甩掉“完美主義”,別再玩兒命爭第一了!

Good, better, best. Never let it rest.

Till your good is better and your better is best.


這個簡單的英語繞口令,翻譯過來就是:好就要更好,更好就要最好,絕不讓這個過程停下來,追求好到更好,一直到最好。

生活中,我們渴望完美和追求更好,例如期待獲得理想中的伴侶和愛情,呈現完美的報告,取得更好的成績等等。追求達到更高的標準可以幫助人們獲得成功,促進行業的進步和社會的革新。


但對有些人來說

最好從來都是不夠好


但有一些人,卻似乎陷入了完美的“陷阱”,在追求完美的路上越走越遠,筋疲力盡。這些人被稱為完美主義者(perfectionist)。完美主義者往往給自己設置過高的、甚至難以達成的標準和目標。總覺得要麼做到最好,要麼不做。因此,他們要麼強迫性地為此不懈努力,哪怕付出巨大的代價(個人健康、對家人的忽視、時間等);要麼因目標過高而難以行動、裹足不前。


甩掉“完美主義”,別再玩兒命爭第一了!

一些人可能在追求完美的途中裹足不前 |


他們的自我價值的判斷,在很大程度上來源於是否實現了這些嚴苛標準。如果難以達到設定的目標和標準,便會感到無力、自卑和自我否定。


對完美主義者而言,最好從來都不夠好——孩子考了班級第一名,覺得還不夠好,需要繼續努力考到全校第一名;工作上取得好的成績也不足夠,還需要更上一個臺階。他們要做的是更好,更完美。最好不要有錯誤、瑕疵和失敗。


甩掉“完美主義”,別再玩兒命爭第一了!

完美主義者不接受瑕疵,凡事都要做到最好 | pixabay


更有甚者則發展出了極端的表現,比如衣服鞋子上有一點汙漬,就不能穿著出門;或者對自己的長相不滿意,鼻子不完美、眼睛也不完美,一項接著一項地整容,以期達到自己心中“完美”樣子;或者感覺身材總是不完美,看到肚子上的肉感覺無法見人,需要過度節食或運動;一句話理解不了,就感覺學得不夠好,便對自己失去信心;沒有做好足夠的準備,便無法開始進行某項工作……這一切都和完美主義有關聯。


人數逐年上漲


加拿大心理學家戈登·弗萊特(Gordon Flett)和保羅·休伊特(Pual Hewitt)提出三種不同類型的完美主義:“自我導向型”(Self-oriented perfectionists)、“他人導向型”(Other-oriented perfectionists)和“社會期許型”(Socially prescribed perfectionists)。


“自我導向型”完美主義者往往在工作和關係中對自己有過高的標準,因此往往也會有較高的壓力和焦慮,對自己的錯誤、缺陷和侷限性較難以忍受,當此類型的個體面對失敗或生活打擊時,有時候會陷入抑鬱之中;


“他人導向型”完美主義者對他人有較高的要求、標準和評判,容易導致關係中被拒絕和其他問題;


“社會期許型”完美主義者認為環境和他人對自己有較高的要求, 他們獲得價值感的方式來源於對社會評價和期許的滿足。


巴斯大學的托馬斯·柯倫(Thomas Curran)和約克聖約翰大學的安德魯·希爾(Andrew Hill)分析了4.1萬名美國、加拿大和英國學生在1989年至2016年完成的多維完美主義量表(Multidimensional Perfectionism Scale)的數據發現,三種類型的完美主義都在上升,其中“社會期許型”增長幅度最大


在過去三十年,完美主義變得越來越普遍,年輕人對自己和他人有著更高的要求,這和逐漸增加的社會壓力和社交媒體的壓力有關。在各種社交媒體中,人們傾向於去展示社會讚許和美好的一面,從而獲得社會和他人的讚揚與認可。


甩掉“完美主義”,別再玩兒命爭第一了!

社交媒體上似乎每個人都光鮮亮麗,但其實是渴望得到他人的讚美


德國慕尼黑大學的卡琳娜·林伯格(Karina Limburg )和他的同事們分析了284項研究,發現飲食失調、焦慮、強迫和抑鬱症的患者的完美主義程度高於其他人,那些有完美主義傾向的人更有可能被診斷為患有各種心理疾病,同時也與自殺有一定相關性。


在“理想化”和焦慮的追逐下筋疲力盡


英國哲學家和政治思想史家以賽亞·伯林(Isaiah Berlin)在1979年的《我生活的三個組成部分》一書中寫到:最古老、最令人著迷的願景,也許是世界上存在一個完美社會——全然正義、全然快樂、完全理性,人類所有問題的終極解決方案都唾手可得。


在心理諮詢的臨床工作中我們能發現,

完美主義者追求十全十美,希望行為結果都是好的,他們對自己或他人有著過高的期待


甩掉“完美主義”,別再玩兒命爭第一了!

完美主義者追求十全十美,希望行為結果都是好的 | pixabay


這種過高的標準與人在幼年時期心中“理想化”的、完美的父母有關。

在幼年時期,孩子認為父母“無所不能”,什麼都可以做到。隨著年齡增長和身體心理發育,兒童越來越可以接受父母並不是神,而他們也不是“世界的中心”這一觀點。適度的挫折可以幫助兒童區分想象和現實,通過忍受挫折實現成長。隨著面對和處理越來越多的挫折,孩子們可以接受自己和父母及他人都是有侷限性的。這一個過程也是一個“去理想化”的過程,意味著個體可以忍受一定的缺陷、失誤和挫折,可以不必事事完美、盡如人意


但不論是“自我導向型”、“他人導向型”還是“社會期許型”完美主義者都很難接受自己和他人的侷限性,他們的“去理想化”過程似乎沒有發揮出作用。成年後的他們還跟孩童時期時一樣,不接受犯錯和瑕疵,一旦出現差錯,便會產生強烈的羞恥感、無力感和脆弱感。

甩掉“完美主義”,別再玩兒命爭第一了!

完美主義者很難接受自己和他人的侷限性,一旦犯錯便會容易感到羞恥和無力


除了“理想化”,完美主義的另一個成因是對“不夠好”這一焦慮的防禦。從嬰兒期開始,人們不斷接受父母和外界環境的要求和評價,這些生命早期的的評價和養育,促進了自戀的發展和成熟,同時也帶來了被評價、被比較的焦慮。“不夠好”意味著自戀受損,意味著有可能不被喜歡,意味著有一定的危險。不論有多成功,都不能充分自我肯定,於是陷入一輪又一輪的焦慮中。只有達成及其嚴苛的標準,才算成功,肯定自我。他們往往內心中充滿了衝突,一方面渴望被肯定,另一方面他們也渴求活出自我。於是在這樣的衝突中,無法著手做事。


我有一個非常成功的朋友,事事力求做到完美。他確實很成功,但他不快樂,而且最近身體上出現了一些問題。他說自己“從小事事就力求完美”,每次見到他,會感覺他永遠處在焦慮和壓迫中,無法放鬆地享受當下,自由地生活。


甩掉“完美主義”,別再玩兒命爭第一了!

不論有多成功,他們都不能充分自我肯定,於是陷入一輪又一輪的焦慮中


越完美就越不能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就越需要完美。在這個循環中,腳步變得越來越快,人也越來越累,越來越多地透支著健康和生命的活力。奧地利精神分析學家蘭克(Otto Rank)說“生的恐懼是向前發展成為個體的焦慮,而死的恐懼則是向後退化失去個體性的焦慮,困在這兩種恐懼中,個體終其一生在其間來回擺盪。”完美主義既是成為個體的焦慮,也是由死亡焦慮推動下的自我折磨。


足夠好就夠了


人出生來到這個世界上,每一個個體在身體、智力、家庭教育、自我能力或後天環境等方面都是不完美的。許多孩子感到不論自己取得多好的成績,他們的父母都不滿意,覺得還“不夠好”;孩子們希望自己是好的,但怎麼好法,到達什麼程度,連他們自己也不清楚。


甩掉“完美主義”,別再玩兒命爭第一了!

每一個個體在身體、智力、家庭教育、自我能力或後天環境等方面都是不完美的


人無完人,在家庭教育中,父母需要警惕自己的完美主義傾向。無論“完美的母親”還是“完美的孩子”都是可怕的。“足夠好的母親”一定是可以犯錯的母親,絕不是一個完美的母親。孩子可以敢愛敢恨,可以發現自己的不足,也能寬容地接受自己的不足。美國精神分析師溫尼科特認為,“足夠好的母親”,能夠滿足嬰兒的全能感和自戀的需要,可以幫助嬰兒看到真實的自己,慢慢幫助弱小的自我獲得力量、自我體驗的真實感、內在現實感和意義感,這樣生命才得以展開,可以去創造、去愛。


如果你的完美主義可以幫助你更好地生活,那麼無需改變;但如果它讓你裹足不前,達不到某個標準就不斷自責的話,就需要給自己“無條件的愛”和關照,尊重自己的內心和節奏,不要被焦慮追趕著前行

失控也可以讓人生充滿驚喜,錯誤也可以幫助人成長。


每個人都值得被愛,不是因其多麼偉大,而是作為人的存在就值得被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