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溫電影《敦刻爾克》,我寫下了這篇影評


重溫電影《敦刻爾克》,我寫下了這篇影評

電影《敦刻爾克》首映那晚,我看完情緒不能平復,心裡的熱血一直湧動。現在重溫,這部影片該沉澱的東西已在心裡沉澱,該浮現的卻仍然繼續浮現。

敦刻爾克,一個臨近瑞士的法國海濱城市,1940年的二戰期間,英法聯軍潰敗,被德軍包圍在了敦刻爾克,丘吉爾下令一週內撤軍3萬回英,以保存英國保衛本土的軍事力量。這是一場撤退,是一次逃亡,但不是失敗,諾蘭從《敦刻爾克》表達出來的,是在那樣混亂、逃亡的環境中,各式各樣的人物最真實的一面,因為在那樣的環境中,人們沒有時間偽裝,沒有精力掩飾,所有的選擇都是真實的,所有的表達都是直接的,最能將人看得清清楚楚。

重溫電影《敦刻爾克》,我寫下了這篇影評

重溫電影《敦刻爾克》,我寫下了這篇影評

整部影片的基調都用的是灰色、墨綠、暗黃等陳舊的顏色,一方面突出了歷史感,另外,一直陰沉的天氣,也讓戰爭最後的逃亡時刻顯得更加深沉和凝重。而當撤退的士兵回到英國的家鄉時,一覺醒來,陽光明媚,列車緩緩停下,穿著英式背心嬉鬧的報童還是那樣快樂,好像一切的戰爭與逃亡均不曾發生,所有都回到了原來的樣子,這樣巨大的反差,讓人從心窩裡感受到了和平的美好。

重溫電影《敦刻爾克》,我寫下了這篇影評

重溫電影《敦刻爾克》,我寫下了這篇影評

《敦刻爾克》從海陸空三個線索講述了戰爭狀態下,人們在做什麼,以不同利益為中心的個體之間發生了怎樣的衝突和怎樣的互助與合作,最後三個線索彙集到一起。影片中的主要人物並沒有選擇俊男,而是選擇了平凡的個頭和平凡的臉,這在幾十萬人的軍隊中再普通不過,甚至還有些弱小。這樣的小人物,幾乎就是戰爭最基礎的單位,而看完影片以後,又覺得他們並不平凡——救了同伴,逃過了轟炸,擊落了敵機。而戰爭中,誰不是這樣的呢,扮演著一個個普通的角色,看似可有可無,卻一個都不可或缺。在戰爭面前,每一個人都是脆弱的,隨時可能被炮火湮滅。

重溫電影《敦刻爾克》,我寫下了這篇影評

重溫電影《敦刻爾克》,我寫下了這篇影評

影片開場,在敵軍傳單紛飛的街道,讓人感覺到這張戰役接近尾聲的潰敗和混亂,傳單漫天飛舞著,夾著飛來的子彈,表現出敵軍已經包圍了他們,無處不在。在子彈中逃亡可能是大眾普遍意識中最熟悉的戰爭場面,而《敦克爾刻》中導演並沒有設計過多的激戰場面,開場只用了不到1分鐘的槍戰,隨後馬上穿過街區,到了看似平靜卻又隱藏著深深不安感的海邊。而整個影片中更多的是用飛機引擎聲、炮彈爆炸聲和沒有主旋律的背景音樂來表現戰爭給人帶來的緊張、焦慮、無助和警覺。

導演對細節,以及觀眾的淚點掌握得非常好,整部電影讓我多次忍不住流淚,有感動、有激動、還有釋懷。三十多萬士兵被困敦刻爾克,四面楚歌,面對絕望,每一個人都想登上回家的軍艦,而當那些上不了軍艦的士兵看到有人抬著傷員走來時,都讓開了道,並且在傷員登上船之後,都鼓起了掌。

能登上政府派來的船隻回國的只是極少數,而有幸上了軍艦的人,卻又被德軍的炮彈擊沉,就這樣,希望一次又一次破滅,軍艦一次又一次被擊沉,而就在這時候,突然間看到了在政府號召下,自願駛來營救士兵的民用船隻,只說了一個字“home”,情緒便一下子釋放,淚崩了。

重溫電影《敦刻爾克》,我寫下了這篇影評

當看著油料已耗盡的飛機還能擊落敵機,緩慢放下起落架,心裡大喊“yes!”;當看到完成了任務卻毫不反抗被敵軍俘獲的飛行員那樣的釋然,真的為之動容;當獲救的士兵回到家鄉,都自認為是逃兵無法面對家鄉人民,而祖國卻用最熱情的方式來迎接他們,就像打贏了勝仗一樣,一種被無比理解、關懷的感受激發了淚點,回來了就好!

重溫電影《敦刻爾克》,我寫下了這篇影評

這部片子可以說沒有高潮,也可以說處處都是高潮。好的戰爭片就是這樣的,不是刺激的轟炸場面,也不是百戰不死的英雄,而是讓觀眾感受到,在那樣的背景下,每個人會作出怎樣的選擇。

在一架戰鬥機油表壞了不知道油量的時候沒有選擇返航,這是他作出的選擇,在油量不到10加侖的時候,看到背後有敵機,選擇繼續戰鬥的時候,我相信,這是他做出的認為最正確的選擇;在知道前方佈滿危險,還絲毫沒有動搖地將船駛向敦刻爾克的船長,也是做了他認為最應該做的事情。

重溫電影《敦刻爾克》,我寫下了這篇影評

每個人都在做著自己認為最正確的事,堅定且執著,這股力量雖不動聲色,卻非常震撼人心。這就是面對危險、面對戰爭時特有的一股凝聚力,也是戰爭影片中最吸引人的地方。在戰爭中的每一個人,都會不知不覺地和戰爭產生聯繫,哪怕只是升起了營救士兵的船帆、哪怕只是替戰友做了掩護,甚至是一些微不足道的事情。每個人都沒有商量地,非常有默契地奔著同一個目標,那麼無所畏懼,這是一件多麼偉大的事情!所以,我一直相信,每個人的內心都住著一個英雄,在戰爭中,每個人都是英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