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潮商!在外闖得了天下,在內起得了“雅厝”

中國人素有“衣錦還鄉”情意結,潮汕人自然也不例外。以敢拼敢闖聞名於世的潮商,當年乘著紅頭船外出謀生,等到闖出一片天,功成名就之際,自然想要落葉歸根,回家“起厝”。由此,生出許多可供後人傳頌的趣事。


從熙公祠

“一條牛索激死三個師父”

陳旭年,清末華僑鉅商和著名僑領,出生於潮安彩塘,後到馬來西亞新山“開港”,併成為當地最大的港主,1870年受封柔佛華僑僑長。為了表彰陳旭年對柔佛州開發作出的貢獻,除了以他的名字為街道命名之外,柔佛河的最大一條港被命名為“砂隴港(砂隴是陳旭年故鄉金砂的俗稱)。至今,當地華人都尊稱他為“旭年公”。


了不起的潮商!在外闖得了天下,在內起得了“雅厝”


對故鄉懷有深厚的感情的陳旭年,從清同治九年(1870)開始,歷時14年,耗資26萬銀元在家鄉金砂斜角頭興建“從熙公祠”。當地俗語有“砂隴祠堂,下美沈厝”(均屬彩塘),喻其建築之精美。


了不起的潮商!在外闖得了天下,在內起得了“雅厝”

了不起的潮商!在外闖得了天下,在內起得了“雅厝”


從熙公祠最令人歎為觀止的是鑲嵌於門樓石壁上的石雕,分別以土農工商,漁樵耕讀,花鳥蟲魚為題材,每幅石刻都很好地運用了“之”字形的構圖,將不同時空的人、事、物集中在同一畫面,濃縮故事情節,表現最富戲劇性的瞬間。


了不起的潮商!在外闖得了天下,在內起得了“雅厝”

了不起的潮商!在外闖得了天下,在內起得了“雅厝”


很多潮汕人少時都聽說過“一條牛索激死三個師父”的故事,這個故事正是源於潮安彩塘“從熙公祠”的石雕牛索。


據說,當年陳旭年請了兩班石雕藝人進行比賽。“士農工商”石雕裡有“牧童放牛”的場面,一個戴著葵笠的牧童伏在牛背上,手裡繫著兩股繩索,細如牙籤,繩子的紋理質感十分精細。由於石材性脆,不易精雕,不像木材一樣具有韌性,牧童手中的牽牛繩如果太細,最後在刻細緻的牛繩紋路時,就會有可能不小心刻斷,前功盡棄,又得從頭開始。經過多位師傅研究,改用泡水細磨輕刮的方法,才把牛繩雕刻成功。


了不起的潮商!在外闖得了天下,在內起得了“雅厝”


據陳旭年直系四代後人陳炳正老人介紹:當時為了打造這些精美的石雕,陳旭年專門請來宮廷匠師共三代五人,每天供其好茶好煙,在其精神旺盛時便雕琢二個小時,但是這樣打了三年,仍是以失敗告終。可陳旭年不但沒有放棄,反而以更大的誠意把石匠請回,加倍招待,併為其在家鄉建屋置業。經過匠師們嘔心瀝血,最後才將這條堪稱一絕的石牛繩打造出來。


郭氏大樓

“郭來郭來,大厝起好是我個!”

有著潮汕版喬家大院之稱的郭氏大樓位於揭西棉湖,始建於清雍正年間,相傳歷時近15年才竣工。大樓依山傍水,臨湖而立,建築考究,氣勢恢宏。大樓佔地5460平方米,整座建築共99間房,為潮汕地區典型的“駟馬拖車、百鳥朝鳳”格局;以硬山頂建築為主體,大樓前為廣場、圍牆和照壁,五落院堂,四條花巷;後有瓊樓,層臺聳翠,飛閣流丹。


了不起的潮商!在外闖得了天下,在內起得了“雅厝”

了不起的潮商!在外闖得了天下,在內起得了“雅厝”


郭氏大樓的創建者名郭光祖,書名郭翊隆,在棉湖,人們通常都稱他為郭來。“郭來郭來,大厝起好是我個”,這句俗語老一輩的棉湖人都很熟悉,講的便是關於郭來修建郭氏大樓時的一樁趣事。


了不起的潮商!在外闖得了天下,在內起得了“雅厝”


潮商郭來,因糖而興。郭氏祖籍福建莆田,郭來的祖父在清康熙年間才遷至棉湖定居,一開始在棉湖南門頭居住,靠給棉湖的殷戶富家挑溪水換取菲薄收入度日,生活貧苦。到了郭來這一代,粵東各地大興蔗糖業,棉湖周圍農村多種甘蔗,不少農村鄉寨出現了用牛拉行石滾碌來壓取蔗汁製糖的土糖寮。當時棉湖及揭陽西部一帶的蔗糖遠銷江浙蘇杭京津滬一帶,利潤豐厚。


潮商郭來,因糖而興。郭氏祖籍福建莆田,郭來的祖父在清康熙年間才遷至棉湖定居,一開始在棉湖南門頭居住,靠給棉湖的殷戶富家挑溪水換取菲薄收入度日,生活貧苦。到了郭來這一代,粵東各地大興蔗糖業,棉湖周圍農村多種甘蔗,不少農村鄉寨出現了用牛拉行石滾碌來壓取蔗汁製糖的土糖寮。當時棉湖及揭陽西部一帶的蔗糖遠銷江浙蘇杭京津滬一帶,利潤豐厚。


郭來拓展了棉湖的製糖工業,帶動了一方經濟,成為當時負有盛名的實業家。決心修建郭氏大樓。然而,古代等級制度森嚴,建築方面亦然。士農工商,當時商人地位是較低的,郭來建造的郭氏大樓眼見已經遠遠超出其身份,想必會被朝廷追究充公。當時的棉湖進士、翰林院學士林景拔見郭來修建的宅子比自己的翰林府還要輝煌,心生不忿,便教一些孩童到郭來面前唱起歌謠:“郭來郭來,大厝起好是我個。”意思是郭來的大樓建好後會變成林景拔的。


了不起的潮商!在外闖得了天下,在內起得了“雅厝”


多虧了與郭來交情甚篤的當朝監察御史邱玖華給他出主意。他讓郭來在大樓落成後,中祀郭氏先祖、唐代汾陽王郭子儀神位,燈籠書“汾陽府”,郭來又用重金向朝廷買來個“青州刺史”的官銜,在大樓的門匾中寫上了“大夫第”,有王府朝官的名義,才平息了時人的風波,而郭氏大樓也得以保存下來,成為棉湖郭氏子孫的基業。如今,郭氏大樓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了不起的潮商!在外闖得了天下,在內起得了“雅厝”

了不起的潮商!在外闖得了天下,在內起得了“雅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