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秦桧,岳飞能如愿北征迎回“二圣”吗?

hey萧某人


如果没有秦桧,岳飞也不能如愿地北征迎回“二圣”。

靖康之变后继位的皇帝是宋高宗赵构,咱们来聊一下这个宋高宗赵构。这个赵构是宋徽宗赵佶的第九个儿子,宋钦宗赵桓的弟弟,此人生于1107年6月,天性聪明,博闻强记,且精于书法。

在靖康元年,即1126年12月赵构受命为河北兵马大元帅,当时开封府被金兵围困,朝廷命令赵构率河北兵马救援京师,但他却移屯北京大名府(今河北省大名市),继又转移到东平府(今属山东省),避开敌锋。在宋徽宗与宋钦宗被掳走之后,1127年5月,赵构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省商丘市)登基称帝,改元建炎。

自从赵高宗继位以后,主张的就是求和政策,曾经对金国当权者诉求“见哀而赦己”,金军压根不听,继续南下征战。赵构从应天府向南一路逃亡,从镇江到临安(今杭州)再至明州浙江沿海一带,才勉强改变初衷任用主战派成员岳飞韩世忠等将军。虽然启用岳飞等将军,但是以镇压反军土匪为主,震慑金军为辅,北上收复失地的计划等同于无。赵构一直重用的是以秦桧为首的主和派,且一直寻找机会与金国求和。为了表现出自己求和的诚意,屡次叫停已经取得部分胜利的岳飞等在前线奋勇杀敌的将士,导致宋军与金军的战争处于胶着状态,金军打不过以岳家军为首的宋军,而岳家军也不能北上收复失地。

综上所述,秦桧只是主和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最大的大boss还是宋高宗,只要他不改变求和政策,岳飞是不能如愿北征迎回“二圣”的。或许岳飞抗旨不遵可以实现梦想——“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以上是个人拙见,请不吝赐教。


陈情未来


在回答问题之前,先说下当时的时代背景。

当时的情况是,长江以北被金国占据,南宋占有长江以南。

南宋军事力量薄弱,军队组成人员复杂,战斗力不强。金国军队由于常年战斗,加上有降兵,可以利用占领区补充后勤和兵源,军事力量占有极大优势。

南宋军队在战场上只有少数的胜利,金国在战场上有优势,南宋的胜利不足以改变金国占据主动性的大局。南宋想打败金国的可能性非常小,那么,迎接“二圣”就无可能。

南宋军队大都掌握在几个主要将领手中,这些将领威信很高,如果叛变,会对南宋朝廷造成致命打击。南宋的皇帝和大臣都对这些武将充满戒心,恐怕尾大不掉,对武将不信任。

根据以上背景可以知道, 岳飞能够收复失地的可能性非常小。

岳飞要继续北伐,皇帝和大臣都会阻拦。因为如果继续打仗,无论是失败和成功,都会对皇帝和大臣利益造成影响。

败了,南宋有可能亡国,皇帝大臣会做亡国奴。胜了,两个回来的皇帝如何安置是个问题,岳飞权力和影响太大,会直接影响皇帝大臣的地位。

无论是没有秦桧这个人,还是有秦桧,秦桧不陷害阻拦岳飞,岳飞也无法收复失地,迎回“二圣”。


话史人


南宋时秦桧作为主和派的首领,他对金人摇尾乞降,对主战派民族英雄岳飞残忍陷害,而留下千古骂名。近来有人对其言行加以分析,发现他有着更今人厌恶的一副嘴脸——秦桧是金国奸细。

说秦桧是奸细,真正提供证据的是金人。宋嘉定七年,宣宗为避蒙古兵,迁都南京,其主意就是秦桧提出的。在两兵交战时,秦桧还主动去诱当时的大臣张浚、韩世忠等投降。

秦桧是奸细还有很多证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