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疫情大爆發,會引發全球經濟危機嗎?

近期,對未來經濟悲觀的看法越來越多。

一個導火索就是美國的疫情數據。

美國現在確診人數已經突破6萬,更主要的是確診率高達15%左右;相對比常規1%左右的確診率,可以預見美國的感染面積極大,後面數據還會快速爆發。

從疫情發展曲線來看,從全面採取遏制動作開始,一般需要14-20天,確診數據才能達到巔峰。美國上週才剛剛進入遏制狀態,數據還早著呢。

隨著確診數據的不斷上行,悲觀情緒恐怕會進一步蔓延

... ...

在悲觀情緒蔓延的背景下,我想說的,我看到的三個積極現象。

一是美國的2萬億刺激政策。

今天美國參議院以96:0票數,通過了2萬億刺激政策。零反對的背後,可以看出美國兩黨對此刺激方案態度難得的一致

我們再來看一下2萬億刺激政策的具體內容,我摘錄幾個要點:

1、向每個人發錢:大人最多可得1200美元元,小孩可得500美元。

2,提高失業者補助:每週可得600美元,持續4個月;

3,5000億美元貸款,用於受危機影響的企業;

4,3500億美元貸款,用於中小企業發薪資。

5,1170億美元,用於醫療。

該刺激政策從醫療、個人消費、失業救濟,重要企業的救濟乃至中小企業的薪資,一一俱全,覆蓋了疫情可能帶來的各項潛在衝擊

很顯然,美國對疫情可能帶來的危機,已經做好提前的準備

我們再看幾個數據。

美國去年GDP是21.4萬億美元,這次經濟刺激政策規模是2萬億,相當於GDP的10%左右;若算上美聯儲的4萬億,也就是6萬億,就相當於GDP30%左右。

如此高的刺激方案,估計美國經濟停擺一個月,也不會出啥大問題;相比疫情遏制週期一般是14天-21天,還有一定的冗餘時間。

很顯然,美國已經做好全國封城的最壞準備,只是特某嘴硬,不承認而已

我們可以看到,2萬億刺激政策的背後,是美國政府對疫情危害的詳細盤算,並打了足夠的提前量。

那美國短期內爆發大規模的社會動盪或經濟危機,概率也就很低了

... ...

第二是全球聯合抗疫的趨勢

眾所周知,若疫情大規模爆發,大多數國家的醫療條件是無法支撐的,包括美國。

意大利近期開啟了一個新模式,就是全球聯合抗疫。現在除了中國,已經有多個國家派出醫療隊支援意大利。

而截至目前,意大利出了一個好消息,就是疫情可能出現拐點。WHO官員昨天發言說,意大利可能一週內會出現疫情拐點。

意大利一旦確認拐點,其模式就會被更大範圍的國家認可和使用。

今晚召開的G20特別峰會,聯合抗疫是討論的重點,勢必也會達成一定程度的共識。

如果全球形成聯合抗疫的陣營,就類似我國集全國之力救援武漢;雖然很難像我國這樣高效,但全球的治療壓力會得到有效的緩解。

這對全球疫情的有效遏制,無疑是個大利好。

... ...

第三是國外人士態度的轉變

正如昨天文中所說,弱小和無知從來不是生存的障礙,傲慢才是

當人們開始恐慌的時候,自然會放下傲慢的姿態,學會認真對待疫情,這往往就是遏制疫情擴散的良好開端。

那疫情得到控制的概率,也隨之會大大提高。

... ...

早在一個月前,我說外圍疫情存在巨大風險的時候,沒有幾人相信;如今外圍疫情數據的快速提升,越來越多的人加入恐慌的隊列。

誰到無法精準預測未來的疫情會如何演變,但我觀察到這三個積極現象,反倒讓我開始樂觀起來

... ...

對於股市來說,接下來,無非三種場景:

第一種場景,繼續大幅殺跌;

第二種場景,維持震盪;

第三種場景,快速上升;

在央媽無上限的放水+政府無上限的刺激政策下,短期內,第一種場景的概率不高;

而在外圍疫情數據仍在快速上升的背景下,第三種場景概率也很低;

所以,短期內,第二種場景,即震盪格局,會是大概率事件

.... ...

我更關心的是震盪之後的走勢,無非兩種情形:

情形一:疫情徹底失控,震盪後繼續大幅殺跌;

情形二:疫情得到控制,股市快速上升。

若出現第一種情形,屆時離場就是。只要掌握了先手,也不會有什麼大損失;但若出現第二種情形,一旦掌握了先手,後來做起就會很舒服。

而我從上述觀察到的積極現象,可以看到,第二種情形的概率正在不斷提高

... ...

明白了以上背景,大家就能更清楚我近期的核心策略:就是利用這段震盪時間,建立起先手優勢,從而保障後續行情的進退自如。

其實,還有一個重要背景,就是我國的策略選擇。今天內容太多,就不展開了,明天再聊。

就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