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把统一中原的功劳算在秦始皇头上,汉唐明清统一的几百年不算吗?你怎么看?

沈静轩


这道题潇生来回答。

现在的历史爱好者们将统一中原的功劳算作秦始皇的却有不公,但不公之处在于秦国的先人同样有功,秦始皇可以统一中原绝不是仅仅依靠他一代帝王,而是秦国历代先王的共同努力,即便这些功劳有大有小。

不过我们还是先来盘点一下秦始皇统一中原的功绩:

从疆域上统一中原

从夏朝开始,华夏文明历经三代经过近1800年的历史,但是疆域不确定。夏朝满打满算疆域南至淮河一线,向北占据河北南部,向西抵达陕西边境,向东止步于河南山东交界。其余地区在当时最多只能算是附属甚至是敌对,商朝最大的贡献就是征讨鬼方、西戎、东夷、虎方等部落或种群,将现今的中原地区基本囊括入中国版图。

而被历史书污蔑了几千年的帝辛,其实也就是在征讨孟方、人方、东夷各部落时,被西边渐渐崛起的周人给一波偷了水晶。周朝时期,周王陆续平定徐夷、淮夷、鬼方、越地等地区终于将疆域一举推至长江地区。

但由于周王室后期实力渐衰,天下礼崩乐坏,在申侯和周平王引狼入室的骚操作之下,周王室瞬间崩盘,失去了对天下的掌控足足500年。

为什么说秦始皇有统一天下的功劳,就是因为他同一了自平王东迁后纷乱的天下,并且在周朝疆域的基础上有所开拓:

  • 南征百越:秦始皇在公元前221年统一天下后,于公元前218年派大将屠睢、赵佗率领50万秦军讨伐百越。尽管面对由于不熟悉地理环境以及遭受当地越人的夜间骚扰,秦军伤亡惨重的情况。秦始皇仍然没有放弃,命令挖凿灵渠,沟通了长江与珠江水系,运输粮草。在击败百越之后,仍命令秦军就地屯驻,迁徙百姓入越,使得岭南地区第一次纳入中国版图。(有部分人受当代小说影响,认为秦始皇有遗旨不许岭南军团参加中原纷争,这件事应当为虚构,毕竟岭南军团被越人重创也是事实。)

  • 北击匈奴:秦始皇令蒙恬率秦军30万自上郡出长城,击溃匈奴主力,并连接燕秦赵三国长城筑造了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自此匈奴十余年不能南下窥伺中原。

  • 经略西南:修建蜀中云南之间的栈道,在夜郎、昆明等地设置官吏,这也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

至此,中国未来数千年的核心疆土在秦朝基本统一,而历朝历代统治者无不以秦朝的版图作为自己统一天下的基础目标为之奋斗,不论天下格局如何,统一天下必定先统一秦朝遗留的疆土轮廓。

思想上的统一

在秦之前,天下列国纷争,江苏人可以说自己是楚国人;山东人可以说自己是齐国人;河北人可以说自己是赵国人等等。人心不齐,天下当然无法一统。

而秦一统天下之后各国都成了秦国的郡县,人心自然一统,虽有分裂但终归走向统一。虽然秦朝的存在时间很短仅有15年,但这颗幼苗栽了下去,后继的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自然就能延续前人走过的路。

秦始皇的书同文、车同轨、改币制、行同伦、统一度量衡等更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完成了思想上的统一。之前的列国文字不同、货币不同、度量衡不同、甚至连道路、车轮的宽度都有所不同。这就像先前的欧洲,英语、法语、德语等等语言互不相同,英镑法郎克朗等等货币各有不同,所以欧洲的战争打了千年,无数英豪本有可能一统,但又旋即凋零,至今无法统一成一个声音。

秦始皇规定的秦小篆,秦半两钱等等,甚至是官制也被后世有样学样地模仿创新,正因为有秦朝的体制在,中国两千年的发展都有了模仿的对象。

汉隋唐明清都是中国大一统王朝的典型代表,他们之所以能坐稳江山,其根本原因就在于,秦朝已经将统一的思想,统一的体制扎根在中国人的心中。

没有秦始皇,东亚岂不就是大陆另一端的欧洲?


潇生谈史


秦王朝第一个开始对周王朝的封建体制进行了终结,实施了对道家贵族的中央集权,打开了“大一统”局面,由于这种道家思想不同于以前传统封建思维,是一种全新的封建贵族集权思维模式,故被称之为“(道家)变法”,汉武帝时期,儒家掌握话语权之后,把这些特殊的道家予以分门别类,开除出道家,称之为“法家”。

以前的儒教建立者道家贵族及其弟子儒家平民,追求的是“春(儒家)秋(贵族)大一统”,实际上就是“(道家儒家共治)邦联制”,而秦始皇则实行的是“秋派大一统”,也就是“(道家)贵族联邦制”,标志就是“焚书坑儒”,这样引起了平民儒家的反弹,他们推翻了秦王朝对平民的压榨,有样学样在汉武帝时期建立了“春派大一统”,即“(儒家)平民联邦制”,标志就是“独尊儒术”。

按照中国的造字意思,秦王朝秦始皇时期就是一种“贵族集权模式国家”或者简称“人权国家”(贵族被称之为“人”,“人”的集合被称之为“道家”),而汉王朝汉武帝时期就是一种“平民集权模式国家”或者简称“民主国家”(平民被称之为“民”,“民”的集合被称之为“儒家”)。

周王朝则可以相应称之为“贵族平民共治国家”或者简称“人民国家”(道儒共治)。

中国社会,基本的国家制度设计,都是由“工人阶层”予以执行,我们的民族起源记忆,就是“炎黄联盟”,实际上就是“轩辕氏工业与神农氏农业联盟”,而这个联盟又以黄帝部族为领袖,也就是古代的“工业优先”。

中国进入奴隶社会,就是黄帝工业文明的功劳,而奴隶社会,一直维持到周王朝的周公旦时期,这个时候,周公旦建立了儒教,组织了系统化的“废奴运动”,将以前奴隶性质的“民”转变为自由民性质的“儒”,这样就使平民能够登上政治舞台。

周王朝终结了奴隶社会后,各诸侯国进一步演化了“废奴事业”,代表人物是秦国的亲戚赵武灵王,他已经不像周公旦那样按照“德”的标准废奴了,而是大范围,全方位的废奴,由此而使赵国由于人力资源充足而成为强国,但这也导致了道家贵族的微词,引发了秦赵长平大战,秦国一举坑杀俘虏几十万,将领白起被后世称之为“人屠”,其实白起能够下得去手,可能他的心目中,自己并不是“屠人(自由民)”,而是“屠民(奴隶)”。

这样,秦国其后又对坚持“人民邦联制”的儒教核心齐国进行了攻击,进一步打压了平民势力,为全面实行“郡县制”(联邦制)铺平道路。

而秦王朝本来就是黄帝之后的又一个“工人阶层”,倾向于建立各种制度设计,他们在黄帝部族的“邦联制奴隶国家模式”,及周王朝部族的“邦联制封建国家模式”基础上,建立了又一种秦王朝的“联邦制封建国家模式”,使王朝与部族脱钩,王朝的负责人不再是部落的“盟主”,而成为了国家的“帮主”,且将“国家”的概念取代了以前的“天下”,这是人们把统一天下的功绩算在秦始皇身上的主要原因。


河东来


秦朝对中华几千年的影响很大,统一文字度量衡等,建立一整套制度。论历史贡献,秦朝的统一不敢说让大家有了国家的认同感,秦朝是让后代有了大一统思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