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直接投資的四個動機市場、效率、資源和資產尋求投資

跨國公司理論的先驅者是海默,他在1960年就這一主題撰寫了博士論文,並於1976年發表(Yamin, 1991) 。海默是第一個提出這樣的觀點的人,他認為一個企業的業務位於一個以上的經濟體,與一個只位於一個經濟體的企業相比,它面臨著額外的成本。為了克服這些額外的成本,企業必須擁有相對於其競爭對手的特殊優勢。他認為,這些優勢主要表現為規模經濟或先進的生產技術。

兩年前(1958年) ,第二重要的工作,由約翰鄧寧出版。海默(1976) 在他的博士論文中引用了鄧寧的著作。鄧寧(1958) 對美國企業在英國的製造業務進行了實證分析。結果表明,這些製造業企業的工資普遍較高,勞動生產率和新產品創新率高於英國競爭對手。

此後,人們進行了許多實證研究,以調查促進外國直接投資的企業具體優勢。Buckley和Casson (1976年) 觀察到,跨國公司根據所提供的優勢和機會從其母國遷移。此外,必須具備內部化優勢,以吸引外國直接投資(如.市場機會),而不是出口或許可證等替代辦法。30. 鄧寧強調,內部化優勢必須與公司特定優勢和地點優勢聯繫起來,以便澄清吸引外國直接投資的這些因素。

(鄧寧,1988)。作者使用了OLI範式“(所有權,位置,內部化優勢)或折衷理論”作為首選名稱。公開進修學院的範例“已經被廣泛的應用和許多理論與實證研究對跨國公司運用這一理論進行了借鑑。

與Dunning (1988) 一致,公開進修學院範式的主要假設是,一個企業將從事外國增值活動,如果如果和只有三個因素得到滿足。首先,與服務於特定東道國市場的其他企業相比,企業應具有淨所有權(0)優勢。所有權優勢的形式包括商標或生產技術、創業技能或規模收益。其次,企業本身應該從這些優勢中獲益,而不是通過像許可證這樣的聯合企業安排生產。這些優勢被稱為內化優勢。第三,一定有一些因素投入,而這些投入在企業的國民經濟中並不存在,如原材料、低工資或特殊的稅收或關稅。這些優勢被稱為經濟或國家的區位優勢。

此外,Dunning (1998 年)報告了外國直接投資的四個動機:市場、效率、資源和資產尋求。關於尋求市場和效率的投資,從外國直接投資中可以看出接近市場與規模經濟之間的權衡(Di Mauro, 1999)。 鄧寧對外國直接投資動機的分類是基於貝爾曼(1972) 為跨國公司(跨國公司)所做的工作。貝爾曼說,跨國公司的動機是資源、市場、效率和戰略資產(Vasyechko, 201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