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槽|疫情之後的房價:你是看漲派還是看跌派

在經歷上半年火與熱、下半年冰與冷的行情2019後,眾多房企、投資客和研究機構都在預測分析——2020年的樓市“小陽春”將帶來怎樣的驚喜。

  孰料,“小陽春”活生生被一隻蝙蝠給攪黃了。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踩下了各地樓市的“急剎車”,一時間,各地樓市進入“冬眠”。

  隨著疫情慢慢得到控制,各地陸續開展復工復建,似乎讓房地產行業看到一絲曙光。不過,“解凍”後的樓市將走向何方?作為各方最關心的話題,房價是漲還是降?

  為此,90度地產採訪了許多人,他們中有堅定的看漲房價者,也有人覺得“房價這回真懸了”,眾說紛紜,各執一詞。

  乾脆,小編將兩派人士分為看漲派(正方)與看跌派(反方),各自言論都放在這兒,吃瓜群眾自有評斷。

  注意:紅色網友名字代表看漲派,綠色網友名字代表看跌派。

吐槽|疫情之後的房價:你是看漲派還是看跌派

  辯題一:貨幣在貶值,房子會貶值嗎?

  雲中望月:我認識一個親戚,在90年代時候把廠房跟幾個房產賣了,賺了30多萬,存入銀行定期,一年利息1萬,那時候的1萬相當於什麼概念?那時還有“萬元戶”這個詞,相當於現在每年給你一百萬。那時候他想把這定期存款傳給自己後代,覺得以後這輩子生活不用愁了,結果現在後悔死了?當時這些錢買房子不香嗎?

  張富貴:不知道大家發現一個現象沒有。大家罵北上廣深房價最兇的時候是在房價不足2萬一平的時候。當房價上漲到3萬,4萬的時候,一堆人就在等著看房價下跌的好戲。各種嘲諷。而當房價漲的5萬6萬的時候,好像罵房價,或者等著房價下跌的人反而少了很多。

  順風吃雞:這些年,中國的房子越來越貴,但是生活必需品卻沒怎麼漲,貨幣算是貶值了嗎?我想應該不算。因為這裡的房子,恐怕和茅臺(600519)股票差不多,主要是一種投資品。

  我要我覺得:2019年之後,一個明顯的特徵那就是物價上漲、房價橫盤。高房價實際上是貨幣蓄水池,而如今看政策,隨著“房住不炒”的提出,房地產已經完成了自己的歷史使命,將進入漫長的低迷期,真正迴歸到居住屬性。

  雙馬尾老百姓(603883,股吧):房價是否會跌這問題,等價於貨幣購買力是否會漲。房地產有泡沫嗎?也許有,但你看看貨幣是什麼?貨幣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財富,資產才是。國際之間的經濟戰,說白了就是每個國家都在琢磨著如何用自己印出來的紙,去購買別國的資產(或資本,包括公司股權,固定資產,農用土地,礦產,房地產等一切有穩定產出的必要生產要素),俗稱合法侵略。而你,居然想著賣資產換紙幣?

  我好像過氣了:房地產作為重要的生產要素,就決定了它天生就會跟實體經濟緊緊綁定。我們可以想象下,作為國家層面,最理想的情況是在居民收入提高、社會生產量提高的前提下,房價保持不變。然而現實是,當國家想要擴大生產促進就業的時候,住房需求必然會增加,於是房價很難不漲。如果想要擴大生產,而不帶動房價,那麼只能以技術密集型產業替代勞動密集型,然而這會影響就業,居民收入可能降低,這就可能違背了政策的初衷。

  沒有故事的德子:理論上是這樣,但從實際情況來看,疫情對房地產市場衝擊是非常嚴重的的。居民收入已經降低,房價扛不住了。

吐槽|疫情之後的房價:你是看漲派還是看跌派

  辯題二:疫情“冰封”樓市,房價能撐住嗎?

  愛哭鬼:張文宏醫生已經說了,這次疫情在今年夏天結束基本已經不可能 。那麼在未來的半年內,我們的失業率、收入會很不樂觀,裁員、失業首先影響誰?租房的打工仔回家了,無租金可收的炒房客怎麼還貸款?買房的會在疫情期間下手嗎?房子還能找到接盤者嗎,房價下行壓力有目共睹。

  一個湯:如果真的到9月才恢復正常,市場上的炒房客很可能會扛不住,大規模拋盤,就像在股災來臨時,雖然所有人都知道,只要大家不瘋跑,市場就不會亂,但沒有人會相信別人,所以這個時候對於自己而言,相對的最佳策略就是立馬清倉。當拋盤的人越來越多時,房價就不可避免地會迎來大跌。

  廣州腸粉賊好吃:我不認為會出現拋盤的情況。

  很多人以為房價漲是因為買的人多,但其實更重要的是因為佔有資產的人不肯輕易脫手,他們脫手的理由是什麼?拿珠江新城為例,08年買時候均價10000,80平左右住房按揭30年月供4000,但現在租出去租金1萬,並且租金穩步上漲,賣它的理由是什麼?

  jijojo:樓上說的對,房價越來越高其實是階級越來越分化的具體表現,有不動產的人才算是真正的資產階級,沒房子的人在城市打工就必須租房,其實本質上不管是什麼工作其實都是在為“地主”打工,有房跟沒房的關係就相當於剝削與被剝削階級的關係。這就是為什麼房價不會跌,因為資產是一個人勞動創造的最終目的。


吐槽|疫情之後的房價:你是看漲派還是看跌派

  辯題三:長遠來看,房價何去何從

  蘇家小天才:人口負增長,肉眼可見,某些人何必視而不見。大廈傾斜不算倒,頂樓的磚頭落地了才算倒?

  2018年,60週歲及以上人口24949萬人,佔總人口的17.9%,其中65週歲及以上人口16658萬人,佔總人口的11.9%。

  2019年,60週歲及以上人口25388萬人,佔總人口的18.1%,其中65週歲及以上人口17603萬人,佔總人口的12.6%。

  照這個趨勢,2022年中國65歲以上人口占比超過14%,成為老齡社會。

  禁止~訪問:是啊,房地產,短期看政策、中期看經濟、長期看人口。人口是根本。

  目前我國在建住宅商品住房的總面積為60億平方米,按照人均40平米,也可以容納1.5億人口居住,足夠未來10年新生兒居住,還綽綽有餘。並且,這裡還沒有算空置住房(據說7000萬套)。

  朝可喜:房子就是供不應求的。舉個例子,就拿空置率來說。不知道那些人是怎麼研究的,會把一個城市空置率算到20%,那麼即便20%又能代表房子太多,供大於求了嗎?

  1個城市,10套房子,其中2套空置,3套出租,5套自住。

  3套出租的,每套住3個年輕人。

  你告訴我,這個城市裡有多少戶家庭?3*3+5=14戶!

  你告訴我,這個城市有多少套房子?10套。

  你還敢恬不知恥的說房子供大於求嗎?

  空置率好算的,看電錶水錶就好。既然能算出來,卻一直假裝不知道,是不是很有意思呢?

  天好冷,燙個頭吧:不分地區談房價就是耍流氓,並不是所有的房子都屬於優質資產,並不是只有一二線城市房價太高,大家可以去看看三四線的情況。我覺得現在三四線的房價太離譜了!

  就拿我所在的城市,16年到現在,漲了50%+,這兩年發生了什麼呢?GDP增長負數,人口增長几乎為零,本地知名開發商破產!

  前兩年的房價在我看來,真的有點莫名其妙,所有人都在買房子,但沒有支撐,大家都認為房子會漲。讓我想到了我奶奶一樣,經歷過饑荒,明明知道吃不完這麼多的糧食,但還是囤積了很多,最後發黴變質。

  八月淅雨:我和朋友關於房價有一個共識,這個時候看誰不順眼就忽悠他買房。

  好心提醒一句,3000億加稅如一把達摩克利斯之劍,甚至還有50%的威脅,你要覺得你收入穩定能夠支持貸款買房請上。

  90度觀點

  1、房價會逐步分級,首先核心城市、中心型城市房子更加保值;同一城市中優質房子更加保值;人才都被周邊中心城市吸走的三四線城市,以及同一城市不值得投資的房子,還是會不斷陰跌。房子也分三六九等,不是隻要是房子就一定會跌一定會漲,後續分級會更加明顯。

  2、疫情影響下,資金緊張的開發商,會打出打折的旗號迴流資金,受疫情影響資金斷裂的房主會降價賣二手房。對剛需來說,會是入手的好時間。

  3、疫情結束之後,全國性地下發「利好大禮包」,也一定會努力避開房地產導向於同為第二產業的製造業,以及第三產業的。因此,房價的增長也是間接的、溫和的。

  調控,大概率是在「搶人大戰」的外衣和「經濟刺激」的帽子之下,對購買首套、二套房的年輕人、對高學歷、高技術的定向人才,有綠色通道,對全國人民的購房成本(房貸、稅費)有減少,而房價還是會努力去維持平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