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蹤疫情之下的全球消費者

追蹤疫情之下的全球消費者

凱度發佈了截止目前規模最大的全球新冠疫情消費者影響報告。通過創新的在線研究方法,在3月14日至23日期間調查了全球30個市場2.5萬名消費者,以追蹤不同市場在疫情不同階段的變化。

疫情對消費者態度的影響

總體來說,消費者們對疫情蔓延的總體情況都比較擔心(介於60%到90%),但對自己的健康與安全的擔心低得多(介於10%到30%)。

人們已經開始採取各種措施減少與外界的接觸。在G7國家中間,除了疫情數據較低的日本之外,相當大比例的消費者都改變了自己的行為。

追踪疫情之下的全球消费者

隨著疫情蔓延到全球範圍,10個受訪者中間就有7個人表示自己的收入已經或將會因為疫情而減少。

追踪疫情之下的全球消费者

在全球範圍內,平均有34%的受訪者相信經濟能夠在疫情之後很快恢復。但是各個市場上消費者的信心不同:中國最高,有65%的人這樣認為;西班牙最低,只有20%的人這樣認為。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信心高於平均數的其他國家都是疫情還沒有爆發的市場,如尼日利亞、沙特阿拉伯、阿聯酋、巴西等。而確診數較高的意大利、德國、法國都只有略高於20%的人對經濟能很快恢復抱有信心。

追踪疫情之下的全球消费者

凱度在中國的調查數據給了不少跨國公司看好中國經濟韌性的理由。百威英博(AB Inbev)全球CEO Carlos Brito在接受廣告界權威機構WARC採訪時,就引用了凱度的數據。他表示:(凱度的調查顯示,一旦疫情結束)“中國消費者們最想做的10件事情裡面6件與百威英博的業務有關:他們想去餐廳,他們想和朋友見面,他們想外出就餐,他們想進行戶外娛樂活動和戶內娛樂活動。人們非常希望生活能回覆正常。”

疫情改變媒介使用習慣

毫無意外地,電影院在全球都成為了疫情衝擊最嚴重的媒介。疫情期間使用時長大幅增長的媒介包括傳統電視、數字媒介平臺、社交媒體和即時通訊平臺。

Whatsapp是增長幅度最大的媒介平臺,平均來說,有40%的受訪者表示他們用Whatsapp的時間增加了,在西班牙這一提及率更是高達76%。有37%的人表示他們使用Facebook的時間增加了。

追踪疫情之下的全球消费者

如果我們再聚焦到所有的即時通訊和社交媒體平臺上來看的話,所有年齡段的受訪者都表示他們使用得更多了。當然,最多的增長還是來自於18-34歲的年齡段。在這個年齡段中,有超過40%的人表示他們對Whatsapp、Facebook和Instagram的使用更多了。在這一年齡段中,有超過20%的人表示他們使用Tik Tok的時間更長了。

追踪疫情之下的全球消费者

凱度還通過創新的社交媒體圖片識別系統EVA自動抓取了大量的消費者自主上傳圖片,通過文化學解析,我們從中解讀到了六個主題。分別是:

01 除了嚴肅還是嚴肅的自拍和表情包(40%)

正常情況下自拍和表情包占到消費者自主分享圖片的8%,但現在已經衝上了40%。而且平時的表情包和自拍都是以搞怪和搞笑為主,但現在全部是非常嚴肅的信息,例如強調“社交距離”(social distancing);

02 01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懷念自然(17%)

隨著人們被迫居家隔離,越來越多的人懷念曾經近在眼前的大自然;

03 數字生活(13%)

人們是靈活的,很多人展示了自己是如何將工作與生活順利地轉變到數字平臺上的;

追踪疫情之下的全球消费者

04 沙發與依靠(13%)

和最親密的人和寵物擠在一起,讓人們能找到安全感;

05 創意與手藝(9%)

人們無處可去,只能通過社交媒體展示自己的心靈手巧和隱藏技能了;

06 新的必備品(6%)

隨著商店關門,人人居家禁足,越來越多的人喜歡分享在他們眼中突然間變得必不可少的東西。

疫情催生線上線下購買習慣變化

與中國不同,很多國家的消費者還沒有線上購物的習慣。在突然襲來的疫情面前,很多人被迫嘗試在線上購買必需品:有55%的人從未在網上買過食品飲料,但是13%的人在最近一個月裡在線上完成了首次購買;有54%的人從未在網上買過非處方藥,有11%的人在最近一個月裡首次網上購買;還有40%的人從未在網上買過化妝品和個人護理用品,最近一個月裡有10%的人首次購買了。而且這一趨勢還將繼續。

追踪疫情之下的全球消费者

本次的調查中還發現在目前的情況下,消費者使用現金的頻率被迫減少,使用銀行卡、信用卡和移動支付的頻率上升明顯。但這一習慣是否能在疫情後仍然保持值得繼續研究和觀察。

消費者對品牌的期待

在這樣的特殊時期,消費者對品牌的期待與平常有非常大的不同。在所有受訪者,最期待品牌做出的行為是“照顧好自己的員工”(78%同意),其次是“提倡靈活/在家辦公”(62%)。消費者同樣把品牌能做好自己的本分看得很好,“有計劃能持續向消費者提供產品與服務”(45%)排名第三。品牌的公益行為:“向醫院捐款或捐贈口罩和消毒殺菌用品”(41%)和“向政府介紹自己如何能做出貢獻”(35%)位居第四和第五。與不少營銷人員的認知相反,僅有8%的消費者認為品牌應該停止做廣告。

那麼消費者們在這個期間期待看到什麼樣的廣告呢?排名最高几個選項接近於並列重要:“說明品牌在這樣的‘新常態’下能如何幫到消費者”(77%)、“介紹品牌應對特殊時期的舉措”(75%)、“絕對不可以利用疫情來推銷品牌”(75%)和“採用令人放心的語調”(71%)。

對品牌的建議

追踪疫情之下的全球消费者
  • 員工安全必須是企業的第一要務,消費者最期待的是品牌照顧好自己的員工;

  • 廣告仍然要做。消費者認為品牌廣告仍然有價值,在疫情期間保持與消費者的溝通有助於品牌更快恢復;

  • 特殊時期,尋找觸達消費者的新途徑。品牌主現在最需要考慮的不是是否縮減營銷開支,而是如何在特殊時期更有效地用好自己的營銷投資;

  • 品牌信息和廣告策略需要謹慎設計。從“做疫情期間有用的廣告”到“利用疫情推銷品牌”只有一步之遙,品牌需要謹慎從事。

科學防疫

共克時艱

CTR和你肩並肩!

追踪疫情之下的全球消费者

請原文轉載或不加修改地引用文中數據、結論及數據說明,並註明來源。除此之外的任何自行加工與解讀均不代表CTR觀點,對由此產生的不良影響,CTR保留訴諸法律的權利。

[email protected]

(010-82015388-860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