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在什么时候开始知道今日头条的?

广西张大炮



袁一家的小奶猫


最开始知道今日头条的时候,好像是2014年,那时我还在一个互联网户外平台公司上班,职位是文案编辑,平时要写一些跑步、运动健康类的文章,就经常在头条上查看别人家都在写什么。


那时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天早上来上班,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就是打开各网页,查看有什么新奇好玩的运动型文章,看过一篇,头条就会根据你的阅读习惯推送类似的文章,所以不需要费什么劲,就能看到自己的想看的文章,不得不说,头条的数据真的是一流,那时的很多跑步类知识,都是在头条学的。

后来,我们部门解散了,我调职去了新的部门,每天更忙碌了,写的文章也和跑步关系不大,所以也就渐渐疏远了。



今年元旦的时候,我开通了自己的头条号,把自己在公众号发的文章同步过来,算是多了一个平台,不过阅读量不太好,基本也就是几十个的状态,今年8月,我在土豆姐的社群里看到头条作者营的培训学习,就报名参加了。

学了将近一个月,根据要求写了几十个微头条,上传了7篇文章,还写了几个问答,有的阅读量好,有的阅读量差,涨了300多个粉丝,也有30万阅读量了。虽然和同期的同学相比还相差甚远,因为群里简直太多优秀的人才了,感觉个个都在拿青云计划,但比一个月之前的自己真的是好太多了。


其实每个平台都有自己的规则,要想运营好这个平台,就得遵守这些规则,并且能够很好地“玩转”规则,比如头条的机器人推荐机制,就是紧跟时代发展的产物,想无视它也不行,头条的大数据真的很厉害。同时还要了解更多头条的运营规则,这对以后的写作大有裨益,要是没上课的话,光靠自己摸索肯定是没这么快的。

接下来希望我自己也能拿到原创吧,希望有一天能开自己的专栏,就先朝着这个小目标加油吧。


点亮那束光


早在2015年底就使用今日头条APP了,那时候类似新闻资讯的平台并不多,能利用空闲时间了解外面的资讯,的确很方便!

2016年,与头条有过一次深入接触,此时才第一次听说还有家公司叫“字节跳动”的。那时候,纯粹做网络信息流抓取的公司并不多,而我与几个朋友,都是计算机专业出生,刚好之前也开发、运营过这一方面的项目。

好像是2016年3月份,我们与字节跳动(南通公司)的工程师有过几次接触。本来是有计划进行一些合作的,但当时很可惜,有一些条件没谈拢。不然说不定,有可能我也会是头条的运营人员之一咯!

2016年~2017年,差不多也就是看头条、刷微博、看公众号为主!而后,2018年初,我一朋友第一次邀请我参与悟空问答。当时这一块,算是刚起步没多久,门槛比较低、且还有额外的收入可拿!

本来只抱着试一试的态度,也没啥写作技巧,想到哪写到哪。没想到,不仅能有收益可拿,还能有粉丝!特别是与粉丝之间的交流,解决他们的困惑,也能从很多大佬身上学习更多的知识!

尤其是,我之前对股票投资研究甚少、几乎不懂,在与淡淡禅风、天启量投等等大佬的交流当中,让我学到了很多!虽然依旧是一个股市菜鸟,但2018年初至今,账户不仅能没亏损、还小有盈利,我已经很是欣慰了!

不过,这其中也有比较可惜的地方。2019年,头条着力帮助用户变现,开通了付费专栏和圈子的新功能。我虽然5月份也获得了开通的权限,但那一段时间经常出差,忙几个项目的尽调。没有及时撰写,到8月份被取消专栏的资格,就这让我懊悔了好久!

总之,能有这么一个平台,与更多的人交流学习,我觉得蛮好!当然,如果能多几个流量、资源变现的渠道,就更好了!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交流!财经问题就请点击关注【财经者思】,记得多多点赞哦!!!


财经者思


我是2015年暑假知道头条的。


,头条,虽然我天天看见你,但我并不关心你。


那时候我们正在装修新房子,在电梯间里,总会看到头条的口号“你关心的才是头条”,这时候我总是下意识地接一句:“我才不关心你呢,谁知道什么是头条!”



因为装修总是要上上下下,买这买那,所以一天之中,我不知道要多少次进出电梯,所以头条的广告,我闭着眼睛都可以说出来,甚至可以想象出每个字的不同结构。


但因为不关心,更因为对头条不了解,所以头条依然“贴”在电梯里,我依然忙我的。


因为朋友的关心,我才知道头条很好玩


一天,在电梯里,我看到一朋友也在玩头条,于是,我很兴奋地指着那广告说:“原来你也关心头条呀,我可不关心。”


他笑:“我很喜欢头条呢,每天都看。”



“每天都看,它有那么好看吗?我从来都没看过呢!再说了,我手机的内存小,我现在下载不了任何APP了。”


所以,头条依然和我没有任何关系,依然我不关心它,它也不关心我。


所以,尽管每天都能看到“你关心的才是头条”,但它依然没有和我发生一毛钱的关系,直到2017年的一天。


一入头条深似海,再也无法离开啦!


2017年,是我开始接触自媒体的元初年,就是从那时候开始,我接触大量的80、90后这些年轻人,而且他们很多都是以自媒体为生的,全职码字的那种。


他们带着我玩了很多APP,一次次地刷新我对自媒体的认识,让我发现了一个崭新的世界。


一天,一文友就和我聊起了写文章,赚稿费等事宜。


文友告诉我“甜甜,你可以来头条码字啊,这里的推荐量很高的,要是写得好,稿费很多的。”


我像发现新大陆的一样好奇:原来,头条不仅可以看,原来也可以写文章啊,还有稿费可赚啊。


于是,我就在文友的指导下,开始了我在头条的“创造之旅”,没想到开弓没有回头箭,一入头条,就再也出不来了!


自从我2017年开始,跨进“头条”的门,就再也不曾离开,因为我爱头条,我爱头条的人性化,我爱头条的高推荐量,因为头条始终始终成就感爆棚。


因为我码字十多年,在头条创新的是新高,170多万的推荐量,10多万的阅读量,这是任何APP都不曾有过的荣光!


西瓜甜甜啦


我最早是2015年知道今日头条app的,某个无意的机会接触到了今日头条app,就爱上了它,一发不可收拾。从15年上半年到现在,手机换了两三个,但手机里今日头条的app永远存在,直到现在,我每天都要花费一两个小时看头条。


2015年,我正在读大学——大三,每天除了上课,其余全是闲暇时间。从小,我就喜欢看书、看小说、看故事。我无意中下载了app,就沉迷于其中不可自拔。

那时,我最爱看的是头条里面的各种小故事:青涩的校园恋情、撕逼的婆媳大战,甚至是推理悬疑短故事,抑或是美文。我每天最幸福的事情就是躺床上,拿着手机刷头条,看的津津有味。白天空闲时光,我也是拿着手机各种看看看。

慢慢的,在头条看了三四年之后,我萌生了创作的想法。曾经,我想过写小说写故事,也曾动笔写了几十个章节,而后又不了了之。

今年,在一位朋友的引领下,我从一名头条忠实粉丝转变成了创作者,也开始在头条发文。不同于其他平台,这里更活跃,受众更广,可供创作的领域更多,最重要的是变现很容易。

我见过很多作者默默耕耘,然后在头条app月入四位数、五位数,实现了副业自由。我写了两个多月时间,有幸参与了平台举办的培训活动,拿到了原创,但我距离四位数、五位数的梦想还很遥远。但我坚信,只要我努力,肯坚持,青云计划、广告收益、商品卡这些都不是问题。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在这个人人刷抖音的时代,我怕是一个奇葩,因为我从未下载过抖音,更未沉迷于于其中。

始于好奇,敬于变化,合于灵魂,久于用心,终于梦想。这是我对头条最深沉的热爱。


陆离小铺


我最早是2015年知道今日头条的。当时是在一次培训课上,老师举例子的时候随口提到了有这么一个app“今日头条”,它的slogan是“你所关注的都是头条”。一瞬间,这句话就击中了我,于是记在了笔记本上。

下课后,我搜索到了“今日头条”app,下载安装后,就开始浏览上边的内容。果真发现这个app有个特点,能不停的推送我感兴趣的文章和内容。于是,“今日头条”成了我关注外界信息的一个窗口。

当然,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是在头条上看新闻的。后来换手机,加上内存和流量不足,中间有段时间没有用。不过,没过多久,我还是回复了“今日头条”app的使用,还推荐给了我的家人。现在,今日头条都已经成为我家关注新闻和外界信息的重要渠道了。不得不感谢今日头条公司和他的员工们,为我们大家提供了这么好的一个渠道。


无处不在的心理学




枫铃78076827


第一次接触今日头条是2016年,同事介绍的一款app,看新闻特别方便。从关注今日起,到目前换了三部手机,每换一次新手机,必须下载今日头条。刚开始下载头条单纯的为了看新闻,后来注意到各类三农视频。最初关注的三农视频是《欢子TV》,后来又关注了《巧妇九妹》、《乡野丫头》、《型男行走乡村》,再后来今日头条很多短视频主播崛起。作为一名全职宝妈,意识到自媒体的大时代来了,如今我也申请了一个头条号,今天是加入头条第二天,我惊喜的发现自己的头条号今天竟然收益0.01元,这是我全职以来最高的收入,头条给了我一分钱的希望,我想除了带娃还有点用处。闲暇之余动动脑子,随便写写,不然全职妈妈久了脑袋会生锈。


喜马马


头条我比较早就知道了,毕竟是做媒体的人。记得在2015年就开始用了吧,那段时间微信公众号更吸引人。我想,如果没有拉我去做悟空问答,我都没那么深入了解头条,可能就错过头条的发展了。

我是先自问自答式的在微信公众号上写了十几篇文章,不知道什么时候头条的人就拉我去做问答了,还是签约有一定收入保证的,于是乎就玩了起来,在2017年年底开始玩,玩到现在,有时也想放弃,但想着好不容易做了这么久,也积累了一些粉丝,就硬着头皮坚持下来了。

后来抖音火气来了,我试着也玩了一会抖音,现在有些时候也会刷抖音。飞聊刚出来时,也下载了,但它跟微信实在太像了,很快我就删除了。我也玩过一小段时间西瓜视频,也玩了一会语音,最后发现写文章才是正途。

不管怎么说,悟空问答是大本营,阅读量高,互动多,增粉丝快。其次是发布文章,然后经营好收费专栏,我觉得只要时间充裕,好好写文章,写能打动自己的文章,还真能通过收费专栏卖出去呢。

微头条主要用来参与热点的讨论,我的规划时,到一定时期写写财经时评文章,只要多写,都有广告收入。而心灵类文章,则到收费专栏去,更动人更真心的,关注心灵的人,也更容易互动,成为朋友。

心灵是大话题,是大趋势,一定要牢牢抓稳它。


财经作家邱恒明


趣谈史间奇事,晓悟历朝真理!

五年前吧,一次很偶然的机会了解了今日头条,并且一直伴随至今。

史诗级大事件,让我与头条零距离接触

我必须回顾一下那段悲惨历史,对于我而言简直是人间地狱般的存在。当然,无巧不成书吗,正是因为那次意外,与头条正是邂逅。我还没准备好,它就来了,撞了个满怀,手拉手走到现在。

14年学开车,那叫一个紧张刺激,教练就在身边拿着大喇叭吼你。这种场面现在想想都是噩梦,有时候脾气也犯倔,教练说我,我就说他,奈何没有大喇叭,声音又比他低,往往会被他压一头。

就这样的阴影下去科目三考试了,考试前紧张,想去讨口热水喝。鬼知道,教练就站在我身后,冲着我吼道:小瓜娃子,不要着急,你就慢慢开,前面有障碍物别忘了停车......(后面还有好多句,只不过给忘了)

教练话没说完,我的手机就掉水池里了。(热水器的那种,下面一层水刚好漫过手机)

然后,科目三没考过,车上又挨了一顿骂,手机坏了,只能买个二手便宜智能机。

在这个智能机上,有一款原主人带的软件:今日头条。

哈哈,其实想想还是蛮有戏剧性的,说不出的好玩。教练后来应该是退休了,前年去看他,找了半天也没找到。

14年的头条板块和现在的有些差距,但是差距不大。只不过那个时候创作者少,还是很吃香的。

早知如此,那个时间段就应该抓紧时间搞创作,保不齐现在已经百万大V了。但好在,头条推荐机制只看该篇文章质量,对于粉丝等客观因素参考比较少,也非常公平,给新人发展的时间段。

头条路很长,我们一起手挽手,慢慢走可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