誘蜂有沒有竅門?小白該注意什麼?

農場主學利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誘蜂,是指在有分蜂或者逃群的時機,把經過特殊方法處理過的蜂具,放置在適合蜜蜂居住的地方,讓蜂群自行偵察併入住的方式。誘蜂對於有經驗的高手來說並不難,但對於剛入門的小白來說卻不易,誘蜂的竅門還是有的,下面我就分享一下其中的一些竅門吧!

首先,誘蜂的最佳時機。能誘到的蜂群可以分兩種,一種是自然分蜂,另一種是逃蜂。在所有的誘蜂過程中時機最重要,如果外界無蜂可誘,你技術再高也是空談,所以你要清楚本地花源最豐富是什麼時候,每個地方都會不一樣,蜜蜂分蜂是在大流蜜期蜂群巢內蜜粉豐富,蜂王大量產卵繁殖出大量幼蜂,而巢內空間不足以擴大蜂巢,蜂群培育新王另覓適合蜂群繼續發展和繁殖的行為。所以必須是在有分蜂的時候放置誘蜂用具才有可能誘到蜂。還有蜜蜂的逃蜂通常是發生在外界無大蜜源,蜂巢內嚴重缺粉蜜導致蜂王不產卵,而又受到外界人為干擾或外敵入侵等會發生逃群,在這個時候我們在適當的地方放置誘蜂用具同樣可以誘到蜂群,而且誘到強群的機會還比較大。

其次,誘蜂用具的處理。在有分蜂群和逃群的季節裡,誘蜂用具的處理相當重要,只要經過特殊精心地把誘蜂用具處理好了,誘蜂就已經成功了百分之七八十。(具體處理方法可參考我主頁的其他問答中有詳細說明,這裡我就不重複了)。

最後,誘蜂點的選擇。在有分蜂和逃群的季節,將經過精心處理過的誘蜂用貝,放置在最合適的地點,才有利於蜂群中的偵察蜂可以快速發現,這也決定了誘蜂的成功率和速度。合適的誘蜂點可以選擇的地方也很多,像石山的石崖下、大塊獨石、單獨的大樹下、山上的老房子等目標顯著的地方都比較適合誘蜂。

好了,以上就是為剛入門學誘蜂的小白總結的一些竅門,希望可以對你有所幫助。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經驗,關注





農村李小杰


誘蜂的最好方法是在適於它們生存的地方放置空蜂箱,引誘分蜂群或者遷飛的中蜂群自動飛入。

下面介紹關於這個誘蜂的技術要領和操作要求:

1、誘蜂地點的選擇

老農誘捕野蜂的經驗認為,最理想的誘蜂地點是向南山腰突出的巖下,面臨深谷,四周有一些雜木林,上有老松掩映,目標分外明顯。在分蜂季節將誘蜂箱放在這樣的地方,蜂群常會接連飛來。 大家想要誘蜂成功,必須選擇那些蜜源充足的地方,同時這個地方附近又沒有人工養殖蜂場才可以。另外大家誘蜂的地點附近應該存在有水源,再就是要把誘蜂工具安放在向陽的地方,讓它存在於一個比較明顯的位置上。

2、誘蜂時間的選擇

想要誘蜂成功在時間上也是有規律存在的,最好誘蜂時間應該是在蜜蜂的分蜂季節之中。國內不同地區適合誘蜂的時間也各不相同,南方地區理想的誘蜂時間為每年的十一月和十二月之間,而北方地區最理想的誘蜂季節則是每年的四五月份。

3、誘蜂工具的準備

想要誘蜂成功大家最好選擇那種使用過的舊蜂箱去作為誘蜂箱,並用在蜂箱的內部塗抹一些蜂蠟,同時也要放幾個簡單的巢礎進入,蜂箱中其它的空間全部用草填滿,在蜂箱的巢門處留一個小口就可以了。安放好誘蜂箱以後,大家要經常去檢查一下,如果發現野生蜜蜂已經入內,則可以在晚上蜜蜂全部歸來後,關閉巢門,把誘蜂箱帶走,就是誘蜂成功了。

誘捕成功後,還要適時檢查和安置誘入的蜂種。放箱誘蜂要定時進行檢查,檢查次數,視季節和路程遠近而定。分蜂季節一般三天檢查一次,久雨初晴,要及時檢查。發現野生蜂已經進箱,等到傍晚蜜歸巢後,關閉巢門搬回。舊式蜂箱桶最好在當晚借脾過箱。





蜂農山蜜


你好,很高興能回答你的問題!

誘蜂當然是有竅門的,而且也非常講究,如果方法沒用對,那是會白費功夫和時間的。

下面我就把相關的重點說一下,希望能對您有用。

一,要選擇好誘蜂位置

.

好的誘蜂位置是影響誘蜂效果最主要的因素,首先誘蜂洞的附近必須要有野生蜂群,否則即便誘蜂洞挖得再漂亮都是徒勞無功的,其次誘蜂洞的附近要有豐富且相對連續的蜜源,最後挖誘蜂洞的位置要符合蜜蜂選擇巢址的習性,例如野生蜜蜂喜歡在向陽開闊且有明顯標誌物的地方築。我覺得在一些座北朝南,能夠避風的山坳,兩三百米內有水源的位置,在後面有靠山,遠看過去是一個點空的位置,算是好的位置了!

二,要對誘蜂箱或者誘蜂洞進行處理。當我們選擇好的位置,就要對誘蜂箱或者誘蜂洞進行處理。因為蜜蜂對蜜蜂臘的味道特別敏感,而且特別喜歡以前有蜜蜂居住過的箱子,泥洞,石洞,樹洞,我們就要利用它們的這種習性。在誘蜂箱誘蜂洞的內部和門口,我們都要塗上誘蜂臘,特別是門口,一定要多塗一點。當然有時候不塗臘也是有可能來蜂的,但是如果塗上了蜂臘,那它們來蜂的機率是大大的提高的!!

三,要選擇好誘蜂的時間。在我們南方,蜜蜂分蜂的高峰期是在3-5月,還有9-11月。我們要在這兩個時間段提前把誘蜂箱投放到合適的位置。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用!


蜜蜂戰神Wesley


1、時間:膠桶誘蜂的最佳時間有兩個且因地域不同而不同,其一是在當地的自然分蜂集中期誘捕出去的分蜂群,其二是在當地蜜源匱乏期或病蟲高發期誘捕棄巢飛逃的遷飛群。

2、地點:膠桶誘蜂在地點選擇上和用誘蜂箱誘蜂完全一樣,其一是附近要有豐富且相對連續的蜜源,其二是附近環境必須適宜蜜蜂生存,其三是地勢向陽開闊且有明顯標誌物。

3、安置:膠桶安置是否得當是能不能誘到蜂的決定性因素,其一是膠桶要倒扣在選擇好的誘蜂位置上,其二是膠桶上的洞要適當高於地面,其三是膠桶周圍還要適當做些偽裝,、注意事項

1、膠桶誘蜂之前一定要去除膠桶的塑膠味,否則塑膠味將影響蜜蜂到膠桶中築巢,其中最簡單的辦法是點燃廢舊巢脾對膠桶進行燻悶。

2、膠桶誘蜂時要考慮當地的野生蜂群資源,若沒有野生蜂群則根本不可能誘到蜂,另外還要了解當地蜂群的自然分蜂期和遷飛高發期。

3、膠桶誘到蜂之後要帶正常蜂箱前去收蜂,收蜂時先將膠桶內的巢脾移到蜂箱中,然後才將蜂群轉移到蜂箱中並於晚上帶回家中飼養。

4、膠桶能誘到蜂說明誘蜂位置完全沒問題,因此將蜂群收捕後可將膠桶留在原地,有時候一個膠桶在一個位置甚至可能誘到好幾群蜂


zeng笨鳥先飛


誘蜂是有竅門的,我小時在外公家就經常看到我舅招蜂,有自己家養著的有時飛跑需招回,也有成群的野蜂招來,誘蜂也要仔細,膽大才行,一般是先用白糖或蜂蜜沾在所準備的誘蜂工具上(誘蜂工具可分移動和固定,移動的是用草帽或斗笠等沾上白糖或蜂蜜,固定是用木箱留孔,裡面沾白糖或蜂蜜)。移動誘蜂基本上要做好個人防護。誘蜂最好是在四五月份進行。


就此一說


誘蜂沒有竅門,只要你肯去努力,相信總有一天,你會誘到蜜蜂的。分蜂期就會很容易誘到蜜蜂


養蜂小陳66


您好!我是迷茫的老懶蟲,我自己也有兩年的養蜂經歷,怎麼說呢,這是我搜集的資料,我感覺還是比較實用的。一、尋找野蜂

1、從季節出發春天在分蜂季節,選擇地方乾燥避雨的,附近沒有障礙物,眼前是開闊的,向陽的地方。夏天向風,冬天背風。

2、從地理位置,沿著林子邊緣,以空心有洞的大樹為搜索目標,認真尋找,選擇有石頭比較多的地方,大老樹,坎坷的堤壩,圍牆邊腳,廢舊房屋。

3、從觀察跟蹤踩水,踩蜜工蜂,水蜂500米範圍,蜜蜂3公里,看圈數1圈1公里範圍,2圈是2公里範圍,3圈是3公里範圍,加上工蜂飛行方向。採水蜂大部分是老蜂,飛行路線不會很遠。入山找蜂時,要留心水源邊沿,如果發現有采水蜂,就表明附近有蜂巢。採水蜂在下降和起飛時,都是繞圈子飛行的。如果飛來時打圈是逆時針方向,而回去時是順時針方向,就表明蜂巢在山的左邊;如果打圈的方向與上述相反,則表明蜂巢在山的右邊。

4、工蜂在認巢飛翔或爽身飛翔時,常在蜂巢附近排下許多糞便。採集蜂在出巢起飛時,也常先排掉糞便後才飛往採集。因此,在蜂巢周圍的樹葉、雜草上,必有很多蜂糞。蜂糞呈黃色,一頭大,一頭小,通常大的一頭總是朝著蜂巢的方向,應按照這個方向去尋找。若發現峰糞逐漸密集,那麼附近就必有蜂巢大約在3/400米範圍內了。

5、聽聲音,和看天上的工蜂飛行方向,判別工蜂遠近,一般也500米左右,這些聲音和飛行方向可以在兩邊都有障礙物,你站中間就容易聽到和看到。

6、選擇時機,分蜂季節蜜蜂勤奮出工多,秋天乾燥不下雨容易看到大便,春天下午2點左右,秋天下午3點左右新蜂試飛。下雨過後第一次天晴。

7、找到一個蜜粉源基地,歸巢蜂飛行速度慢、聲音混濁、尾部下垂或兩腿帶有花粉團,行徑成直線。後者是我們追蹤的目標。

8、根據幼蜂試飛找蜂巢的方法值得推薦。晴朗的天氣,每天下午2—3點,幼蜂會出巢在巢前試飛半小時左右。這種飛行混亂無序,聲音大且嘈雜。聽到這種聲音尋覓而去,可找到蜂巢。

9、採用沿途追蹤工蜂的方法,尋找蜂巢。其方法有多種。

①跟蹤採集蜂法 在晴天上午9~11h,在山谷出口處觀察回程蜂的飛行路線,也可以觀察花上採集蜂的動向。如果有數只回程蜂飛往同一方向,就可以沿著這個方向進行跟蹤,每次前進30~50m,最後就可能找到蜂巢。

②掛蜜燃脾引蜂跟蹤法 在高地的上風處,把帶葉的樹枝蘸上蜂蜜掛在離地2m高的地方,並燃燒一些舊巢脾,使蜂蜜和蠟的氣味散發出去,招引野生蜜蜂,然後注意吸飽蜂蜜的野生蜂的飛行路線。與此同時,在相距數十步遠的地方的另一個高地上,也用同樣方法的招引並觀察蜜蜂的飛行路線。這2條飛行路線相交叉的方位,往往就是蜂巢的所在地。

③煮蜜引蜂跟蹤法 在晴暖的天氣,在山中的高崗處,支起鍋灶點燃火堆,把高濃度的蜂蜜放到鍋中煮至沸騰,用蜂蜜的香味吸引野生中蜂來採集。根據蜜蜂返回的飛行路線追蹤,尋找蜂巢。在追蹤過程中,若失去蹤跡,在蜜蜂飛行路線的附近再煮蜂蜜,吸引蜜蜂。反覆數次定位尋找,就可準確地找到野生蜜蜂的蜂巢。

④欲擒故縱跟蹤法 捉住即將歸巢的採集蜂, 在蜂腰上綁1根 300~400 mm長的細線,另一端粘上1片寬10mm、長數釐米的紙片,然後釋放跟蹤。通常重複幾次,就可以找到蜂巢。

⑤根據採集蜂回程打圈和飛行高度判斷蜂巢距離 當蜜蜂採好粉蜜後,起飛時往往會打1~3個圈子,然後才按一定的高度筆直地飛向蜂巢。根據回程採集蜂起飛時打圈的次數和飛行的高度來判斷蜂巢的遠近。起飛時只打1個圈子,蜂巢不會很遠;打 3個圈子的,蜂巢處於2.5km以外,追蹤比較困難。如回程蜂在離地3m左右的高度飛行,說明蜂巢約在250 m的地方;若飛行的高度在6m以上,就說明蜂巢較遠,不可盲目追蹤。

10、此外,可以向山區的藥農、獵人等這些經常在山中活 動的人等了解野生蜂的蹤跡,為獵捕提供線索。

二、誘引野蜂

(一)臨時誘引,短期

養蜂的人都會去找野蜂,利用臨時引誘法將蜜蜂直接當天引誘到你的蜜蜂箱中。

誘引箱中放入適量的蜂蜜或白砂糖等糖飼料,找一個偵察蜂常出沒的地方,以及上午10時左右在誘引箱附近燃燒舊脾,有助於誘蜂。如果發現常在牆壁等處飛飛停停尋找巢穴的偵察蜂,可將誘引箱放置在附近,並在誘引箱巢口塗抹少許蜂蜜誘引偵察蜂;或將偵察蜂捕捉後放人誘引箱中關閉10min, 然後再將此偵察蜂放出,應注意不得損傷偵察蜂。偵察蜂飛走後不得變動誘引箱的位置。一般情況下,有分蜂群時,一天便可成功。

(二)定點誘引,長期

1、夏季誘引野生蜂,應選擇陰涼通風的場所,冬天應選擇避風向陽的地方。在座北朝南的山腰突巖下,不受日曬、雨淋,而且冬暖夏涼,是最為理想的誘引地點,宜四季放箱誘引。另外,南向或東南向的屋簷前、大樹下等也是較好的地點。根據蜜蜂的遷棲規律,誘蜂地點春夏季節設在山上,秋冬季節設在山下。

2、誘引箱放置的地點必須目標顯著,這才容易為偵察蜂所發現,而且蜜蜂飛行路線應暢通,如山中突出的隆坡、獨樹、巨巖等附近、都是蜜蜂營巢的天然明顯目標。

3、誘引箱要避光、乾燥、潔淨,沒有木材或其它特殊氣味。

(1)有“疤”箱:具有脾基的有“疤”箱桶。經過蜜蜂投居1~2天

希望能幫助到你




魯北波波


你好,很高興能夠回答你的問題,誘蜂是一個帶有技術性的,是有很多技巧的,下面我說說我的觀點:

第一:誘蜂桶裡要塗蜂蠟,誘蜂桶門口也要多塗些蜂蠟,這樣可以讓蜜蜂更容易的發現誘蜂桶,減少了蜜蜂找家的機會

第二:環境因素,蜜蜂喜歡陰涼、乾燥的地方,所以誘蜂桶要放到太陽不能直射的地方,小雨的時候最好不要淋得到,大雨就沒辦法,風不能直吹風口,不然收驚嚇會跑

第三:誘蜂桶的擺放方法,誘蜂桶要裡面比外面高,就是有點向外傾斜,這樣就算下雨,雨水可以流出來,還有門口不能對著東邊,不然太陽能直射門口,桶裡不夠黑蜜蜂就跑了,也不能對著西邊,最好對著南或者北,其他方向也可以,就是不能直對東北和西邊

第四:誘蜂桶要固定好,可以把石頭圍住旁邊,把誘蜂桶壓穩,避免颳風吹倒蜂桶

第五:偽裝誘蜂桶,把一些乾草放誘蜂桶上面、以及誘蜂桶的旁邊,這樣有機以給蜂桶遮陰,讓蜂桶融入大自然,這樣更容易引蜜蜂來入住

以上是我個人的誘蜂方法,希望對你有幫助,可以相互學習





壯鄉四弟


大家好!我是“養小蜜的老王”喜歡我的朋友記得關注哦!

關於大家關心的誘蜂小竅門我主頁發佈了很多視頻,那我針對個人的經驗在這裡再給大家做個解答。

(上圖老王誘箱來蜂)

首先誘蜂有以下幾個放面:

1.地理位置的選擇。

2.誘具蜂蠟的選擇。

3誘蜂季節的選擇。

第一點、位置選擇,位置我們選擇一定要有蜂源的地方,其次誘箱誘桶的擺放,我們可以擺在“大樹旁邊或大樹上面,大石頭下面或爛房子牆角邊等等”但是一定要保證不能整天被太陽暴曬,門口不能朝北且巢門前必須開闊,誘箱上擋雨好。

第二點、誘具和蜂蠟選擇,誘具可選擇誘箱,誘桶,誘洞等,但是一定保證不能有異味,誘桶不能有膠味,誘洞保證上方土嚴實,不能墜脾。蜂蠟一定要選擇拌有老脾一起煮的純中蜂蠟。

第三點、誘蜂季節的選擇,我們選在分蜂季最容易來蜂,兩廣3月到4月,9月到10月都是很好的季節,其它地區跟據自己區域的分蜂季節選擇。

(老王挖的誘洞在處理)

總之,做好上述事情後,我們還可以自己積累經驗。結合自己地區的條件加以改進,相信很快就能誘到屬於自己的蜂了。

有喜歡誘蜂的朋友可以關注我一起交流學習,我也會不斷上些新的養蜂誘蜂找蜂的一些小知識給大家!


養小蜜的老王


野生蜜蜂是養蜂人獲取蜂種資源的重要途徑,而挖誘蜂洞又是養蜂人在誘蜂時最常用的方法,但並不是隨隨便便挖個洞就能誘到蜂,實際上挖誘蜂洞是有很多竅門的,挖好了一個誘蜂洞一年能誘好幾群蜂,若挖得不好基本上是徒勞無功。

一、位置是關鍵

誘蜂洞位置是影響誘蜂效果最主要的因素,首先誘蜂洞的附近必須要有野生蜂群,否則即便誘蜂洞挖得再漂亮都是徒勞無功的,其次誘蜂洞的附近要有豐富且相對連續的蜜源,最後挖誘蜂洞的位置要符合蜜蜂選擇巢址的習性,例如野生蜜蜂喜歡在向陽開闊且有明顯標誌物的地方築巢。

二、大小有講究

誘蜂洞的大小是很有講究的,挖得太小几乎很難誘到蜂或者即便是誘到蜂也都是一些弱群,而挖得太大又費時費力且也不利於誘蜂,實際上中蜂活框標準箱就是誘蜂洞大小最好的參照物,這種蜂箱是根據中蜂的習性專門設計出來的,尤其是新手挖誘蜂洞時完全可按照這個標準尺寸挖。

三、燒巢脾燻悶

誘蜂洞挖好後洞內要適當處理才能誘到蜂,最簡單的辦法是在誘蜂洞裡點燃些樹枝或雜草等煙燻,然後在誘蜂洞點燃些廢舊巢脾再燻悶一次,最後將洞內的雜物清理乾淨並在洞底留一層草木灰以防螞蟻,這樣誘蜂洞內不但能保持相對乾燥的環境且洞壁上還會有蜜蜂特別喜歡的蜂蠟味。

四、洞口要適宜

誘蜂洞密封后將只留一個洞口供蜜蜂進出,事實上這個洞口的大小也是很有講究的,原因是洞口不管是過大還是過小都不利於誘蜂,洞口過大時可能還未誘來蜂群便被蛇、鼠等侵佔了,而洞口過小時偵查蜂進不去也是白費力氣,因此一般建議將誘蜂洞的洞口開到成年人食指大小即可。

五、抹蜂蠟誘蜂

誘蜂洞的洞口是能否誘到蜂最關鍵的地方,雖然不做任何處理也有可能誘到蜂,但這樣誘蜂完全沒有效率可言,最好的辦法是在洞口附近用點燃的廢舊巢脾燻一次,然後再抹些融化後的蜂蠟,這樣一來可大大提高偵查蜂發現誘蜂洞的概率,此外還要儘量將洞口偽裝成天然洞穴的樣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