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教师"来了,农村教育是否就迎来春天?

罕默德


2019年,国家针对中西部农村教师推出"首席教师"制度,从农村一线教师中选拔首席教师,将一线教师培养成优秀教师,将农村优秀教师培养成首席教师,成为真正的乡村教育家,农村教师的春天来了,推动着农村教育快速向前发展。



中西部农村地区教育资源匮乏,一部分年轻优秀教师纷纷离开农村,新毕业的大学生,又不愿意到条件艰苦的农村地区任教,导致农村地区教育落后,师资力量不足,教师队伍不稳定。首席教师的推出,能够更好的激发老师的工作热情,调动老师的工作积极性。


首席教师,是对农村教师工作能力的肯定,更是一种荣誉和地位的象征,国家对首席教师实行相应的津补贴制度,提高农村教育家的福利待遇,便于稳定农村教师队伍,留住优秀教师人才,推动教育迈上新台阶。这是国家针对中西部农村教育的特殊政策,首席教师只针对教育教学第一线的老师,为一线的教师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

由于地域差异,教育资源不均衡。即使同一地区的不同学校,教育资源也相差很大,城里学校比农村学校拥有教育资源丰富,工作条件和环境相对较好,能够吸引不少老师和学生。为实现教育均衡化,首席教师制度是解决农村教育资源短缺的有效方式。


Lance课堂


恕我直言:建立“乡村教师终生从教囯家津贴”制度要比建立“乡村首席教师”制度更有利于体现乡村教师的价值,更有利于国家教育的发展。

首席教师?听起来很时尚的名字,不必有了吧!能给广大教师带来什么?能给我们国家的教育带来什么?如果不能把握好这两个出发点,还是不存在的好。

现今中小学教师的各种名头其实也够多的了,有政府每年教师节表彰的各级各类优秀教师,有教育系统内部表彰的骨干教师、教学能手、优质课、公开课、示范课,还有什么先进教育工作者了、学生最喜爱的教师、园丁奖获得者,综合奖、单项奖、业务奖哪一个都能不同程度地体现教师劳动的价值。

另就专业技术职务而言,由于关系到老师的经济利益,真的是没少伤脑筋,前几年论文、课题证书可是泛滥了好长一阵子。专业技术职务还真的颇受争议。

现在又整出一个首席教师,请问首席教师的评判标准是什么?这能引领教师队伍的正能量吗?如果反而挫伤老师的工作积极性,每天围着这遥不可及(跷着脚都够不着)的名利打转转,还是不要有的好。

让教师心无旁骛地教书育人,需要全方位政策的引领,政府和教师各自做好自己该做的。比如建立和完善教师公寓制度,让广大教师享受到家的温暖。建立教师进修培训全免费制度,设身处地关心教师身心健康,尤其要把《教育法》和《教师法》真正落到实处。

通过提高教师待遇,建立“乡村教师终生从教国家津贴”制度,鼓励教师终身从教,代代从教,培育一大批祖祖辈辈乐于奉献的教育世家、教育名家、教育大家,使经典教育理念得以很好的传承。

形成全社会尊师重教,乐于从教,从教为荣,尊师受尊,人人崇尚教育崇尚教师的浓厚氛围。让终身从教者终身为荣,世代为荣。

把尊师敬师恩师作为选拨任用人才的关键考核指标,并将师德师风建设同时提升到一个新高度。相信教师素质的提高有利于提升全民族文化道德素质。

一个人人懂得尊重、人人受人尊重,我爱人人、人人爱我的大文明社会从此形成,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昂首阔步迈向新时代。


翼秀阁


说个简单的——去个“首席教师”,不如去个“霸道总裁”来得实际。

“霸道”可以雷厉风行地治一治农村教育的懒散现象,至于“总裁”嘛,能给困窘的农村老师一点真正解决实际生活、鼓舞人心的实惠东西。

细节性的内容,我不说,该懂的都懂,不懂的说了也没用,再碰上个轴的,堵心!


小虫慢悠悠


让首席教师自己干吧,不从根本上解决所有偏远地区教师待遇问题,待遇低才是留不住人的关键,尽搞这没用的!试想,100个老师如果选出一个首席教师,和那99个教师有半毛钱关系吗?如果说有就是激起教师间的不平等,增加同事矛盾!教育不是法官判案,是需要千千万万个老师在一线,而不是几个首席教师就能解决的!

最后总结,无论是特级教师,各级优秀教师,还是现在的首席教师,都是扯淡!提高所有乡村教师待遇才是根本!


无欲则刚af


如果首席教师真能到农村学校任课,帮助农村学校培养师资,倒也不是一件坏事。

令人担心是走形式,首席教师只是到农村学挂名,不做实事。

况且,依靠几个首席教师,想要改变农村教育的面貌,也不现实。

农村教育要想迎来春天,还需在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城乡均衡搭配师资上下功夫。


王营评教育


2015年以来,各地乡村教师招聘频频遇冷。作为教师队伍中的主力军,首届免费师范生毕业任教农村学校的仅占总数的4.1%,2007年至2014年,进入地市级师范学校的不及20%;尤其2019年3月,广西公开2019年度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聘,许多岗位竟然无人报考,即便部分地区一再降低条件,放宽学历要求、不设专业限制,乡村教师岗位仍然大量空缺,无人报考岗位数千。在此背景下,教育部2019年3月9日发布通知,决定启动实施中西部乡村中小学首席教师岗位计划,为中西部乡村地区造就一批基础教育领军人才;2019年在安徽、河南、陕西、甘肃4省先行试点。




作为首席教师,资质要求还是蛮高的。计划中对首席教师要求颇多: 首先、首席教师除了政治素质、师德师风、育人成绩、教研能力、组织能力等必须过硬之外,还要求必须副高级职称以上,50周岁以下,并特别强调不含乡、镇中心校正职校领导;此外,获得过市级以上教学成果奖、优秀教师、教学名师、教书育人楷模及特级教师等优先考虑。其次、首席教师职责除承担所在乡村学校正常教学工作外,还必须积极参与所在县(市、区)、乡镇和学校的教育教学教研改革;组建教师发展共同体、名师工作室,同时承担本乡镇青年教师培养、指导任务;引领、带动本乡镇或学区的教科研工作,任期内取得标志性成果。再者、首席教师实行任期制管理,3年一聘;年度考核不合格者,解除聘任合同,停止聘期;任期期满考核合格,可以参加下一轮竞聘。



中西部乡村中小学实行首席教师制度,其积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充分调动优秀教师的工作热情。目前我国中学高级就已经是中小学教师职称体系的顶点了,不少教师在获得高级教师职称后,因为缺乏新的奋斗目标而产生职业倦怠;而首席教师岗位的引入,为优秀教师重新焕发活力,增加了新的目标和方向;与此同时,优秀教师对首席教师岗位的激烈竞争,也能够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和带动作用,引领青年教师产生新动力和新追求。



其二、打破乡村中小学教师晋职晋级的固有格局。首席教师将会成为各级名师的重点培养对象,有条件的地区可为首席岗位教师提供一定津贴,或参照特级教师待遇给予补助;在各级评优评先时对首席教师予以倾斜,副高级教师在申报正高级职称时,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贡献特别突出者,经过评审认定可破格晋升正高级职称等。这些首席教师所能够享有的优厚待遇,无疑是打破了教师晋级晋职向城市教师倾斜的固有格局,将对乡村中小学教育产生革命性的变革!



其三、促进教师队伍向着专业化、职业化的方向发展。首席教师不仅需要完成日常教育教研教学任务,同时还需要承担学科团队的组织建设任务,并培养和指导青年教师;这不仅是有助于提升教师团队的整体实力,而且还为青年教师的成长赶超提供了样板和方向,同时对于首席教师来说也是一种挑战;各方面的合力促使着整个教师队伍向着专业化、职业化的方向阔步前进!


其四、推动城乡教师合理有序流动,有效缩小城乡教育差距。首席教师岗位的设立,必然刺激到城市的许多优秀教师,为了争夺首席教师岗位,他们势必会想方设法地积极到乡村中小学校去任教,从而有利于教师队伍由城市向乡村流动。于此同时,也应该积极开展乡村教师轮岗交流到城市学校的制度在流动互补中,促进城乡教师教育观念与视野的融合。


自在人生wub


“首席教师”来了,农村教育能否迎来春天?

个人认为,这个希望非常渺小。

第一:农村教育绝现状绝非一个首席教师的能力所能解决的。

比如:农村教师工资待遇低,首席教师能解决吗?

比如:农村学校留住优秀教师,首席教师能解决吗?

比如:农村孩子好多留守儿童,家里根本无人关注学习,首席教师能解决吗?

.........

等等太多了。

第二:任何老师的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都是通过漫长的教学生涯慢慢提升的。绝不是有了一个人指导一下就可以的。

就算首席教师业务能力强,教学水平高,指导有方。但农村教师大多年龄较大,学习能力和学习欲望都不会太强烈,而且每个人基本已形成了自己的教学模式,短期很难有质的突破。

第三:好多首席教师并不长期驻扎乡下,一个月去几次,对好多乡村教师来讲,真的是可有可无。

一个乡最多配一到两名首席教师,全乡那么多学校,那么多教师。如果只是象征性的搞几次培训,并不实际去深入一线,对农村教师来说真的没什么作用。

第四:首席教师必须是中高以上职称,这部分人大多早已脱离一线。

我们这首席教师一个基本条件必须是中高以上职称。大家也清楚我国的职称制度,只要评上的,有谁还在单位安心上课,稍有点门路基本都脱离一线。一个心已经不再一线的教师去指导一线教师上课,能起多大作用。

个人认为,要想真正帮助农村教师快速成长,首席教师必须做到:

第一:和农村老师同时同住,深入一线课堂,现场教学教研,让大家观摩。

第二:至少在一个学校待上一年,才可能有效果。

现在老师各种名头太多了,有首席教师、教学名师、教学骨干还有什么专家。老师们早就麻木了。如果只是为了看起来挺重视乡村教育,如果只是为个别人谋福利。不深入农村,不深入一线,个人认为,真的对乡村教育起步了太大的作用!


人生如梦LLH


首席教师代表什么意思啊?代表老师的代表吗?本人认为不需要有这种称呼。做老师就踏踏实实老师,做领导就是领导,什么首席老师。首席老师他她们们的功能是干什么的?是比较优秀的老师?还是?真不知道他们的分工是干什么的,可否对我们的教育有好处也真难说。最好不要带来负面影响就好。


吴振革


首席教师制度,基本上跟农村教育所谓的春天扯不上关系。首席教师制度,是教师管理的内容,是对于学校人事管理的改革,首席教师侧重于业务上的示范引领,跟一直以来的名师其实差别不是很大。

1、现有的学校行政化管理体制下,首席教师基本上发挥不了什么作用。

国外的首席教师制度,基于学校办学自主权,首席教师拥有一定的人事管理权。而我们学校管理制度,跟国外并不相同,所以,我们的首席教师,发挥的也就是原先名师、特级教师的作用,业务上指导引领一下,这还是在校长的支持下,如果没有校领导的支持,再首席你也就是个教师。

2、首席教师要引领教师业务发展,首先得有教师让其引领,如果连教师都没有,引领什么呢?

在现在的农村中小学,狠多村小学,连教师都快没有了。留守的教师,都是老弱病残,还有就是代课教师。这样的教师结构,首席教师怎么引领?再怎么指导,这些人还有学习的愿望吗?

乡村小学要解决的是有教师,不是首席教师,任何一个地方不会每个乡村小学校都派一个首席教师去吧?那么,这样的首席教师比大白菜还多,满大街都是,什么意义都没有。

3、农村教育的凋敝是城市化进城带来的必然结果,能做的就是教好留下的学生,让以后的学生不再逃离。

城市化进程中,农村人口减少城市人口增多,是必然的,否则就没有什么城市化了。进城的农民变成市民后,当然要寻求平等市民待遇,重要的表现就是孩子接受城市原居民相同的教育。这个非常正常的现象,农村教育必须接受这个现实,把眼前的事情做好,把没有进城的教好。如果还想回到从前,认为那就是农村教育的春天,那么,这个春天永远都不会来。

4、办好农村教育不是首席教师力能胜任的,离开政府向农村教育大幅度的政策倾斜,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办好农村教育,在于政府,也在于学校,但归根结底在于政府。如果政策倾斜,尊师重教氛围浓厚,优秀教师就会涌来,有了政策,有了优秀教师,还有什么办不好的呢?如果地方根本不重视教育,没有老师愿意来,现有的老师留不住,还奢谈什么农村教育的春天,冬日漫漫。

综上,首席教师只是一项教师管理教师激励制度,对农村教育凋敝根本不起作用,因为这个药方就不是针对农村教育开的,感冒了你开拉肚子的药,怎么可能奏效?


当代师说


点永远是点,代表不了面的作用!哪怕这个政策实施了,也不会让那些本来就在一线兢兢业业的绝大多数积极起来。而基层教育需要的是整体老师的努力:业务的学习,思想的提升,教育情怀的培养。假如树立那么一两个典范,只是徒增嫉妒,加大矛盾罢了!毕竟评选的规则掌握在人的手中,而"人"的变数是最大的。没有统一的标准,还人为加大矛盾,唉……为什么眼里常含泪水,因为,对这折腾充满了仇恨。让大家淡泊名利,安心教几天书不行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