崆峒:这群“格格”很有“味”

崆峒:这群“格格”很有“味”

这群“格格”很有“味”

本报记者张霞

崆峒:这群“格格”很有“味”

在小区内普及疫情防控知识。

疫情防控期间,社区“格格”可以说是离老百姓最近的“逆行者”。

在崆峒区西郊街道办事处三天门社区,就有这样一群“逆行者”,她们每天奔波在社区与小区之间,入户走访、摸排统计、为隔离对象服务。她们中既有“时尚味”的宣传让严防严控成为常态,也有“人情味”的服务解决了老百姓的燃眉之急,更有“暖心味”的守护换取了千家万户的平安……

她们每天奔跑的身影就像旋转不停的陀螺般,筑起了联防联控最坚固的人民防线,守护辖区居民的安全。

防疫宣传很有“时尚味”

每天早上,崆峒区西郊街道办事处三天门社区网格员闫娇,总会戴着“西郊街道疫情防控员”的袖章准时出现在新裕花园小区的门口,在协助物业保安、包片干部严控进出车辆、人员排查以及测体温、消毒、信息登记等工作的同时,也会随时走进小区院落、楼宇间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并对辖区菜市场、超市等公共区域进行不间断巡逻。

“一天的工作就是主动对居民佩戴口罩不规范、聚集聊天等行为进行劝导教育,督促大家养成戴口罩、勤洗手、不聚会、不串门、不扎堆的良好习惯。引导群众面对疫情,不信谣、不传谣,让安全防范意识扎根于每一个社区居民心中。”闫娇说。

在整个西郊片区,像闫娇这样的网格员有19位,她们每天佩戴着“西郊街道疫情防控员”的袖章,深入大街小巷、小区楼宇宣传疫情防控知识,用行动为群众织起了一道疫情“保护网”,红袖章已成为了三天门社区辖区内一道时尚的风景线,更是居民群众眼中的“安全红”。

三天门社区干部朱伟伟告诉记者,宣传工作是疫情防控的重要内容,社区网格员采取“线上+线下”宣传模式,以电话、微信公众平台、党支部微信群、居民微信群为载体,引导居民取消串门、聚会等活动,避免人群密集,并通过在小区内张贴、发放宣传彩页、悬挂横幅等方式开展网格化宣传全覆盖,确保疫情防控知识普及到各家各户。

防控服务很有“人情味”

“你好,我家没电了,能帮我充一下电费吗?”“你好,我孩子胃疼,能帮我买点药吗?”“你好,我的快递到了,能帮我取一下吗?”……在崆峒区华电小区里总能听到这样的话语,有问题找景姐,有困难找景姐,久而久之,网格员景蓉便成了华电小区出了名的热心人。

疫情防控期间,景蓉每天都在社区里忙前忙后。“自从小区实行限制管理后,社区对摸排出的重点人员一一建立了台账,我的工作就是对所管辖区进行‘一对一’重点监管,不仅要督促隔离户在14天的观察期内不出门,每天还要上门监测体温、定时进行电话回访、及时了解其身体健康状况,发现异常要立即上报。”对于隔离人员,景蓉就像对待亲人一样,当起了服务员、代购员、代办员,帮助他们买菜、买生活用品、取快递、寄邮件。

“自疫情发生以来,我手机微信居民群里的留言就不断,隔三差五就有人发来自己需要采购的物资。每天,我都会在家提前把居民登记需要物品进行分类,然后统一采购,送货上门。”景蓉告诉记者:“这样做虽然很辛苦,但是帮助居家隔离观察者解决了生活上的后顾之忧,小区居民也更安全了,我心里就很欣慰。”

为了让居民安心居家防疫,三天门社区的每一位网格员都像景蓉一样,充当起了小区居民的“代购员”、“服务员”。她们每天收集居民所需生活用品清单,往返于超市、药店、菜场等地,一趟趟地将采购用品送到居民家中。她们主动对接需要照顾的居家困难群体,为网格居民提供了最“暖心”的服务,让疫情防控更有“温度”,更有“人情味”。

暖心守护让辖区更安宁

“你家里几口人?近来有湖北回来的亲戚吗?最近有外出旅游出差的吗?”说话的是三天门社区第六网格员刘金霞。

疫情来临时,三天门社区将19名网格员和40名党员志愿者分别安排到辖区30个小区的固定监测点。大家定人定岗,无缝对接,协助社区做好卡口值班值守,与社区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构筑起了群防群控群治抵御疫情的严密防线,确保每个小区都有人值守。

自小区实行限制管理后,辖区新一轮的入户排查接踵而至。刘金霞所在辖区共有住户558户,工作量大,任务重。排查重点人群、巡回宣传、张贴通知公告、在小区门口值班、服务居家隔离人员……一时间,她从平日里分工明确的“专能”工作人员,变成了样样都会的“全能”社工。

在三天门社区,19名网格员从大年初三起就投身疫情防控一线,用实际行动守护社区居民的健康安全。

“自疫情发生以来,我每天工作至少12个小时,手机24小时不敢关机,除了每天常态化开展疫情防疫工作,还要协助辖区居民有序返岗复工,帮助辖区店面开门营业。”刘金霞告诉记者,社区是疫情防控的第一线,坚守疫情管控阵地,让辖区居民平安健康生活是她的职责。希望疫情早点结束,大家都平安健康,回归正常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