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西安城墙


小时候,去西安感觉城墙里的人是城里人,感觉城墙里街道很古朴,一切都是那么的神秘。

几年前从文昌门踏上城墙,感觉穿越古代一样沧桑、庄重、雄伟,站在东南城角上望城里,没有了唐朝的雍容,但放眼城墙外却另一番景象。

【原创】西安城墙


城墙是中国冷兵器时代城市的传统防御设施。6000年前的半坡遗址展现,半坡人在居住地周边挖沟,以提防野兽和外族侵犯,和城墙的作用如出一辙。进入文明社会砌墙技术成熟后,城墙应运而生,成为古代城池的象征。

空气好的夜晚从飞机上看,西安城墙很明显四方形的,犹如一条项链镶嵌在四边,又好像古代皇宫的四面墙。城墙高12米,顶宽12-15米,底宽15-18米,周长13.9公里。城墙有东有长乐门、西有安定门、南有永宁门、北有安远门,从任一门上去骑车均可以回到起点。近代为纪念孙中山、冯玉祥、井勿幕开凿了中山门、玉祥门、勿幕门;为传承传统文化开凿了尚德门、尚俭门、尚勤门、尚武门;为便利交通开凿了建国门、和平门、文昌门等。随着改革开放城市轮廓的变大,每天数以万计的车辆穿越城墙而过,就连地铁也穿城墙和护城河而过。

【原创】西安城墙


西安城墙始建于隋朝。朱雀门曾是唐皇城的正南门,门下是长安城中轴线朱雀大街,皇帝曾在此举行庆典活动,与含光门、丹凤门、明德门一起构成了隋唐长安城。安禄山之乱后唐朝元气大伤,失去了国度地位,废弃了原建的外廓城和宫城修建了皇城,明初修城垣时,在皇城基础上,将北、东两边扩建,明隆基二年在外侧包了一层砖。今天随着南北中轴线的变动永宁门成为正南门,迎接首长和外宾客商,站在永宁门眺望南北大街城墙内外夜景一派近代繁华盛景。

【原创】西安城墙


在抗战和困难时期,难民在城墙下面凿洞避难;近代机动车和地铁穿越过城墙的根基;城墙同时还经历了长期风雨摧残。六百余年过去了虽失去了军事作用但仍为后人留下了一处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

每当遇古城举行盛大活动,永宁门下会放下吊桥铠甲勇士宫女喜迎八方宾客。起初的四个城门三个城门均有箭楼、闸楼、城楼。永宁门的箭楼曾被镇嵩军毁灭,2014年重修建了箭楼。永宁门原为隋唐城墙,位于皇城南边三座城门偏东一个,原叫安上门。城墙的顶部是平的,用于跑车和操练,今常有国内外游客骑租凭车绕城墙顶部欣赏古城风貌。城墙有护城河、吊桥、闸楼、箭楼、正楼、角楼、敌楼、女儿墙、垛口组成。四角各有直角角墙一座,唯独西南角为圆形。城墙外侧各有雉堞,又称铎墙,上面有垛口,可以射箭瞭望。

【原创】西安城墙


从文昌门上城墙步行止永宁门,站在永宁门城墙上往南望去,望着南门广场仿佛看到了杨虎城、李虎辰及长安城军民与匪首刘振华斗争的一幕,冯玉祥将军驰援杀出重围,解救了长安城军民的血雨腥风场面。漫步在城墙下面沿着青石块路又发现一股浓浓的书香味,文昌门一路向西走过去,西汉鸿儒董仲舒墓、孔庙墙、碑林、书院门、关中书院、于右任纪念馆,在城墙的映衬下,文化底蕴格外浓厚。

【原创】西安城墙


我站在城墙下,手抚摸着城墙的青砖突然觉得城墙并非铜墙铁壁 ,再结实的砖终究会腐蚀。一个民族的强大最终取决于人民的精气神人民的团结,团结起来的人民比钢铁长城更厉害,城墙能挡住抵御匈奴财狼虎豹,却挡不住安禄山 、王莽。延安精神、长征精神、红旗渠精神、抗疫精神才是铜墙铁壁一样的壁垒,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

西安城墙是隋唐城墙和明城墙的结合,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文物,是一本厚重的历史的教科书。

2020.3.2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