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疫情捲土重來,來看看鐘南山院士總結的八句肺腑之言

文|阿魚乏了

2020疫情來勢洶洶,在對抗疫情的戰役中,我們犧牲了很多英雄、同胞。他們或許是孩子的爸爸媽媽,是家裡人的頂樑柱,又或許是慈祥的老人,是可愛的孩子。但是,大家有沒有想過,如果我們可以做得更好一些,他們是不是就不會離開人世?

在中國,疫情已經得到了控制。從非典到新冠肺炎,我們的意識無疑進步了很多。在抗擊疫情的這幾個月中,我們究竟可以學到什麼?讓鍾南山院士來告訴我們。

如何避免疫情捲土重來,來看看鐘南山院士總結的八句肺腑之言

比病毒更值得警惕的,是認知僵化。

“2003年的非典就給了我們很大一個警示,我們開始不把這種病毒當回事,但是事實證明這些都是不正確的觀念。”03年非典肆虐,我們剛剛開始時並沒有重視,直到蔓延開來我們才意識到這種病毒的棘手程度。而17年後,我們仍然對這種新出現的冠性肺炎一無所知。我們不能完全採用防治非典的辦法,對付新冠肺炎,因為時代一直在變,在一切尚未可知的情況下,做好防護工作,我們不能因為病毒暫時得到壓制就忘乎所以。

新冠肺炎在中國大肆傳播時,某些外媒還在幸災樂禍的鼓吹“中國病毒”。在他們忘乎所以的時候,竟然完全忘記做足抵抗病毒的準備,直到現在新冠病毒已蔓延至全球186個國家和地區,中國境外地區確診病例已達387472例。即便中國以慘重代價早早發出了預警,很多國家還是白白錯過一個多月的最佳防控期,甚至於現在還有國家不拿疫情當回事。

我們要記住,捱打了要長記性,從輕視病毒到冷靜防範。我們的觀念倘若一直與時俱進,即便不能完全防止下次的病毒肆虐,也可以大幅降低疫情的危害。

如何避免疫情捲土重來,來看看鐘南山院士總結的八句肺腑之言


比災難更可怕的,是掩蓋真相。

“1月19號我們就提到了,這個(新冠肺炎)有人傳人的現象,有醫護人員感染了。”疫情爆發初期,出於各種目的。消息被封鎖起來,紙是包不住火的。從這次的事件中,完全證明了一點——中國人民是經得住考驗的。未知的病毒確實容易引起恐慌,但是比病毒更可怕的是,病毒悄然而至,我們卻還不知道。火併不會因為被紙掩蓋而熄滅,如果不了了之,火勢只會越來越旺,希望這次疫情可以給有關部門一個警示,或許我們還可以做得更好。


如何避免疫情捲土重來,來看看鐘南山院士總結的八句肺腑之言


尊重專業,就是保護大多數人。

新冠肺炎爆發後,鍾南山院士常常提到:一定要強化疾病預防控制中心(CDC)的地位。在訪談中,他再次重申這樣的觀念:急性傳染病,是突發性的公共衛生事件,拼的就是專業和速度。如果CDC在發現疫情的第一時間,可以越過層層把關和審批,直接向社會公佈真實情況,引發公眾重視,那麼將會挽救很多人的生命。

早在12月份,就有李文亮發出了示警,因為位低權弱,又因為而當地政府出於政績和穩定,一味掩蓋封鎖消息,這才病毒的傳播發酵。如果武漢能提前5天封城,現在感染人數不過是兩萬人。如果再延後5天封城,那麼今天的感染人數將是17萬人。當然,生活中沒有如果可言。

中國百姓其實不太相信專家,因為我們無法判斷這個專家是不是真的。前些年的“蒜”你狠、“豆”你玩大大的消耗了普通人的信任。吃瓜群眾不瞭解真相,所以對真正意義上的專家的意見,應該由政府來接受採納。因為尊重專業人士,將專業領域的決策交給他們,就意味著更多的人可以得到保護。


如何避免疫情捲土重來,來看看鐘南山院士總結的八句肺腑之言


摸著石頭過河,是戰勝未知挑戰的最好方法。

訪談中,鍾院士對新冠肺炎的陳述,依舊保持著很小心的態度。在我們對新事物沒有得到充分認知時,摸著石頭過河過河是最好的辦法。在做好安全措施的同時,一邊摸索,一邊整理,一邊及時更新措施。實踐出真理,從對疫情一無所知,到逐漸控制疫情,再到將中國的經驗分享給世界,實踐已經證明了這套理論的正確性。自己下水,總勝過別人的泛泛而談。


如何避免疫情捲土重來,來看看鐘南山院士總結的八句肺腑之言


守護中國的使命從來都是薪火相傳的

“也不知道是不是嫌我太老了。”鍾南山院士笑著說,他們都不讓我進重症病房。疫情剛剛爆發時,新聞中報導“年過80的鐘南山院士重新掛帥”,我挺驚訝,難道中國就沒有年輕人了嗎?竟然讓一個老人家以身犯險。後來我發現我錯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留意到一點,鍾南山院士說出的所有成果,其署名都是鍾南山團隊。

不論是鍾南山院士還是李蘭娟院士,他們的身後都有著一批很好的年輕人,中國有一個成語叫薪火相傳,我想用在這裡再合適不過了。而這些暫時還沒有大放光彩的年輕人,終將會成為中國的頂樑柱。

如何避免疫情捲土重來,來看看鐘南山院士總結的八句肺腑之言


尊重醫護,就是給我們自己留後路。

“這場疫情中,有兩件事讓我特別難過。一件是疫情爆發之初,由於沒有得到足夠重視,導致大規模爆發。另一件,就是說真話的醫生,不僅沒有得到保護和尊重,反而得到訓誡。”

“我們國家的絕大多數醫生,從來都是白衣天使。”

2019年醫鬧屢見不鮮,甚至疫情中還出現用利器刺傷醫護人員的悲劇。醫護人員治療的不是別人,是你的家人、朋友。他們上戰場的時候我們口口聲聲讚揚他們是英雄,平常生活中我們卻又不屑一顧,這叫忘恩負義。尊重醫護,就是給自己留後路。

如何避免疫情捲土重來,來看看鐘南山院士總結的八句肺腑之言


所謂厚積薄發,都是穩紮穩打。

如何避免疫情捲土重來,來看看鐘南山院士總結的八句肺腑之言

談到學習,鍾院士這麼說:“不管小學、中學、大學,都是打好基礎的階段。”“尤其要學好語文。”只有打好了基礎才能穩步向前。中國的教育觀念有著很大的問題,老師、家長都死盯著成績,這就導致了許許多多的孩子有急功近利的念頭,這樣特別不好。

根基越穩固,人生路上走的就越遠。


如何避免疫情捲土重來,來看看鐘南山院士總結的八句肺腑之言

中國人的神明,永遠是中國人自己。

從非典到新冠肺炎,鍾南山院士一直奮鬥在第一線。鍾南山、李蘭娟千千萬萬醫護人員護住了中國。這讓我想到了中世紀同樣爆發黑死病的歐洲,神明倘若仁慈,絕不會讓那麼多人死去。中國人不相信神明,中國人的“神明”從來都是中國人自己。


謹以此文,致敬鍾南山院士及所有抗擊疫情的醫護人員。有什麼意見建議,歡迎留言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