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不練楷書直接練行書,能練好嗎?

書法惠老師


近現代人寫毛筆字都是從楷書練起的,就我本人的經歷而言,六幾年上小學三年級時有書法課,從描紅開始,都是楷書,以後幾十年就很少拿毛筆了。我是在臨退休前選擇的一個愛好,重新拿起筆練毛筆字的。起初臨的是孫過庭的《書譜》,臨了六年,寫出來的東西不奈看。隨後又臨了王羲之的《十七冰帖》兩年,接著,我將所有的草書帖,行書帖都臨了,一回頭我又將好多楷書帖都臨了個遍,但是,我寫不好楷書,臨楷書的目的純粹是為了練手。

現在小學也開了書法課,他們應該都是從楷書學習的。

如果是後期對書法產生了愛好,我認為楷,行,草可以結合起來練。

選擇一主功方向就行了。

上一位老師講的很有道理,不重複了,而且,他的書法藝術水平也很高。

發兩幅小品上去,請各位老師多多指點一下,本人在此先謝謝了!







楊炳升66


說句心裡話,本人就是從練習行書開始練字的。小的時候,我就對那些寫字漂亮的人充滿了欽佩之情,可是由於當時生活條件所限,根本沒有多餘的錢來買字帖等學習工具,因此,看到了有誰的字寫得漂亮,我就會拿起筆來模仿他寫的字。這樣一來二去,我的字就變成了"四不像",但在當時,我寫陽字也曾經被很多同齡人和長輩們誇獎。可以這樣說,我的模仿能力還是比較強的。直到上了大學,我所學習的專業有書法這一學科。也就是從那時候開始,我才真正接觸到了書法。但是由於我對書法的理解和認識一片空白,又經歷了那麼長時間的胡亂模仿。所以對行書除了有偏愛之外,還有了一個非常錯誤的理解。甚至於在練習書法的過程中,就是從行書開始入手的,而且專門挑一些看起來所謂龍飛鳳舞的字來進行模仿,直到現在我才認識到那種字根本不能稱之為書法藝術。而是被一些行家們稱為是"野路子"。當然,這樣的練習也並不是一無是處。他至少可以保證讓一個人在比較短的時間內能夠寫出一手看起來很順眼的字。但這樣的字真的看不出功夫來。所以我的理解是,如果想在書法藝術的這條道路上取得一定的成就,就必須踏踏實實地,從最基本的練習開始做起。


911東北人


可以直接練習行書,我小時候一直是練習楷書的,想練習行書,但媽媽總說你還不會走就跑,這樣不好,直到我20歲開始,自己下決心一定要練習行書,於是開始練習了將近2個月,天天練習半個小時,現在出去很多人都說我字很漂亮。


一笑錦然


總不見進步!



小蘭子xiaolanzi


大家好。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現在的書法圈子,現在的書法狀況,早已是各路英雄大顯身手,各種理論標新立異。

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其自身的特定規律書法也不例外。

漢字有自身的造型規律,學書法的人一定要先把漢字的基本規律掌握了,才好進一步來發揮書法的藝術性。

以書法界的現實來看,寫各種書體的都有成功人士。學習途徑也各有不同。但都有可行之處。

但是就我個觀點,要學習行書,最好別繞過楷書這一課。

首先,我們看一下在歷史留名的行書大家其楷書也都達到一定高度,也就是說,他們都經過了對楷書的學習。

這裡當然有歷史的原因,因為古代科舉考試對字的美觀性要求很高。每個文化人必須要先寫一手漂亮的楷書。

所以,在古代,是不會有人提出不學楷書這個問題的。

書法的歷史,已經告訴我們,學楷書不會影響你對行書學習的整體進度。

另外,你就算經過努力,行書寫的挺好了,有了點名氣,這時候就會迂到很多場合,有的場合,會寫一下楷書更好應對。

如果想以寫行書為主,楷書可以不精,但是不能不會。最少得會行楷。

當然,如果你有高人指點,就是為了獲個什麼獎,入個什麼展,那是另外一回事。不在討論範圍。





書法家項新環


沒有楷書基礎的人,只要你高興當然可以練行書。但是我還是要說,要想真正寫好行書,最好先練練楷書,因為練楷書對學習行書的幫助還是挺大的。

當然,現在很多人對練行書前要先練楷書有不同的看法。他們認為行書幾乎是和楷書同時出現的,楷書出現前的書法家不也是寫得很好嗎,所以,楷書並不是行書的基礎,練行書前不需要練楷書。他們提倡追根溯源,練行書前可以先寫篆書和隸書。這當然也有一定的道理,但就目前的書法教育的普遍做法還是先打好楷書基礎再練行書。這是主流,其原因有一下幾點:

一、先寫楷書,可以為行書大好底子。行書看起來雖然寫得容易,其實在法度上的要求還是挺高的,練起來比楷書難度大,初學的人如果沒有一點基礎,簡直是無所適從的。而行書是楷書的快寫,二者在法度上雖有很多不同之處,但也有很多相似之處。其點畫的寫法、用筆遵循的準則如中鋒、鋪毫、逆入平出、提按、藏鋒等等都基本一致,只是行書寫的比較流暢舒展罷了,而楷書的這些技法掌握起來相對容易一些。所以寫楷書可以為行書的學習打下一個很好的底子。

二、可以練腕力,打好線條的底子。楷書注重法度,結構整齊、方正,我們靜下心來好好練一段時間楷書,可以提高自己的腕力,有了腕力,控筆能力就強,寫出來的線條就有勁。寫行書的時候線條的表現力就強,就有了靈魂。我們看到身邊有些人行書總是寫得蒼白無力,線條都軟綿綿的,如死蛇掛樹,就是因為沒有練過楷書或者楷書的底子沒打好的原因。

楷書發展到了唐朝,逐漸趨於成熟,其代表性人物有歐陽詢、褚遂良、柳公權、顏真卿。他們的碑帖都是技法和藝術性完美結合的經典。寫楷書可以從其中一家入手。相信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之後,你會發現我說的真的沒錯。如果想過渡到行書,接下來就可以練練趙孟頫的字。最後還要說一下,要寫好行書最後你還要跳出楷書的束縛。就像一個孩子,小時候要依靠父母的哺育,但長大了,翅膀硬了,一定要離開父母,才能開始自己自由的飛翔。


二尺堂書法


江湖派,希望別噴!





EasonLiee


任何有書法的論壇,這都是極具爭議的話題,你看下其他朋友們的回答!

但是我觀點很鮮明:可以直接練行書!我只喜歡實事求是,尤其是個人實踐過的認識!原因如下:

1.結合我的練字經歷,我認為可以直接練行書!

我沒有系統的練過楷書,雖然初一時學校有過書法課,卻僅僅是最普通的楷書啟蒙——――貌似,大家都有過類似的經歷,很多朋友更為豐富。

我是直接從有牽絲感的“自由體”,學的行書,崇尚書法與實用平衡;

2.書體起源上講――

行書,是早於唐楷的,而我們學的硬筆楷書,其書法家的硬筆功底,多為是唐楷;但作為硬筆字,書家寫的更加規範平整了,沒那麼險峻,就有實用性了,更像是規範點的楷書了。

比如:田英章、荊霄鵬的書法功底都是歐楷。

有的朋友喜歡談:“不會走就想跑?”,他們大概有這樣一個潛意識在作怪――認為“行書是楷書的快寫”!

這也是常識性的錯誤,我肯定的說——行書絕不是楷書的快寫,感興趣的可以再多瞭解一下~


再者,普通人,沒練過字朋友的日常字,雖然也能慢寫規範、快寫了草,但那不叫楷書、行書,因為缺少法度――

倘若這樣的日常字,認真臨貼,多想多悟,努力學上兩年就是了,就這麼簡單!

3.學了楷書,再學行書,有什麼影響:

肯定是有幫助的,但談不上是行書的基礎;因為你會寫隸書,對寫行書,同樣也有幫助!楷書、行書、只是五種書體中的兩個獨立的書體,你會任何一種書體,都對其他書體都有幫助;

但先學楷書,再學行書,也容易出現的弊端:

很多先練楷書朋友,因為被楷書規矩,鉗的太實在!以致於所寫行書,筆筆畫畫,倘若仔細觀察,都是楷書的規矩,缺少行書的活潑!實質是半楷半行;整體上缺少行書的節奏,行書的行氣。

只能慢寫的“行書”,多半是這樣來的!

而且,上述情況是否屬實,練過字的朋友不妨想一下!


故而,還有這樣一個觀點:硬筆書法,是不能用於日常書寫!

那敢情硬筆書法家們寫的字貼,是讓大家練著玩的?平時寫字是用不上的?很荒唐的觀點!

硬筆楷書、硬筆行書,都有實用性,這也是硬筆字帖的使命!



說這麼多,我有這麼個結論:

小學生,儘量從楷書入門學硬筆書法;初中,就可以學習偏行楷一點的行書;

成人練字,直接學行書,完全可以!


行書一點通


其實有個很形象的比喻,很能說明問題。楷書是站,行書是走,草書是跑。這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就像一個小孩子,什麼都不會,先學會站起來,再學會走,再學會跑。這是自然而然的過程,想逾越也逾越不了。因為每個人的學習過程都是從楷書開始認字寫字的,從楷書開始學習書寫的法度和規矩,沒有法度,沒有規矩,無以稱之為書法。

就像站有站法,走有走姿,跑有跑速,這都是要經過勤學苦練的。一個軍人威武挺拔的站姿,一個模特搖曳婀娜的步態,一個運動員風馳電掣的奔跑速度,沒有長期、刻苦的訓練是不會輕易獲得的。而這些,練的就是規矩和法則。

其實每個學習書法的人,都已經是在這個基礎之上開始的,沒有誰是一上來就直接從行書或草書開始學習的。只不過,很多時候,大家都忽略了已有的基礎。

有那些所謂追求童真本真之趣的,反而放棄大家公認的書寫的法度與規則,就像一個成年人,又開始學習嬰兒的爬行。其實,再學也只是拙劣的模仿,早失了童真之本意。更有甚者,根本就不懂書法,卻以奇,險,怪來賺人眼球,才有所謂的醜書橫行。這些怪象可休矣。


wensy5


可以。

但練行書的話先練楷書比較好,以楷書打好基礎,這樣練行書時也會輕鬆很多。

1、其實書法都是在考驗怎麼用筆,筆用的好不好,筆用的穩不穩,筆控不控得住,這幾個問題上。而把這幾個問題解決了,你的書法,自然也就會小有成就了。

2、楷書可算是作為書法的起步和入門了。一般我們在學其他字體時,我們都會在之前學楷書。不為別的,因為楷書能很好的讓人學會控筆。楷書不比其他字體,可以隨意,可以瀟灑,相對於來說,楷書更偏向於工整、正式,它的每一筆每一劃,都是有著要求的,而且書寫起來也是需要下功夫的。

3、每個書法老師在教學生書法時,首先便教的是學生寫大楷。大楷的端正和工整對學生也是一種考驗。當你大楷學好之後,這時候你對筆的掌控能力就已經有了一定的功底了。當然這是毛筆,但書法都是想通的,鋼筆字也是一樣的,筆劃間的輕重、停頓都是一樣的。

4、我們通常以大楷作為底子,再開始學習其他的,例如:隸書、行書等之類的。一般書法老師都是在將楷書學完後,再教行書,然後再是草書。為什麼不先教行書就是因為還沒有那個底,就像房子連地基都沒打穩的,這房子又怎麼會穩。即使你房子上面再怎麼費功夫,但還是感覺沒那麼踏實。

5、再者行書與楷書的聯繫還是蠻大的,我們從簡單的再學到難的,這也可以讓我們學起行書來更容易。至少之前的底子還在,怎麼練都會比直接去練行書要來的快。

6、練書法就和做事一樣,還是一步一步來比較好,這樣腳踏實地,心裡也比較踏實,當然你也可以跳級,不過你得花費更多的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