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抗擊非典犧牲的第一位軍隊醫生,年僅28歲,我們不能忘了她

這次疫情防控戰鬥,全國3000多名醫務工作者感染病毒,30多人犧牲。看到武漢的火神山,讓我想到了北京的小湯山,想到了抗擊“非典”軍隊犧牲的第一位醫務工作者:李曉紅。

中國抗擊非典犧牲的第一位軍隊醫生,年僅28歲,我們不能忘了她

勇於奉獻擔當的李曉紅

李曉紅,生前是武警北京總隊醫院最年輕的主治醫師。被中組部追授“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稱號。被武警北京總隊追記一等功,批准為革命烈士。人事部、衛生部和原總政治部追授她“白求恩獎章”。

上篇 她主動要求參加抗擊“非典”救人,28歲年輕生命定格在春暖花開的季節

非典突然來襲。2003年3月,那段時間李曉紅身體有些不適,本來醫院已批准她休假,可是突出其來的非典疫情卻讓她主動地放棄休假。作為一名主治醫師,她清醒地意識到,白衣戰士將要在一個特殊的戰場上衝鋒陷陣。3月25日,她所在的醫院內二科收治了一發燒病人。雖然她不是主管醫生,但病人的症狀如一片陰雲掠過她的心頭:非典?

第二天會診,李曉紅提出自己的疑問和見解。她的判斷,為醫院儘快確診非典病例、儘早防治和避免更大面積傳染起到了重要作用。27日,這名患者被確診患有非典。

3月29日,科裡有醫務人員開始發燒,人手更加緊張了。而且到她的科室來看病的越來越多。放棄休息,必須主動上!

就這樣,李曉紅本來可以躲過災難,而她卻主動與疫魔短兵相接。

中國抗擊非典犧牲的第一位軍隊醫生,年僅28歲,我們不能忘了她

李曉紅搶救非典病人的照片

3月30日,她開始發燒。一夜晚,她整整用一瓶酒精退燒。31日清晨6點,她把最後一點冰涼的酒精抹在額頭上,讓同在一個單位的愛人相信她已經退燒。兩個人像往常一樣走出家門,來到了醫院。

已經患病的李曉紅沒有把自己當成病人,反覆強調自己是一名軍醫。31日上午,發著高燒的她渾身無力地強撐著整理出自己分管的8名病人的詳細病情和治療方案,細緻入微地交給同科的醫生,才給自己掛上吊瓶。

病情在加重,需要轉移治療。4月4日深夜,為了切斷傳染源,上級決定醫院所有非典患者全部轉移到京郊隔離治療。生死攸關,有些病人不想走很害怕。這時,李曉紅勇敢地站出來,告訴大家聽從安排,一定會把大家的病治好。說著,被愛人攙扶著上了轉移的車輛。看她帶頭,一群病人跟著上了車。

由於長時間與非典病人接觸,並且採取了防護措施,但是由於過度疲勞李曉紅還是被非典病毒感染。

4月6日,李曉紅病情加重,連說話都困難,每說一句話都要喘好一陣兒。院裡決定將她轉移院至條件較好的一家醫院,而她卻說:“我年輕,免疫力好,還是轉比我更重的病人吧!”。

非典如魔,殘酷無情。儘管李曉紅一直認為自己年輕,決不會被病魔打倒,但是還沒有被征服的“非典”還是奪走了她年僅28歲的生命。

4月16日黎明,在首都北京滿城鮮花盛開的時節,李曉紅倒在了抗擊“非典”的戰鬥中。

中篇 她在生命最後時刻,想到最多是“拿自己做試驗”,探求戰勝非典的“靈丹妙藥”

從“紙上談病”理論研究到與非典“零距離接觸”短兵相接,李曉紅已經意識到了自己的時間可能不多,她思考的是醫學科技工作者的責任——如何戰勝“非典”?如何找到克敵制勝的“靈丹妙藥”?

轉院後,李曉紅的第一件事就是告訴愛人,記下這裡的用藥劑量和治療方案,記下她用藥後的反應,傳回到隔離點,為那裡的治療提供幫助。從這天起,她7次為後方提供治療方案和修改意見建議!

病情越來越重。李曉紅轉院的第4天,呼吸已經極其困難,醫生為她上了呼吸機。

中國抗擊非典犧牲的第一位軍隊醫生,年僅28歲,我們不能忘了她

這位畫家心懷敬意給李曉紅畫畫

此時的李曉紅已經不能說話了。意識清醒的她要了紙筆,在紙上寫道:“有什麼新藥需要做試驗,有什麼新的治療方法都可以先在我身上試一試,我願意當一個試驗品,為早日治療好非典做點貢獻”。

用我的生命換起更多人的生命。是李曉紅生命的承諾,是軍人的使命、醫生仁心!

4月15日這天,也是她生命倒計時的前一天。這天,她的精神好了很多,似乎聞到了窗外淡淡的花香。她寫下這樣的一句話:“非典給我們的教訓太深刻了,管理、防護、治療等方面都應該好好總結……”

下篇 她自覺踐行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使命任務

李曉紅1997年12月河北醫科大學畢業,1998年入伍到武警北京總醫院時,曾經是軍人的父親對她說:這個世界上有兩個職業最危險,一個是醫生,一個是軍人。

這兩個最危險的職業,李曉紅都選了。短短6年軍人生涯,她始終是戰友中收治急難重症和傳染病患者最多的人。

她犧牲後不久,《解放軍報》資深記者薛雲和張建軍老師,採寫了人物特寫《回放李曉紅》,我“回放”一二:

回放一:穿街走巷,在古老的前門老城區裡七拐八拐,好不容易找到了李曉紅的家、一間僅有14平方米大小的平房。這是1999年分的房,本來他們夫妻倆分到了醫院附近的一所條件不錯的房子。是他們為方便一位丈夫在外地、獨自帶著小孩的同事而換的。

回放二:一盒3元6角錢的護膚油,在大商店都很難找到,在一家小賣部才買到的。這是曉紅遺物中唯一的化妝品。她沒有拍婚紗照。

回放三:李曉紅住的院子小,衚衕深,老年人多,曉紅經常報名當志願者,利用節假日義務開辦“老年人保健和老年病防治講座”,自願當大爺大媽的“私人保健醫生”。

中國抗擊非典犧牲的第一位軍隊醫生,年僅28歲,我們不能忘了她

這是李曉紅難得的一張便裝照片

回放四:一天深夜,一位老人突然心梗、腦梗等數病併發,陷入了深度昏迷。李曉紅用盡一切辦法實施搶救,7天7夜,一直守在老人的病床前。第8天,她從死神手中奪回了老人的生命。

2003年5月,李曉紅的父母將1萬元“撫卹金”,轉交給了北京小湯山醫院,慰問戰鬥在抗擊非典一線的軍隊醫務人員。(照片來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