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岁的儿子经常偷偷的拿钱怎么办?

奶爸心酸史


其实4岁的小孩,刚刚学会了大量生存技能,比如:自己吃饭、自己睡觉、自己控制大小便,能流畅地用语言表达自己。


这个阶段孩子最重要的是学会了要坚持做什么事情,或放弃做什么事情,开始有了自己的独立“意志”。

这个时候孩子与养育者的冲突会很激烈,成为第一个反抗期。

一方面养育者要承担起控制儿童行为使之符合社会规范的任务,即养成良好的习惯,比如遵守规则、正确表达情绪、规范自己的行为等。

另一方面儿童也开始了自主感,他们坚持自己的行为方式,比如吃饭、排泄,甚至是拿钱这种事,也是一种自主行为。

这时孩子会反复应用"我"、"我们"、"不"来反抗外界控制,而父母决不能听之任之、放任自流,这将不利于儿童的社会化。

反之,若过分严厉,又会伤害儿童自主感和自我控制能力。如果父母对儿童的保护或惩罚不当,儿童就会产生怀疑,并感到害羞。因此,把握住"度"的问题,才有利于在儿童人格内部形成意志品质。

在这一时期如果幼儿表现出的主动探究行为受到鼓励,幼儿就会形成主动性,这为他将来成为一个有责任感、有创造力的人奠定了基础。

如果成人讥笑幼儿的独创行为和想象力,那么幼儿就会逐渐失去自信心

那么对待孩子偷偷拿钱这件事,父母该怎么办呢?

首先父母要给孩子作出正确示范。

钱放在钱包里,钱包放在爷爷和奶奶的房间里。

父母要给孩子做示范,拿钱的时候对爷爷奶奶说:“我想买点东西,可以给我一点钱吗?”

一定要等爷爷奶奶口头允许:“好的。”

然后由爷爷奶奶把钱包拿过来,打开,取出钱,给到父母手里。

父母拿到钱之后要表示“谢谢”。

这一系列动作,一定要在孩子面前完成,并多次重复。

同时示范反面教材,如果爸妈偷偷拿了爷爷奶奶屋里钱包的钱,会被爷爷奶奶打。

这是反面的行为教育。

对于这个时候的孩子来说,模仿是他们最主要的学习技能的方式。

如果他一直有这样的行为,可能也说明他的周围有别人这样教过他,或者他看到别人这样操作过。

一定要用行为而非语言教训来让孩子学习到正确的行为规范。

这样既能保护孩子的自主性,又能规划孩子的行为。

以上是我的回答,希望能对@奶爸辛酸史 有帮助。


麻团帮帮


大家好,我是宝妈谭姐,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小孩偷偷拿钱无非就是嘴馋,所以家里还是经常备一些零食。好好教育他小孩拿钱的危害性,有时候有必要对他进行一些必要的小惩罚。让他明白这样的做法是错误的


宝妈谭姐生活记


我们来想一想,一个孩子在偷别人东西的时候,是出于什么企图?

肯定是自己想要的东西,通过合法的手段得不到了。

偷东西的时候,又一种什么样的心境呢?

要凝神屏息,高度紧张,精神上还要承受“万一被戳穿”的压力,这种感觉是很让人难受的。

要是能够合法得到,谁也不愿意去偷呀。

只是,孩子想要的东西实在无法得到,然而又太想要了,那就铤而走险去偷了。

“作为成年人,有手有脚可以工作赚钱,想要什么东西,就自己努力去赚取。”这句话,在孩子身上却完全不适用。

因为孩子并没有赚钱的能力,孩子想要的东西,唯有通过家长来给予。

家长若是不给,孩子就无能为力。

所以,作为能想到去偷的孩子,不正说明了他具有强烈的上进心吗?也许他并不明白“偷”的法律严重性,毕竟只是个孩子。

作为家长,如果真的爱孩子,就真正去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

太太认为,这个问题里面包含着两件事情,应该分开和孩子谈。

第一,孩子真的很想要那样东西,从家长这儿没得到,另外想办法去得到这个想法的出发点是很好的,在将来的人生中,也值得去发扬光大。

第二,如果孩子你最心爱的东西被人拿走了,再也不会回来了,你是什么感受?

换位思考,被偷的人该有多难过呀。

以心换心,孩子的本心都是善良的,之前之所以毫不犹豫地偷,只是因为完全没想到这一点。

和孩子交流的过程中,尽量不要提起“偷”这个字。提的次数多了,无意中就已经把“偷”的“标签”给孩子贴上了。

像“偷是不劳而获,是贬损了人格,也是触犯了法律”这类的话,尽量不和孩子说。

不过,如果孩子已经习惯性偷了好多次,并且年龄已经不小了的话,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决定要不要说。

以上,提示了家长该怎么和孩子谈这个话题,而最重要的点,相信有心的家长已经发现了。

那就是——不要让孩子匮乏。

孩子很想要的东西,如果家长能够痛快地满足他,他又怎么会愿意去偷呢?

当然也包括了钱,偷东西和偷钱没什么本质上的区别,缺什么偷什么。

也许有些家长会说,孩子贪得无厌,什么都想要,要什么买什么,家里都要买穷了。

“孩子贪得无厌”是家长臆想出来的,“家里都要买穷了”更是不可能。

孩子也许的确会经常提出要买这个要买那个,有心的家长应该仔细了解情况,分辨什么是孩子随口说说的,什么是孩子真的想要的。

孩子随口说说想要的东西可以酌情不给买,而孩子真的想要的东西,一定得给他买。

而如何做好这一点呢?

太太建议,这么大的孩子,还是让孩子早日学会自己规划零花钱比较好。

同时也要引导孩子——零花钱怎么花,你具有完全的自由,先用来买你“真的想要的东西”,有剩余再买“有一点点想要的东西”。

爱孩子,就和蛋饼太太一起分析,一起思考,成为快乐又省心的父母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