。

玄女用白淺的臉騙走了她曾經愛過的離境,素女為了霸佔夜華,挖了凡人白淺的雙眼。然而,她們仍然不肯罷休,一次又一次地挑戰白淺姑姑的底線。正是因為白淺有仇必報的性格,縱然過去萬年,這些曾經傷害過她的人終究落得悲慘下場。

有仇必報,絕不爭一時之氣。《兒女風塵記》有云:"孩子,君子報仇,十年不晚!你把這筆賬牢牢地記在心裡!"白淺姑姑的一個仇等了幾萬年,而任正非的一仇也報6年。

當年,任正非重用李一男,惜才愛才,給足面子。然而李一男卻創立了"港灣網絡"跟自己正面競爭。這對於任正非來講就是叛徒。2004年,任正非專門成立"打港辦",不惜一切代價報仇,手段相當兇狠:市場阻擊、業務阻擊、併購阻擊、IPO 阻擊……當時中國還沒有反壟斷法。2006年,港灣最終被華為收了。

餘生,學有恩必還的鳳九,做有仇必報的白淺

有仇必報,絕不讓自己陷入"囚徒困境"。

"囚徒困境"描述了這樣一個情景:兩個共謀犯罪的人被關入監獄,不能互相溝通。如果兩個人都不揭發對方,則由於證據不確定,每個人都坐牢一年;若一人揭發,而另一人沉默,則揭發者因為立功而立即獲釋,沉默者因不合作而入獄十年;若互相揭發,則因證據確鑿,二者都判刑八年。

如果你選擇做"好人",保持沉默,那麼一旦對方背叛,你的下場就一定會是"入獄十年"。很多人特別擅長忍,遇到一些事情,就說:唉,算了!這種"算了"。但人性天生就是貪婪的,一味的遷就與放縱,終究會導致不可挽回的悲劇。

"因為你的猶豫,雪鳶已經受到傷害了。難道還要因為你的猶豫,讓更多人受到傷害嗎?"

《美人心計》中,竇漪房對聶慎兒一味忍讓,眼睜睜地看著她"欺負"自己,最終,傷害了身邊最貼心的侍從雪鳶,然而她還是在猶豫要不要"報仇"。想來很多觀眾當時都在為雪鳶憤憤不平。

餘生,學有恩必還的鳳九,做有仇必報的白淺

有仇必報,不等於心胸狹窄,不等於卑鄙下作,不等於打擊異己。凡能成大器者,皆有著大格局,他們不會錙銖必較,但是一定會有仇必報,而且,是光明正大地去報仇。因為此時的"仇"是一種壓力,也是一種動力。如果不是源於"報仇"的動力,股神巴菲特名下的伯克希爾·哈撒維公司今天便會是別人的公司。

有恩必還和有仇必報,從來都不是矛盾的。無論是虛構還是現實,成功的人都同時具有這兩種品質。

凡事皆有度,總想著別人的好處,太過善良就容易被欺負。就像鳳九一心報恩,卻被知鶴視為眼中釘,差點沒命。但如果戾氣太重,只看到別人的壞處,便會成日裡疑神疑鬼,惶惶不可終日,甚至墮落為"殺人"的魔鬼。

餘生,學有恩必還的鳳九,做有仇必報的白淺

竭力保護那些曾經幫助過你的恩人,但也不要對"敵人"忍氣吞聲。經緯中國創始管理合夥人張穎是個典型的兼具"報恩"與"報仇"品質的人。

當初我發的陌生郵件,誰回覆過我,如果現在來找經緯系幫忙,我就給10倍的回報,這發生過幾次。我深深的記得那幾個回覆我郵件的人,我就等著,有可能等上五年、十年、十五年,有可能永遠都不會發生,但只要發生的那一天,我就會用10倍的努力去回報他們。

沒有誰是天生的成功者,張穎也是從"無人問津"一點一點幹起來的。但是,當他成功之後,他會想盡辦法去報答曾經幫助過他的人。

2008年,張穎離開中經合創立經緯中國時,他對老師劉宇環心存感恩,他的補償方式是在第一期基金裡給老師留了大筆管理費加分紅。後來,老師任何時候說他要融一個基金需要支持一下時,張穎都都是閉著眼睛往裡打錢。

但如果有同行從經緯挖人,他會記仇。有投資人因為各種不可理喻的原因,無法處理好投資意向書時,他也不再讓其投資自己。

持身守正,則不懼過往。還記得白淺姑姑挖了素錦的眼之後麼?素錦去天君那裡告狀,而白淺自己則拂袖而去。真的只是因為青丘之人無視天庭理法麼?當然不是,是因為白淺自己行的端做得正,就算是素錦去告狀,就算有人護短,白淺還是有"理"在身上。

餘生,學有恩必還的鳳九,做有仇必報的白淺

善良之人,猶如鳳九,生生世世皆有機緣;霸氣之人,猶如白淺,生生世世皆無須受氣。

善良過頭,便是縱惡;仇恨太多,亦有惡報。

因此餘生,做一個善良的人,但也要長出你的刺,保護自己,也保護更多善良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