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尾繡——針尖上的活化石

“馬尾繡”,源自水族古老的手工藝絕活,也是2006被收錄於第一批國家非遺名錄的手工技藝之一。因族人們採用原始的口耳相傳的傳承方式,使得“馬尾繡”這一技藝傳播範圍較小,加上其高難度的刺繡技術,造就了這一工藝極其珍貴的藝術價值。迄今為止,“馬尾繡”擁有上千年的傳承歷史,是現存的最古老的刺繡工藝,在刺繡界享有“活化石”的美稱,是研究水族刺繡文化、水族民族風俗最有利的考證素材。

馬尾繡——針尖上的活化石

馬尾繡

一直以來,水族女同胞們從7—8歲就開始學編織馬尾繡,創制圖案,15歲時基本掌握了馬尾繡的製作方法。水族人民以刺繡的方式,寄予美好生活的希冀與嚮往,也表達著水族人民的那一份淳樸與單純。水族刺繡十分豐富,不同地區的水族在掌握同一技法上有粗獷與精細之分,在掌握不同的技法上也各有所長。刺繡工藝有挑花、繡花、補花等,針法有馬尾繡、平繡、十字、打籽、亂針刺。但是最有難度的,還是“馬尾繡”!

馬尾繡——針尖上的活化石

馬尾繡

“馬尾繡”,顧名思義,以馬尾毛作為主要原材料。經科學佐證,選擇馬尾作為繡線是極其聰慧的選擇——馬尾毛,具有纖維長、拉力強、耐磨耐溼,不易折斷等優質特點,這是目前無論是人造還是天然的其他材料都無法取代的原因所在。所以選用馬尾作為刺繡材料,使打造出來的刺繡品可以長期保存,刺繡布不易損壞腐蝕的原因。

馬尾繡——針尖上的活化石

馬尾繡

極其複雜的製作流程,讓“馬尾繡”更具價值感與收藏價值。其製作步驟分為以下六個步驟:馬尾線—固框作圖——“填心”—鑲邊—訂“金線”—裝訂。在三根馬尾和絲線在出手工的揉搓下,一根根馬尾繡線製作而成;作畫,則是全憑繡娘們腦海裡的圖案,一個個生動的形象,就在繡娘們的筆下一氣呵成;再經過彩色絲線“填心”,刺繡作品就更加豐富多彩;最後經過鑲邊、裝訂等工序收尾,一幅幅生動形象、豐富立體的刺繡作品就在繡孃的巧手下呈現出來。

馬尾繡——針尖上的活化石

馬尾繡

如今,在創新精神的推動下,“馬尾繡”不僅僅停留在傳統的“布上做繡”,而是結合現代工藝進行融合創新,創造了“皮上刺繡”這一特色工藝。相對於傳統“布繡”而言,“皮上刺繡”因為材質的更換,所以“皮上刺繡”要求更高,難度更大,這不僅要求繡娘刺繡手藝嫻熟,還要求繡娘更加細膩。

馬尾繡——針尖上的活化石

馬尾繡

“皮上刺繡”工藝,不僅保留了古老的“馬尾繡”的刺繡工藝,還給“馬尾繡”注入了新的生命力,讓“馬尾繡”走進大眾視野,讓“馬尾繡”滲透到人們的生活角落,也讓這一非遺技藝得以傳承與延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